成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2022
成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调动、安置、招录,军队安置、家属随军,直系亲属投靠,国(境)外来蓉定居,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刑满释放回原籍等可以申请入户。
符合成都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4项政策: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的;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经单位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取得“蓉城人才绿卡”的人员可以申请入户。
放宽条件
根据天府万人计划《实施办法》,从2018年起至2027年,未来10年,四川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需求,采取分层分类遴选方式,省层面重点支持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200名左右领军人才和10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示范带动各市(州)支持培养10000名左右各类高层次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外地人在成都办公司后如何办理成都户口
成都市落户政策,规定购房满90平米以上住房且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才能落户。而此前对购房落户成都面积的规定,则为70平米。
其实,除了购房可落户外,外地人还有五种方式可以落户成都。市外人员到成都市入户的相关政策包括:
(一)购房入户。在成都市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房)面积在70平方米(记者备注:现已调整为9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但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
(二)投资入户。1.在成都市一次性付款购买总价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用房或其他非住宅用房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2.在成都市中心城区一次性资金投入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一次性资金投入3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或其他农村地区一次性资金投入15万元以上,并经营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三)经营入户。参与成都市灾毁农房联建或在成都市获取使用流转农用地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四)纳税入户。在成都市范围内从事个体经营、兴办私营企业的市外人员,向成都市税务部门连续2年累计纳税3万元或1年内纳税2万元,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五)暂住期满入户。在成都市暂住满2年,已经在成都市以用人单位员工名义或以个体名义不间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其合法固定住所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六)大企业引进人员入户。在成都市落户的国内外大公司地区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可申请设立集体户口,其从事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的员工和生产骨干可成建制入户。
文件指出,以上(二)至(五)款中,市外人员通过投资、经营、纳税、暂住期满入户的,其合法固定住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成都市规定的城镇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
2019年“蓉漂计划”开始申报了,安居成都看这里!
7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才办了解到,2019年“蓉漂计划”开始申报了。进行申报的各类人才需要在本月19日前提交申请。本次“蓉漂计划”对于各类人才给予60万-300万不等的资助,对于顶尖创新创业团队每个给予500万元资助。
据了解,2018年,通过实施人才新政,成都吸引了超过25万人来蓉落户。针对蓉漂人才的各类政策也在稳步推进。关于人才安居这方面,目前,成都22个区(市)县已经实现了人才安居“两个全覆盖”,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项目全覆盖和人才安居网络受理审核全覆盖。
在今年3月10日,成都市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与人才安居服务,实现2019年人才公寓及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新开工400万平方米。 同时,成都还将进一步明确人才公寓租售方式和租售程序,持续优化人才安居服务水平。并试点人才公寓共有产权销售方式,实行“先租后售”和共有产权并行模式。人才安居服务水平的不断优化,让蓉漂人才在成都安居乐业。
据封面新闻记者同统计,在2018年通过公开拍卖方式供应的200宗土地中,地块规划有特定产业要求的土地超过50宗,总面积超过5000亩;而规划为人才公寓用地的土地,也多达20余宗,成交面积近2000亩。业内人士指出,产业用地及人才公寓用地规划的增长趋势,在未来三年中还将继续。
作为新一线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经济活力度高,后发潜力巨大,未来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落户蓉城,而人才公寓等安居工程,也能帮助这些青年才俊更好的安家成都。
申报范围:
2019年“蓉漂计划”的申报范围为满足成都市构建“5+5+1”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符合“16+1”重点产业生态圈战略布局,服务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发展的在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外资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财务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企业引进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企业是指在我市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纳税关系在我市。其中,对于国有企业、在蓉高校申报的各类人才只受理创新类,不受理创业类。
引才类型: 在引才类型方面,2019年“蓉漂计划”引进人才共有3类:
(A类)国际顶尖人才 1.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图灵奖(A.M.Turing Award)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等国际大奖获得者。 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4.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 1.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人等。 2.国家“万人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入选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4.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
(C类)地方高级人才 1.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四川省“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省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4.天府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高级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A、B、C类都仅指长期项目,其他项目不作划分。在具体的申报条件方面,分为长期项目、海外短期项目、青年项目和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四大类。申报的专项分为市校(院、企)地合作专项、军民融合专项、金融人才专项和东部新城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