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天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     天牛主要具有触角很长、有六条腿、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较小以及有花纹等特点,其力气大又擅长在空中飞行,因此才被称为天牛,其上腭强壮,有钻木的习性,钻入树木中后一般能生活2年以上,会对树木造成危害,小眼面细的天牛多在白天活动,而小眼面粗的天牛具有趋光性,多在晚上活动。

一、天牛的特点和生活特征

      1、特点

      天牛具有触角很长、有六条腿、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较小以及有花纹等特点。

      2、生活特征

      (1)天牛具有钻木的习性,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2年以上,从而破坏木材。

      (2)天牛一般以幼虫或成虫的方式在树干内越冬,当成虫羽化后,部分会摄取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等植物上的营养,但一部分成虫不需要补充营养。

      (3)天牛力大如牛,擅长在天空中飞行,又可发出类似锯木的声音,因此也被称作锯树郎,南方部分地区将其称为水牛,北方部分地区称它为春牛儿。

      (4)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的粗细有关,通常小眼面粗的天牛,多在晚上活动,具有趋光性,而小眼面细的天牛,多在白天活动。

二、天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1、天牛的部分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主要生活在木材中,一般易对树、建筑物、房屋、家具、苹果、麦、玉米等造成危害,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2、为预防天牛,平时可结合修剪整枝,及时剪除和处理有虫的枯枝,通常生长衰弱的树木容易遭受天牛的危害,所以需要加强林木管理,促使树势生长旺盛,降低危害。

      3、松墨天牛喜欢危害即将枯死或已经死亡的树,可在其成虫每年飞出前,及时砍伐、彻底清理和处理林间的死树。

天牛的特点(天牛的特点和本领图片)

天牛的特点

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 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

扩展资料:

天牛的主要分布:

天牛的种类很多,世界已知22000种,中国也有2200种左右,分布广泛,为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种类所侵害。而受害较多的树木,像桑树有天牛28种,柳树和杨树有25种,柑桔类有18种,松树有23种。天牛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还有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白筋天牛、红缘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竹缘虎天牛、深山天牛等。

天牛的幼虫以及成虫多喜在树木上活动,如桑树、柳树和杨树、柑桔类、松树等都有多种天牛种类在其繁衍。天牛中数量最多,对植被危害较大。

天牛的寄主范围在各种类间亦有不同,很多种类如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其食性广泛,能加害多种不同科的植物;有的则限于同科或接近的属,如大牙和曲牙锯天牛为害禾本科植物,樟红天牛为害樟树和楠木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牛

天牛身体的特点

天牛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

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呈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

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天牛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

成虫寿命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