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逝世,她究竟是因何去世的?
就在本月的十八日,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因病去世,享年80岁。那么,张俐娜是怎样一个人?她有着怎样的贡献?
事实上,张俐娜的祖籍是在江西萍乡,在1963年7月的时候,她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毕业之后,张俐娜曾在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工作10年时间,后来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JSPS)赴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在2011年的时候,张俐娜正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过,到了2019年6月,张俐娜正式退休。
张俐娜一生都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针对农林废弃物中大量的纤维素以及海产品加工废弃物中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她利用水溶剂实现其“绿色”转化;面对最难溶解的高分子,她开创一系列崭新的无毒、低成本的“绿色”溶解技术,并初步实现绿色工艺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工业化。事实上,这些成果在生物医学、能源储存、污水处理和纺织制造等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张俐娜的研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及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对国家的科技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张俐娜获准专利10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2011年的时候,张俐娜又获得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事实上,张俐娜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由此可见,张俐娜的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科学家。
张俐娜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课,她常常对学生们说:“中国人应该做自己的创新工作,而且在做基础研究时还要考虑应用前景,这样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也才会有科研激情和动力”。
对于张俐娜院士的病逝,网友们是怎么看的?
事实上,网友们也对此非常惋惜,有网友表示:“看照片就觉得很有气质,读书带给人的气质,奶奶一路走好。”“致敬!腹有诗书气自华,您一路走好!”也有网友表示:“我永远忘不了两年前张院士在我们学校演讲时的场景。那份在提到自己成果时的兴奋,偶尔的小幽默,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展望未来科研时眼里难以掩抑的光,台下不息的掌声。即便是超过了预定报告时间的一个小时,大家依旧认真地聆听,有幸能够倾听您的讲座!张奶奶走好!”
张俐娜院士一生致力于哪方面的研究?都有哪些研究成果?
今年10月份,武汉大学的张俐娜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0岁。
张俐娜院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化学系,早年从事化学研究,随后转战物理研究。
张俐娜院士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这项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知识,例如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其创新性和应用前景,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
除此之外,张俐娜院士还发现了一种低温溶解法,在此之前,世界上从没有人提出过这种方法,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新机理,而且这种方法已经在工业中进行了实验,不久之后可能就会投入实际生产;这种溶解法,揭示了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创建了无污染、价格低廉、便于生产的人造丝和玻璃纸,推动了食品生产和生命科学两大领域的共同发展。
张俐娜是我们今年送别的第30位两院院士——兼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两重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1940年,张俐娜出生于福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皆是读书人,每日书香为伴,因此张俐娜从小就爱读书、爱思考。年轻的她,和我们一样走着平凡的道路,上学、考试、毕业、工作,人生转折发生在46岁那年,她第一次有了想要研究的科研方向。
于是此时已是中年的她,开始积极地投入科研工作中。2000年,张俐娜已经成为了武大教授,虽然此时她已经60岁,同龄人都已经颐养天年,可她的科研生涯,才刚刚开始——她想要找到能够取代塑料的可以讲解的新材料。这一课题,对于世界环境的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7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张俐娜仍然在科研一线,她说:
我从事这项研究,是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
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张俐娜逝世,在你眼里她算不算英雄?
任何一位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都是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丽娜在12月17日20:00因病医治无效逝世,时至今年80岁。希望人们永远的记住她,她的名字是–张俐娜。她是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院士一路走好!我认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都是英雄,在我眼里她当然也算英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她是我国天然高分子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家,张丽娜女士为我国化学学科特别是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俐娜女士把她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科研事业!
张俐娜女士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溶剂——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溶剂,预冷至零下12摄氏度,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放进去,一两分钟便化为黏液。这是张俐娜女士最突出的贡献了!这溶剂最大的好处就是会污染环境。因为传统溶解纤维素的方式是靠高温加热,成本是非常的高的,而且污染非常严重!
这个发明,使得张俐娜女士成为获得“美国化学学会安塞姆·佩恩奖”的第一位中国人。非常值得敬佩和尊敬!张俐娜女士常常鼓励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勇于创新,敢创新,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中国人需要去做创新工作,鼓励学生们要始终保持对科研的激情和动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拿出自己的工资捐给自己的母校来培养优秀的年轻人。多么伟大的一位女性呀,伟大而杰出的女科学家!
我相信不光是在我眼里,在很多人眼里,张俐娜女士都是一位英雄!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