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系统集成?都包括哪些?
信息系统集成定义:实现各种异构系统,应用和数据源之间共享和交换信息和协作的途径,方法学,标准和技术。
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集成:
硬件(网络)集成--使用硬件设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应用(软件)集成--多个异构系统间的交互
信息(数据)集成--保证多个系统中的信息保持一致
业务(流程)集成--跨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集成
扩展资料:
由于系统集成要让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和设备互连在一起,让不同网络和不同系统互连在一起,接口问题就成为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接口设计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硬件模块接口、操作系统接口、异构数据库接口、软件开发平台接口、人机界面接口等内容。进行系统集成之前首先要对产品、技术和系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设计开发接口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的成功。
迄今为止信息系统的集成尚没有一套完整、成熟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遵循,因此还需要工程开发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对系统集成制定相应的规范、流程和管理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系统集成
常用信息集成工具有哪些
信息集成工具分为三类:基于页面的工具、基于图标的工具、基于时间的工具。
A、基于页面的工具——采用类似于书本“页”的方式组织素材。特点是:便于组织与管理素材,比较形象、直观、简单易学,适合初级用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B、基于图标的工具——各种素材用形象的“图标”依次连接在流程图中。特点是:可以对任一图标指向的素材进行单独编辑,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图标的位置。
C、基于时间的工具——依据时间顺序集成各种素材。特点是:操作较为复杂,在素材呈现时间上要做精确的安排,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扩展资料
在数据库领域,比较流行的信息集成系统的方法是Wrapper/Mediator,这种方法通过Wrapper/Mediator结构满足上层集成应用的需求。
根据某一特定主题将相关信息从不同的信息源(无论其地理位置、数据结构和通信要求)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整体,借助于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的支持提供用户访问。
针对既定任务,对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和优化使用的过程。
数字资源整合是一种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融合、聚类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信息集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表达主题。
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是运行MRP三项的主要原始输入之一,又是会经常修改和变动的信息,PDM(产品数据管理)或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实现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生命管理集成的不可缺少的系统,是CAD/CAPP和ERP之间的桥梁。
对流程行业,ERP要有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及各类数据采集器(data collector)接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