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落在哪个区比较好
考虑就业机会和教育,首选高新区,毕竟高新区打造的早,配套成熟和交通便利,配套的小学校和初中都不错,小学有实验小学、七中附小和泡桐树小学,初中石室中学、七中和实验中学。
成都现在发展方向是“东进南括”,向东和南,高新区和天府新区都是成都重点打造的区域。天府新区在建设初期,地域又广,配套和交通还不成熟,那边未来发展前景不错。
高新区是未来成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有很多高端企业和园区。
扩展资料:
相关技巧
针对社保买房,如果你最后一个月的社保移动到高新区与天府新区满一年或两年,你也可以在高新与天府新买房,同理你天府新区与高新区社保想去主城区购房,最后一个社保转到11区也是可以买11区的。
这个就是国家鼓励大家买社保的福利。很多本地人想买高新与天府新就这样操作的,这也是考虑到换工作的情况。
所以,其实成都的限购政策并不牢靠。交叉限购无非就是一个月的社保问题。针对买房,其实任何区域落户都不是完全限制。就是时间问题。但若要快速买房最好落户至目标区。
问下最近中新网、新华网这些全是在说天府新区的未来,落户在天府新区好吗?
从天府新区开放购房资格到今天,CBD已落户中铁中冶,中交,中建这些国字号企业,年初中海天府里二批次开盘就售罄,这个区域的价值不可估量。还有兴隆湖成都科学城撑腰,落户的全是科研产业,最大的项目应该就是独角兽岛和紫光天府芯城了。紫光都带来了核心科技,还规划了“三院两云”。这边“成都第二个市中心”感觉都快成了,落户肯定是不错的选择撒。
为什么成都天府新区不修在城北发达的成德绵经济圈,而修在南边?
以前经常去成都,不得不说,天府新区往南走是必然!
一、地理限制
金堂、青白江、德阳一线,是成都平原的核心!是国家18亿亩农耕地红线以内的地方。国土部估计审批就不会通过。而成都南边儿不同,龙泉山脉过去,全是丘陵。
并且,成都背面和德阳距离太近,对比看看现在的天府新区,成都背面无法容纳这么大的面积。要知道德阳本身就够小了……
二、经济带动
成德绵是不需要设立专门的新区,成绵高速、成绵高速复线、成绵乐城际铁路、高铁等交通非常的发达。再去看看成绵高速堵车盛况,就知道成德绵经济交流根本不用在设立新区来带动。
而成南片区不同 ,成南一向是成都经济薄弱环节。毕竟一直以来成都的经济活跃区域都是在城北区域。
成南接壤的几个城市经济活力也远低于城北接壤的德阳甚至隔着德阳的绵阳,所以就经济发展带动而言,成南设立新区更有利!
三、衔接机场
很多人收,设立天府新区,是为了让成都第二国际机场“天府机场”沿线不太荒芜。
天府机场在简阳附近,距离成都市区50公里。
虽然天府新区是2014年审批通过,而天府国际机场在2015年审批通过,但是成都人都知道,天府机场其实申请时间很早,一直在成南寻找合适的地方而已。
四、分区发展
成都各区域经济分区挺明显的,例如城北方向重工,西北向化工,城西制造业。天府新区定位是高 科技 、高新技术行业。
并且天府新区还担当者带动川南区域,联动重庆的重任。
五、拆不起和拆得起
城北发展了多年,衔接德阳,并且人口稠密,属于“拆不起”范围。连旧城改造都害怕的区域,去设立新区……
成南大都是农村,丘陵地带,拆迁成本、征地成本比城北低了很多。
别的不说,最近两年天府新区的楼盘让 成都主城的楼盘价格都不容易乱涨。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第一南边离机场近,交通是第一大优势。天府新区主要承接技术和服务类,要知道以后发展这两样是重要引擎;这些产业占地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南边地形基本是一马平川,开发建设起来,效率会更高!而周边配套像酒店、超市、医院、银行、学校又比较完善,免除了很多后顾之忧!再来说北边,很多设施很陈旧了、急需改造,改造可是个大工程,耗时、耗钱;其次北边工厂多,环境不太好,这与新兴产业不符。所以天府新区选址南边而不选择北边!
最主要是基于用地的考虑,天府新区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如果是向北发展,必然在新都、青白江、金堂和广汉之间占领大量的基本农田,这么大的土地指标,在全省甚至全国不容易通过,而南边则多是丘陵荒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便于征收拆迁,大幅降低开发成本。
另外就产业基础上讲,当时的双流的航空、龙泉的 汽车 制造,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条件比新都和青白江更好,更容易快速的发展和提升。
事实上,看这两年成都北部的交通现状、北改的落幕和德阳互通的滞后,也证明了当初的选择的正确。
天府新区是以国家的战略,首先,天府新区为副省级单位,与大体量的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是平起平坐的级别,全称现在应该叫四川天府新区,大部分土地都是成都的辖区,所以有的时候叫成都天府新区。
成都的主战场是在向东向南发展的,改变了成都千百年来固有的圈层城市模式,圈层城市模式在城市还为中小城市的时候,发展城市是最为经济的,但到了城市需要向更高级别的奋斗的时候,圈层城市模式的交通受到严重的制约,所以在十多年前,成都就提出了成都向东向南发展的口号,为什么要向东向南发展呢?因为成都的东南面为成都的丘陵地带,是不适宜土地耕种的,向东向南发展的好处还在于,把西边和北面沃野千里的,富庶的成都平原,留与子孙耕等等好处。
现在简阳市也回归了成都,成都更可以大展拳脚,穿越昔日的东郊龙泉山脉,成都城市的发展主战场,延伸到了龙泉山脉以东,广阔的丘陵地带,成都高新东区。
昔日的东郊龙泉山,将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从传统的圈层城市模式向一山两翼的城市模式迈进,龙泉山以西为传统的中心城区,也就是五环路以内,龙泉山以东为成都新城区,将着力打造淮州新城,简州新城,天府空港新城。
如此,更契合了成渝经济群,特别是成都和重庆相向发展,为打造中国强有力的成渝经济区圈,而埋下伏笔。成都已经在向世界城市迈进。
成都北边是成都发展比较早的区域,且位于四川经济最活跃的成德绵经济带。成都天府新区优先考虑的确实应该是城北,而最后却落户城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成渝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成渝城市群规划提出以后,成渝城市群的定位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群,要建设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在这种大背景下,四川原来的一号工程—-成德绵一体化,开始为成渝城市群让位。而成都、重庆相隔甚远,且重庆在成都东南方向,因此,成都大力开发东南方,开始与重庆进行对接。这种情况下,天府新区落户城南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成都北上期望低于预期。
成都当然还是想往北发展的,北边基础更好,地形更好,同时北边的绵阳、德阳基础也不差,且更方便成都北出秦岭、前往中原。但是,成都以北腹地太短,德阳对成都也存在竞争关系,协调难度较大,成都往北只能到达广汉边界。这里的限制条件主要存在德阳一方,大概当时德阳也想凭自己条件成长为大城市吧。不过现在……
三,成南高新区取得巨大成功。
高新区在城南取得的成功,不仅给城南奠定了巨大的产业基础,还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吸引了大量人口,成功把城南推向了成都的热门区域。同时,高新区的成功,也是天府新区落户城南的强心剂。
四,天府新区在南,可以有效带动川南、川中大多数城市的发展。
天府新区如果在北方,对绵阳、德阳等少数城市是有益的。但是天府新区在南方,则川南、川中等城市密集地带都会随之受益。
五,城南开发成本更低。
城北因开发时间早,城市化水平较高,再开发难度较大。而城南开发晚,大部分区域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开发成本较低。
也是这些原因,天府新区最终落户城南。后来加上成都与资阳的合作出奇顺利,简阳也为成都所代管。天府新区的地位更加牢不可破了。
原因大概有二
第一,成都以北的广汉德阳一直到绵阳一马平川,土地肥沃,这里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地,到处都是大面积的农田示范保护区。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是不容被突破的底线红线。而向南以丘陵为主,土地相对贫瘠,没有农田保护区等限制,正好开发工商业 旅游 业。
第二,成都是中国西部具有国际战略地位的城市,南向发展最有利于经广西到南海,或经云南缅甸等找到印度洋出海口,当成都找到并打通南边出海口,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海运货物可以彻底绕过马六甲直接运往中东和欧洲,航海里程大幅缩短,这对于成都乃至四川吸纳全国物流,人流,信息流都是战略性的大手笔,如果出海通道打通,将会开启一段西南地区的大繁荣时代。
其他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是这两个原因是比较重要的。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打造成德绵经济圈喊了很多年,绵阳在做强自己,德阳在积极向南融入成都,为啥成都市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向北发展?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原有的城市格局问题。成都城市格局奠定多年了,北边主要发展物流商贸产业和工业,包括自贸区也在北边的青白江,而南边主要发展高端服务业。由于北门有太多的商贸物流中心,而天府新区的定位是再造一个新成都,实际上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 科技 产业为主,两者并不匹配。如果强行在城北打造天府新区,那将要付出巨大的拆迁改造成本。
一、基本农田保护
这就要聊聊关于基本农田的事了,作为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18亿的耕地红线绝对不让碰,“能源、粮食、国防”是国家三大安全支柱,其中粮食安全又极为关键,而成都平原是粮仓,是土地最肥沃的区域之一,不管怎么发展,作为命根子和基本国策的基本农田一定要保护好。
而相反,南边多丘陵,除了眉山、新津部分冲积平原外,绝大多数的丘陵地区并不适合粮食耕种,充分利用这些国土资源进行城市建设就是最好的资源配置。
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不是因为北部不好,反而是因为太好,所以作为粮仓进行重点保护罢了。再加上和北边相比,当时南边的城市发展都不算特别好,以建设带动区域发展,这无论对成都还是对四川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将区域城市进行联动,既是内在需要,也是发展必由。
二、政策原因主导
天府新区最早是有北部和南部两个方案的。南部方案将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以及资阳、眉山部分地方纳入。而北部方案,则是将高新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以及彭州、广汉等地纳入,从资源利用上南部占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当时的德阳并不愿意把广汉这一沃土划出去,在这一块争论了很久,最终也就导致了南部方案从各个角度而言,都完美胜出。
除此之外,当时整个方向的调整还跟政策有关,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方向的调整、规划的调整很多都是宏观层面的。
三、地震带原因
08年发生地震以后,原本认为不会有高风险的龙门山断裂带让整个成都市政府惊醒,为了避免再次遭遇灾害,往东南方向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西北方向成了主控方向,用来发展农业是再适合不过的区域了
四、城市化进程较早
提问者就说过:成都北边经济发展比较好。是的,成都早期就是从北边开始发展的, 这也是“北改”进展缓慢的原因,城市化发展早,随着时间推移,老旧房源就多,动迁压力也大,从成本角度考虑,宁愿另辟蹊径在无人区域进行新建,也比拆了重建成本要小好多。
最后,其实大方向很早就定了。
按照国务院1999年批复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成都城市规划的路径清晰可辨:结合周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充分利用南面、东面发展空间大的优势,重点朝南向、东向拓展,进一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利用。
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科技 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
成都正北,是彭州,什邡等城市,多丘陵,配套主要是物流、商贸!而南边原本就有高新区!一马平川,配套完善,定位匹配!
天府新区,提出的目标是”再造一个新成都”,和成都成为中国第六大中心成都目标一致!
恕我直说重点是拆迁大队长被双规了,北改资金全部被新当家拿去南边去了,为了划清界限,然后城南一发不可收拾。不然其实城北也还是可以的。比如当年说的2019新火车北站竣工,再看看现在没变样,是因为换人换班子。不是当年大队长站错边成都比现在发展更合理吧大概
成都天府新区与简阳,哪个发展潜力大?
简阳与天府新区,谁的发展潜力大?这个问题,富有挑衅性。
但同样的问题会很多,具有开放性:金堂与天府新区、彭州、德阳、绵阳与天府新区,或者宜宾、乐山、南充、泸州…等等等等与天府新区,谁的发展潜力大?…有,或者没有,想当(川)经济副中心的城市,都可以来,提出同样的问题,或许,有野心的城市,提问会显得靠谱一些?…但就算没有这层野心,如简阳,也是可以提问的…而驴死谁手,目前还真不好说。
这样的问题,对天府新区来说,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相当难堪的…但这又是实事求是的,天府新区,设立以来,提出了什么新观念吗?推动了什么新改革吗?规划了什么大方向吗?…如果把这些问题,摆在川人面前,估计90%以上的人,都会一脸蒙圈,甚至于,他们连天府新区在哪里,是个什么概念…都可能…不知道!
从这个角度观察,天府新区,虽通过这几年的推进,影响力却并不算大…至止,简阳来比,这只能看做是新区的…一种光鲜的…堕落。
这个,当然不是小看简阳。简阳敢参与比较,自然有其雄心壮志。虽然说,体量不是对手的下饭菜,但这个重要吗?深圳不是比过了广州吗?大连不是比过了沈阳吗?…甚至于柳州也超过了南宁,谁说体量大、级别高就一定能稳操胜券?
但而今眼目下,简阳行吗?有这个潜力吗?…目前,除房子价格与天府新区相似:一样不讲人情、一样不讲道理外,看不出任何雄起的端倪。现在,还属于心比天高,命比…阶段。
在几个月前,也写过一篇《四川天府新区发展怎样了?未来发展如何?》发于“悟空”,但阅读量偏低。其中也谈到了,新区能否成功的一些“因子”,其中一条,也可拿来这里,做为简阳与新区谁更成功的判定条件:…谁留住了人,谁就更具发展潜力。
对简阳来说,什么机场呀,空港呀,GDP呀…都是虚的,都是传说中的唬人噱头。简阳,只需回答一个问题:…百万人口中,有多少人,不再远走它乡,留在了家乡的地盘上,在家门口,打上了工,挣上了钱?…如果有一天,大比例的简阳人,留在了家乡工作,那,完全可以与天府新区比一比的!
…反过来,新区亦然,但对新区要求要更高些:…留得住大学生吗?…他们买得起房吗?…供得起一个家吗?…。
目前,简阳的任务,不是去炫飞机…机场…和各条大道,简阳的任务,是认真研究“东进”内涵,把“大东进”做成简阳的各类小事:…快些推进到三岔草池、到养马石盘的交通“公交化”;快些规划三星至宏缘…至壮溪…至养马…的快速通道建设(方便今后至简州新城打工)…把城区卫生搞好(包括拆除老城所有小区渣囱)…留些公共区域免费停车…多建几个公厕…等等小事,…留给简阳的,时间并不宽裕了。
简阳与新区,不是竞技的双方…如果真是要赛,对手,绝对是各自自己!
成都天府新区和简阳哪个发展潜力大?回答这个问题,得扒一扒成都天府新区和简阳的块头,究竟谁更大?
我们知道天府新区是国家级的新区,而且是副省级的级别,分很多个市区县级管理,也就是说,听不进去的面积,幅员辽阔,行政级别够多,是以成都市级别相当的副省级级别。
而四川省简阳市,为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县级代管市,也就是说,简阳市仅仅为县级单位。
所以说天府新区与简阳市不是在同一个级别线上,也不是一个体量。
我们称之为的天府新区,实际上是四川天府新区,由成都天府新区和眉山天府新区组成。其中成都天府新区又分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天府新区双流直管区,天府新区龙泉直管区,天府新区高新直管区;眉山天府新区又分为天府新区仁寿直管区,天府新区彭山直管区等等。
哎呀,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感觉,既然天府新区为国家级的新区,不用说也是天府新区发展更为广阔了。
成都第二个国际机场,天河国际机场就位于天府新区高新东区直管区内,中西部最大的会展中心,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内。
成都天府新区的发展潜力更大。2014年10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标志着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所以成都天府新区本身的起点就比较高。
而且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成都原有的单核城市结构存在诸多弊端,人口和建筑的高度密集、主城热岛效应突出、环境恶化;中心区交通负荷过重。长此以往会出现更严重的大城市病,最终造成人口的流失。所以天府新区的建立,可以缓解成都原有的压力,同时成都原有的一些资源也会流入天府新区,促进其发展。
虽然成都第二机场将要落户简阳,会给简阳带来一个较大的发展机遇。简阳在一定时期里经济发展速度会增快。但是这些条件是从天府新区经济发展扩散而来。所以从根本上讲,成都天府新区的发展前景更好。
很明显天府新区发展潜力远大于简阳。
首先级别不同,天府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副省级,和成都市相同。简阳仅为成都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差距太大。
其次,看地理位置可以知道,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紧邻成都市城市核心区,配套、影响力、城市资源都远大于简阳。
第三,天府新区大部分区域位于平原或浅丘地带,开发建设成本低,见效快。简阳位于龙泉山东,基本上是丘陵地形,开发不如天府新区容易。
第四,在人的观念上,天府新区可以说是城市新区,更容易吸引人口。而简阳中长时间还会死县域印象,人口吸引很难有颠覆性的飞跃。
其五,简阳部分区域已经被高新区托管,建立高新东区。高新东区的区域未来或许有一些快速发展,但高新东区届时将和高新西区一样,各方面是单独于简阳的,简阳的竞争力无形中其实已经降低了。这个可以比照郫都区,郫都区的真实经济规模,在成都其实仅次于武侯区居第二,但是由于高新区(西区)的单独计算,郫都区的经济排名相比之下比较靠后了。
从简阳可以看到双流的影子,双流是因为机场而兴,同样简阳也是,现在的双流发展的也不错,同样我认为简阳也是这样,但是相较之下,我觉得简阳的发展可能还会超过双流,因为不管是天府国际机场的规划还是空港新城的规划都是一流的,所以简阳的的前途无可限量。
成都天府新区是成都规划的双中心之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也是一流的,对于天府新区的打造也是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同时更加注重合理,将来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我认为简阳的地位之于双流,是重要的航空枢纽,物流中心,而成都天府新区之于中心城区,是重要的金融中心, 科技 中心,二者在未来的发展都是作为的。
天府新区拉的太大,如同一个大农村。简阳以东进战略为依托,加上西部路上十字路口的战略优势,发展潜力好于天府新区。新机场的建设直接拉动简阳带成都装逼带成都飞,高新东区的建设这些重要因素的影响简阳形成空港新城,简州新城,简阳新城三大经历引擎,简阳又是各大电商物流中心云集,依靠强大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巨大,天府新区也会有大的发展,不过从发展的速度上来看干不过简阳,毕竟四川 历史 上体量最大工程在简阳,成都想要起飞想要国际化首先着重在简阳,在国际机场,在空港新城,在东进战略上的首发位置。
这个问题本人认为还是具有争论性的。现在的成都和简阳一个在跑一个在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助推简阳步伐迈得更快了,大有立马赶上成都之势。很多人会说我在胡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大家看到双流的发展没有?双流不仅仅有个机场而已,但却也不能小视这个机场。至去年成都提出北改,西进,南拓,东进,中优的发展构思后,东进的简阳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大有千年难遇的发展高潮的猛势一发而不可收,这点请仔细看官方这一年来例出落户于简阳的大项目数据你就会明白了!当年深圳的发展如何?也就是短短几年的事。当然简阳的发展不占地理之势,不能与深圳同日而语,甚至和成都也没可比性。但随着成都成为国家第三个拥有双机场岂又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事实,简阳也乘着东进的东风正在快速成长!我相信,从平衡发展城市的角度来看,简阳,一定就是成都不能缺少而又难得的后花园!潜力,是肯定的,有多大?难以估计!但你一定看得到的,无需更多的说明。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指正。如果题主只是问两者的发展潜力的话,我想说肯定是简阳咯。
毕竟天府新区都造成大部队建设未来也只是锦上添花了,就像一个学生考试考了80分,那么他的潜力只有20分了。
反之简阳则不同了,未来那怕简阳的满分最多考80分,那么现在最多只有二十分,所以潜力就是六十分。
我想题主更想问未来那个区域发展更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应该二十年以后彼此都差不多的。
为啥呢?因为一个是既定事实,一个是千年战略,毕竟未来简阳的城市定位为成都市“副中心”,可想而知啦!
成都天府新区应该叫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简阳应该是成都高新区代管的来比较成合适。所以是成都直管区与高新东区哪个发展潜力大。直管区是以中心城区的标准来建,高新东区以空港新城来建。都是成都的亲生的
不是一个层次,没法比!一个是成都市代管县级市,一个是副省级国家新区!
从发展角度来看,你认为选择落户成都哪个区比较好?
目前郊区新都郫县还稍温柔一点,如果主城区的话成华和金牛相对温柔点,不过这不影响你落,除了高新区必须本区户口才能买以外,其他区是可以交叉购买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买高新区的房在任何区落户均可,如买高新区房则必须落户高新区。
如果你户籍在这11区之一(锦江、成华、金牛、青羊、武侯、郫、温、龙、双、新都、高新西区),那么你可以在成都的任何地方买法(除了天府新区和高新南区)
温江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绿化度高。且学校、医院众多。而成都老五城区,很多地方街道是几十年前建的,拥堵难行,环境较差,我原住青羊区,最近才搬到温江区居住。
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太大了,龙泉有阳光城之称,离主城有地铁,上班族可以考虑,有车一族随便任性,环境好,配套慢慢就跟上了,郫都区规划太乱了,温江光大大道周边房价一点也不便宜,西控政策,基本上就这样了。
当然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落户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经济开发区,除了工作地点在此处居住方便外,这些地方属于国家级新区,后期开发不断完善,潜力巨大,
就业角度:商业 服务业就业的话选择二圈层任何一个区域都可以,基本二圈层都通地铁,房价性价比高郫都区 新都区 温江区都可以,工厂管理人才就业的话,可以选择郫都区(高新西区)双流区这两个区域制造业较多,尤其是郫都区(西区)大企业最集中!主城区我不推崇
如果工作地点稳定,当然是在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安家好
要么2-3环也可以的。交通便利,去一环方便,到3环外的其他地方也很方便。
如果这些条件都不满足,在成都其他区有房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