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惶惶是什么意思

人心惶惶意思: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形容每个人都内心惊惶不安。

人心惶惶读音:rén xīn huáng huáng。

人心惶惶出处:宋·楼钥《攻媿集·雷雨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例句

1、那时的市场人心惶惶,看到的都是金融海啸,绝世天劫。

2、前言时光穿梭!光阴似箭!时间的巨轮停在了公元15000年,此时正值战乱纷纷,到处是兵慌马乱,人心惶惶。

3、局势也许真的很糟,否则怎么会连一点小道消息都搞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4、战乱频起,警钟长鸣,农民无地可耕,商人无利可图,人心惶惶,百业俱废,是以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所见之处无不是一派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

5、木材市场人心惶惶,有人因此闭门谢客,有人请工人四处巡查,整个市场陷入一片高度紧张当中。

人心惶惶的意思

【词目】人心惶惶

【拼音】rén xīn huáng huáng

【释义】惶惶:惊恐不安。人们的内心惊恐不安。形容众人惶恐不安。亦作“人心皇皇”、“人心摇摇”、“众情惶惶”。

成语典故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公子吕又奏曰:‘臣非虑失地,实虑失国也。今人心皇皇,见太叔势大力强,尽怀观望,不久都城之民,亦将贰心。主公今日能容太叔,恐异日太叔不能容主公,悔之何及?’”

人心惶惶的意思什么

首先这个读音非常容易拿来考试: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这个词语就是形容人内心都十分害怕、担忧。

人心惶惶是什么意思(人心惶惶是什么意思 百度网盘)

人心恐慌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的的恐惧惊慌。

恐慌词典解释: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恐慌万状;断水断电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重点词汇:

1、慌张:心里不沉着,动作忙乱:神色慌张。

2、恐慌万状: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3、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害怕走夜路;洞里阴森森的,叫人害怕。

4、不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不当,不稳妥。

③不适,指有病。

④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

近义词:惶惶不安   

[成语解释]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百姓惶惶不安。

[近义词]如坐针毡、人心惶惶。

[反义词]悠闲自得、等闲视之。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宁。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人心惶惶什么意思

人心惶惶

拼音: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简拼: rxhh

近义词: 心神不定、惊恐万状 反义词: 镇定自若、泰然自若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出处: 宋·楼钥《攻愧集·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例子: 无端起来胡闹,蒌喊一阵,西跑一阵,弄得~,不是扰乱治安是什么?(哇圣陶《丁祭》)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