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显示屏有多厉害?

这是一件足以颠覆世界手机格局的大事。

这是一块屏幕:厚度0.03毫米,比纸还薄,弯曲折叠,无任何障碍!

以前,这种显示屏,只有三星能做,绝对的垄断;

京东方带着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向全世界展示,并宣布: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条的柔性AMOLED显示屏,正式量产了!

这意味着,我们终于撕开韩国垄断屏幕的第一道裂缝,从今天起,国产手机只能高价买入国外屏幕的 历史 ,一去不复返了!

牛在哪里?

京东方的第6代柔性显示屏,究竟牛在哪里?

第一,是柔!

这种显示屏,是可以弯曲和折叠的。

你想想,一个手机的显示屏可以弯曲折叠,那就是说,它可以拧成一个手环像手表一样带在手上,也可以叠成豆腐块,装进兜里。

如上图所示,京东方的产品,是可以实现“S”形弯折的。这个,以后可以用于各种可穿戴式的电子设备中,用途大了去了。

第二,是俏!

京东方生产的这种柔性显示屏,具有分辨率高、反应速度快、亮度高、低耗电等优点,可以提供更艳丽、更清晰的高画质。

看!就是这几块屏幕,让三星崩溃。0.03毫米的厚度比纸还薄,弯曲折叠,无任何障碍!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

王东升说:

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壁垒,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缺屏之痛”!

为了这个目标,咬碎牙齿咽到肚子里,也绝不会放弃。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世界领导者!

这一刻,眼角湿润了。我绝没想到,这样一个外表温和,已白发鬓鬓的人,内心却充满着狼性和力量。

是啊,华为、小米等几乎所有国产,哪一个没有在屏幕上向三星低头。三星不给货,他们就得遭殃。

现在中国也有了世界顶级的屏幕,他们不用再向三星嘘寒问暖,更不用再在谈判时,一让再让!

从今天开始,请拿出我们的自信,正是因为这爆棚的民族自信心,中国的企业才变得越来越强。

恭喜京东方!恭喜中兴!恭喜中国!

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显示屏有多厉害?在今年2月份华为发布了最新款的MateX折叠屏手机,引起了全世界不小的反应,这是国产手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的折叠屏手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手机用的屏幕是国产京东方的最新AMOLED柔性屏,这标志这京东方在柔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用于华为手机上。

根据京东方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这种最新的第六代柔性屏厚度只有0.03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折叠,采用的是最新的蒸镀工艺,屏幕分辨率可以达到4K,技术是相当先进,而以前只有三星有这个技术而且还是技术封锁垄断,目前四川成都的六代柔性屏生产线已经正式量产,绵阳京东方柔性屏也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正式批量生产,到时全球四分之一的柔性屏都将产生于四川。

我个人认为不管京东方这个技术厉害与否,总之这是我们国家的,值得骄傲,现在美国人各种封锁打压我们中国和中国的企业,之前的中兴事件,现在的华为事件,无一例外都是怕核心技术被我们中国人掌握,所以采取各种无耻手段,所以像华为,京东方这些大企业之间就应该加强合作,相互抱团,共同提升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不像国内某大PC厂商,毫无核心技术,全靠买来组装然后贴个牌就说是自己的产品,然后国内价格还比国外贵,简直是在消费我们国人的智商税,希望像华为、京东方这些企业能够加大投入,研发突破取得更多的核心技术,争取有一天国人用的手机基本是华为等国产品牌而不是苹果,到那时候我想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随便的对我们国家的进行无端的打压和技术封锁

华为在2月24日发布5G折叠手机,让很多人惊喜不已。然而,我更欣喜的是,这款5G折叠手机,所使用的屏幕是京东方的柔性OLED屏幕,这才是这款手机重要意义之一。所以,京东方OLED屏幕厉害的第一个地方:已经能够支持目前旗舰处理器手机的多种需求!

那么,第六代京东方AMOLED柔性有什么优点呢?在2018年去年12月26,京东方就宣布:第六代AMOLED的批量生产线,当然,这里主要是适用于高端手机显示屏。

我们如果看过央视的一档节目,其中就是针对京东方第六代柔性屏进行的检测,在100℃沸水中,将柔性屏幕放在其中实验,2mm直径的柔性屏,可以进行卷曲,而不损坏、在4T重力下,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并且,这款屏幕的清晰度,和还原度非常高!

而,它的在我看来,最大的成就,就是打破了三星在这一领域长期的垄断地位。所以,在提前4天发布5G折叠手机的三星,看来也知道了京东方得威胁,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

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显示屏有多厉害?现在的京东方是唯一一家国内的能够生产柔性屏幕的厂商,而且主要生产的还是AMOLED屏幕, 这一举打破三星在OLED 屏幕屏幕的垄断地位,其重要的意义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京东方究竟厉害在哪里?

长期以来,智能手机的屏幕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机,而且三星则是手机屏幕中的霸主级别的存在,当大家还在犹豫要不要在LCD屏幕上投入的时候,而三星却开始在OLED 屏幕投入巨大的精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三星能够在手机屏幕领域长期占据领先的地位。而京东方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OLED 屏幕上的技术已经不弱于三星。

在高 科技 产业中,我们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晚,所以其中的主要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少数的企业手机,像手机的处理器还有屏幕都是需要进口的,这样没有核心技术的我们,每年都要在芯片和屏幕上花费巨资,而京东方的崛起使得,这样屏幕进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京东方所研发的非常薄和可以折叠的屏幕,对于将来手机的发展,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科技 和手机行业是需要创新的,只有大量的创新才能使企业一直保持在领先的地步,还有一方面的意义,就是我们国产手机以后再也不用再看三星的脸色了,我们也终于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屏幕了,一举打破三星的垄断。

目前来说京东方的柔性屏在全球范围来讲并不算非常厉害的那种,但是在国内还算是比较先进柔性屏产品。

相对于三星,lg等韩系厂商,京东方在柔性屏方面还存在落差,韩系厂商的柔性屏能覆盖高端和低端市场,简单地说就是高端和低端柔性屏他都能制造,相对于京东方他们更能制造良品率更高的大面积柔性屏面板,比如说曲面电视和曲面电脑显示器,再使用寿命上面也更长。京东方在柔性屏上面已经走了很大的起色,国内已经有手机使用京东方的柔性屏了,不过并不是高端手机,但也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未来能在下一代屏幕上国产屏幕能超越韩系厂商。

中国半导体企业这些年来一直精耕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在TFT-LCD技术实现全球领先后,一举杀入柔性AMOLED这个过去日韩半导体巨头的优势领域。以TFT-LCD的 历史 走势来看,在推动全球AMOLED显示产业发展浪潮中,中国企业也必将成为全球柔性显示产业发展趋势的引领者。

柔性显示屏实现量产,这将是中国企业的福音

柔性AMOLED显示屏正在受到全球 科技 巨头的青睐。显示材料和技术的重大革新,颠覆了传统的显示方式,同样催生了全新的应用市场,未来前景备受期待。AMOLED显示屏更为轻薄,由于把触控层做到了显示层中,不再需要添加额外的触控层,降低整个屏幕模组的厚度。这对手机厂商来说,在手机这种寸土寸金的狭窄空间内降低厚度,无疑是一个重要优势。

AMOLED屏幕同样更省电。由于每个像素都可以进行独立的开关,从而实现更纯净的黑色以及更高的对比度。在显示画面时关闭不需要的像素也可以降低能耗。续航时间的增加,对手机以及可穿戴设备来说,同样非常具有吸引力,未来很大程度上会让可穿戴设备得到进一步改进,让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有效融合。因此,AMOLED正在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屏幕技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征甚至认为,“在中高端手机领域,AMOLED显示屏将全面替代液晶显示屏。”这种预测并非空谈,从目前国内外手机市场来看,苹果、三星、华为以及vivo甚至是一加这些手机厂商都已经在自家最高端的产品线上使用了AMOLED屏幕,AMOLED几乎成为高端手机厂商的标配。

不过,目前从全球来看,日本企业囿于整个电子、家电以及半导体产业的大环境,在OLED领域研发相对较为放缓。韩国和中国企业在手机、电子、家电产业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市场需求也非常充沛,这都成为推动AMOLED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正是得益于此OLED战略布局快速推进。10月26日,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量产,京东方成为中国首家能够量产第6代AMOLED柔性面板的厂商,也奠定了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在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半导体显示厂商推动下,未来几年柔性AMOLED市场将迈入快速增长通道。IHS Markit预测,2017年AMOLED手机屏出货量将增至5.13亿片。2016年到2020年间,全球柔性AMOLED产能将从150万平方米扩大到2010万平方米,成为AMOLED显示屏增长前所未有的阶段。这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会是一大福音。目前手机厂商对于AMOLED屏幕最大的疑虑就在于产能不足。去年小米Note2大受市场喜爱,但因为采用韩国厂商生产的AMOLED屏幕,产能严重不足,市场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OPPO R9系列产品也因为AMOLED屏幕供货不足,临时把屏幕更换成了LCD屏幕,遇到了一些市场风波。但随着国产AMOLED显示屏产能日益增长,国产手机厂商未来将不再受到国外企业的产能束缚。

AMOLED技术背后的焦虑,以及中国半导体技术突破

在柔性AMOLED日渐成为趋势的浪潮下,全球面板厂商紧抓机遇,希望在这轮技术替代中掌握主动权。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十余条AMOLED生产线建设跃跃欲试,其中中国就占了半数以上。不过,这背后并非没有焦虑。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柔性AMOLED显示屏量产难度很高,尽管规划了这么多条AMOLED生产线,2019年很多厂商根本无法按照预期产能量产AMOLED显示屏。”

产生这类担忧的核心原因在于,柔性AMOLED工艺极其复杂,技术难度极高,甚至对于已经成功生产出柔性AMOLED的厂商来说都是极具挑战的,这也是很多厂商很难实现柔性AMOLED面板量产的主要原因。据京东方AMOLED研发人员介绍,从技术角度来看,量产柔性AMOLED首先要解决的是膜层搭配的难题,要经过反复实验及软件的模拟和计算才能设计出各膜层厚度的最佳值,找到膜层之间搭配的最优方案,从而避免产品在屡次折叠中导致开裂的可能。作为蒸镀工艺中使用到的重要原材料——掩膜版,是面板精度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蒸镀时,三原色的蒸镀区域绝对不能重合,厂商必须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极其细致的调节设置。在完成柔性TFT制备、薄膜蒸镀、薄膜封装后,还要在贴合工艺方面实现更适合柔性产品的贴合方式,经过重重技术考验,才能最终量产柔性AMOLED显示屏。这其中的技术一旦处理不善,很容易导致AMOLED出现屏幕色彩还原失真的现象,或者说在使用一两年后局部发色不均匀出现严重的“烧屏”现象。这也是AMOLED技术发展初期日韩厂商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前几年其它国内AMOLED厂商同样也曾遇到过。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就曾表示:“OLED在中小尺寸应用领域替代优势明显,但我国应该突破OLED关键技术瓶颈。”不过,作为中国首家实现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的京东方正在从AMOLED领域脱颖而出。这与京东方一直以来注重自主技术创新研发密不可分。据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方早在2001年就在新型显示领域前瞻布局,对OLED技术进行研究。从成立AMOLED实验室,到成立柔性研发中心,再到研制出首款柔性AMOLED显示产品,到如今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实现量产,京东方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确定了量产的最终方案,这个过程突破了种种难关。

和日韩半导体巨头掰手腕,引领全球柔性AMOLED发展

过去,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一直被日韩半导体巨头“掐住脖子”。前段时间腾讯 科技 甚至报道说,国内热门手机厂商因为得罪日韩半导体巨头,CEO不得不飞往对方总部“负荆请罪”,以求开放零部件供应,保证手机正常销售。这些年,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预计2019年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京东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今年将成为中国大陆手机高端柔性显示屏走向自给自足的元年,而未来产业链如何布局也将决定我国能否引领全球AMOLED产业发展。徐征教授认为,有TFT-LCD产业基础,才能更快地发展OLED技术。京东方是我国显示行业的龙头老大,产业布局较早,研发力量强,京东方全力布局AMOLED,将加速我国在AMOLED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在柔性AMOLED领域,京东方已经布局了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以及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并推出了可实现“S”形弯折的5.5英寸WQHD柔性OLED显示屏,将手机和平板电脑合二为一的7.56英寸QHD柔性AMOLED显示屏,接近“零边框”的5.5英寸FHD全屏OLED显示屏及4.35英寸柔性腕带等柔性显示创新产品。

随着这些具体的产品线投入使用,中国无论是手机产业还是平板产业,都能够基于柔性AMOLED显示屏进行更多创新。与曾经TFT-LCD领域“追赶者”角色不同的是,在AMOLED竞争中我国企业已经走在全球前列。随着更多“中国制造”柔性AMOLED显示屏走向全球,中国将真正引领全球柔性AMOLED产业发展。

过去中国手机、电子厂商常被嘲笑为“拿来美日韩零部件拼积木”,但京东方这种在半导体领域创新求变的公司,正在从根源上帮助中国手机、电子厂商进行创新,并且让中国厂商能够自给自足,实现独立。

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有质量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不到一个月钱(10月26号),京东方(BOE)宣布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提前实现量产,并在成都举行了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暨客户交付仪式,交付对象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中兴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 柔性显示屏。这则新闻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也是所有手机厂商对三星对于AMOLED屏幕垄断的一种特别期待。当然了这也包括苹果手机,虽然苹果发布了划时代的产品iphone X,但是因为三星供给的屏幕不达标,也没有任何办法。iphone X由最初发布的价格坚挺到现在的不断掉价,这些都要归咎于三星那块屏幕上。因为三星总是把最好的屏幕留给自己的手机使用,生产的稍微次一点才供给非常强势的手机厂商。从这一点来看,像华为OV小米等手机厂商是没有什么量的。虽然vivo X20宣城是三星供应的,但是那也只是三星的一个策略而已。

在柔性手机屏幕能量产的厂家中也只有三星和LG,而LG主攻电视大屏,对于手机屏幕做的那也是一个坑爹货。比如小米note2,各种问题,各种坑,直接把小米note系列给打垮了。所以只剩下三星一家垄断了这个前沿技术的屏幕。而京东方的量产,也让三星的屏幕价格出现了松动,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好事,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好事。虽然产量非常小,进过努力还是让对手非常害怕的。从三星的几个动作来看还是非常有分量的,虽然京东方在技术上跟三星差距很大,但是架不住所有手机厂商对于京东方的期待啊,支持都是以资本形式的方式去支撑。这也是三星担心的原因之一,不过这几年三星坐享柔性屏垄断性的红利啊。

京东方背靠中国这个大市场,还有远看全球的这么一个位置,资金不是什么问题,技术也不是难题,只要攻克,不需要政府出面,市场都会把京东方这个神供起来。当然了我们也期待京东方的加入,使AMOLED屏幕更加成熟起来,不再是三星屏那么多问题。看看iphone X的屏幕,出货量这么小就发生了这么多屏幕问题。使得苹果遭受这么大的打击,这也苹果的无奈,无奈于三星的垄断,更无奈于屏幕技术的不成熟。

看着京东方展示的图片,如果这些弯曲度都能很快量产,可以让手机行业有很大的想象,比如说刚刚发布的中兴拼接屏,也不会这么让消费者不接受了。两块屏之间的间隔那么大,要是用上京东方的屏幕的话,直接是一块弯曲折叠的屏。那就惊艳了整个手机行业,就像小米mix概念机出来的时候,把整个手机行业的热情都提起来了,这不2017年各种全面屏都出来了,成了大趋势了,连三星的双曲面屏都放弃了。

京东方技术上还是与三星有差距的,三星这么牛逼都无法解决屏幕的各种烧屏,绿线等等很难让消费者接受的问题。当然了,如果京东方也大批量出货,在海量的产品中去完善产品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让我们有更多期待一下。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手机,给我们带来了柔性OLED屏的热潮。从短期看,尽管中国新增了多家供应商,但全球柔性OLED屏仍然供不应求。而就在2017年10月,中国显示面板业的龙头公司京东方宣布,成都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量产。

这是中国首条,也是全球第二条量产的6代柔性OLED面板线,打破了韩国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韩国的三星电子在柔性OLED方面,有着长达10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积累。后起的中国企业,要实现追赶,需要不断 探索 和创新。

京东方早在2002年就开始研究OLED,在这个相当于7个水立方的工厂里,成都6代OLED线应用先进的蒸镀工艺,每年可生产7000万块柔性显示屏。其采用柔性封装技术,实现了显示屏幕弯曲和折叠。这些柔性屏不仅可以在水中扭曲,还能抵挡冰块的猛砸。

中国也从“缺芯少屏”迈入了“芯屏器和”的年代。说不定用不了多久,能卷起来的手机就要问世了,小伙伴们期待吗?

这是中国在面板制造上的重大突破,意义非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面板制造上,一直落后于日韩。在中高端面板市场,内地一直高度依赖进口。

在多年前,中国的进口物资,排名第一是芯片半导体,第二就是显示面板,可以说,中国一度处于“缺芯少屏”的年代。

现在面板强国是韩国,三星和 LG 垄断了大半的高端面板市场。苹果史上价格最高的 iPhone X,必须要找三星供应 OLED 面板。而在 OLED 电视市场,卖得最好的品牌之一就是韩国 LG。

事实上,在上世纪 70 年代,面板产业的霸主是日本。

在 1988 年,日本厂商夏普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器。那时候的液晶面板,就和现在的 OLED 一样,是高精尖技术的结晶,利润巨大,供不应求。

以夏普为首的的日本厂商,一度垄断了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场,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全球超过九成的液晶面板,都是由日本厂商制造的。

而韩国的面板厂商,以三星和 LG 为首,在 上世纪 90 年代前后,大力投入对液晶面板的研发,终于用十年时间赶上了日本厂商。

到了 21 世纪后,韩国厂商就从日本手中抢下了面板产业老大的位子,一直坐到了今天。面板产业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利润惊人。

现在很多国人,嘴上说爱国,却很在意自己的手机用的是否进口屏。如果用国产天马屏、京东方的屏,就觉得不如三星、LG 的屏。

其实,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面板厂商,已经在面板研发的道路上走得很快了。

OLED 屏幕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弯曲,在未来智能穿戴的时代,柔性 OLED 必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由于研发难度高,柔性 OLED 此前被韩国厂商垄断,现在中国的京东方也做到了,打破了韩国的垄断。

京东六代线生产的柔性 OLED,不仅轻薄,色彩艳丽,能耗更低,而且还柔性可弯曲。

在柔性 OLED 这一领域,未来将是中韩争霸的局面。

曾经的中国缺芯少屏,如今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厂商,正在努力向韩国发出挑战。

而京东方的柔性屏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产品质量本身,更在于其打破行业垄断的意义。

17年5月11日,随着第一片amoled屏幕的点亮,标志着中国第一条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该产品线采用最新蒸镀工艺 ,同时采用低温多晶硅代替传统的非晶硅玻璃面板,使电子迁移率提高了100倍,具有了更加优秀的信号驱动与系统集成能力,同时该生产线最高是屏幕分辨率达到4k,采用全新的封装技术,使得屏幕不仅仅是柔,还可以弯曲折叠。

作为全球第二条量产第六代柔性OLED 面板线,打破了三星多年垄断柔性OLED 的格局,新东方量产OLED 面板之前,三星份额一度达到95%,之前由于三星一直控制着OLED 屏幕,使得手机屏幕行业一直处于恶性发展,京东方柔性屏的量产不仅仅为更多厂家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屏幕,同时也会促进这个行业良性发展,不再是一家独大的格局。

京东方的第六代amoled屏幕的量产,将大幅提高京东方以及中国手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满足日益增长的OLED 屏幕需求,对中国OLED 产业和全球柔性显示产业的加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80216京东方行业背景调查

追赶20180202不读财报就出局作业,京东方行业背景调查

一、公司概况:

(一)主营业务:显示器件业务、智慧系统产品业务、智慧健康服务业务

(二)经营范围:制造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机械电器设备、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纸制品、工业气体、工具模具、蒸汽热汽;制造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购销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数据处理;设计、销售机械电器设备、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纸制品、工业气体、工具模具、蒸汽热汽;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承办展览展销活动;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无线电寻呼业务;自有房产的物业管理(含房屋出租);机动车停车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分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二、公司资料

(一)董事长:王东升    法人:王东升    总裁:刘晓东

(二)公司简介: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数字信息显示等各类显示领域。 2014年,京东方(BOE)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38%,年新增专利申请量5116件;201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量3250件,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32000件,位居全球业内前列。此外,京东方(BOE)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8%,市占率达18%;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7%,市占率达32%,均位列全球第一。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54%,尤以UHD面板出货量增速迅猛,使京东方电视面板市占率增至11%,升至全球第4位。 目前,京东方(BOE)拥有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以及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等7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还有一条建设中的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和一条建设中的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是中国大陆惟一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和制造1.5英寸-110英寸全系列半导体显示产品的企业。 京东方(BOE)以北京为核心,以合肥和成都为分中心,分别建有研发和制造基地。我国首个且唯一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就落户在京东方(BOE)技术中心;在合肥,京东方(BOE)与安徽省共同建设了“安徽省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进行高精尖人才培育以及自主专利技术的研究;在成都,京东方(BOE)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OLED联合实验室。不仅如此,京东方(BOE)还积极致力于与全球顶尖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价值共创。2014年3月,京东方(BOE)加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产业联盟,成为中国大陆的首家显示领域高科技企业会员。京东方(BOE)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重庆、河北固安、江苏苏州、福建厦门等地也拥有多个制造基地,营销和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地区。

三、经营分析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概述

为契合全球产业生态从后互联网时代向第四次产业革命方向的转型进化,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拥抱新技术浪潮,完成新跨越,成为物联网领域全球领先企业,公司将业务进一步定位为“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能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

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回暖,显示行业整体基本供需平衡,市场表现稳定。公司继续坚定执行DSH事业战略,快速布局新业务领域,夯实并提升全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营销渠道不断丰富,品牌推广能力不断加强;精益管理持续加强,降耗增收成绩提升;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事业布局稳健推进。在此基础上,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净利润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具体各事业单元经营情况如下:

1、显示和传感器件事业(DBG)

半导体显示产品整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主要细分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业内领先:智能手机LCD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业务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1.5寸FIC OLED、像素密度高达2300PPI的2.1寸VR、5寸喷墨打印工艺AMQLED、5.2寸护眼显示、5.5寸QHD人眼追踪3D等多款全球前沿技术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获得SID“Best In Show”大奖;多款柔性OLED产品在新产线成功点亮,8K超高分辨率系列产品、TDDI产品、MLOC主动笔产品成功推出。通过不断强化精益管理,不断优化瓶颈工艺,深化产能挖潜,北京、合肥、重庆8.5代线产能创新高;重点项目良率明显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效果显着,竞争力持续提升。成都、合肥、福州、绵阳等地重点产线项目顺利推进,其中部分产线实现提前点亮或量产。传感器事业加快创新转型,光电传感器开发完成,理化检测、分子天线、安防等项目稳步推进,玻璃基指纹识别传感器实现样品出货,基因测序与国内外一线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2、智慧系统事业(SBG)

成功开拓全球知名品牌客户,智造服务整机出货量不断增长,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合肥智能工厂完成一期智能物流整体规划,大幅节省人力并顺利量产;重庆智能工厂主厂房实现提前43天结构封顶;智慧车联业务不断深度融合,成都车载基地顺利完成客户认证;智慧零售启动收购法国SES公司,布局商超零售解决方案,初步形成iGallery画屏艺术零售业务、实体零售店电子标签物联网系统、金融零售物联网系统等产品线;智慧能源发电能力储备量持续提升。

3、健康服务事业(HBG)

健康服务事业形成移动健康、数字医院、再生医学、生命保险、健康园区协同发展的业务架构。移动健康推出无创多参数检测仪(MTX)和移动健康管理平台(APP),无创组合血糖仪(COG)通过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英文全称为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认证;明德医院经营业绩同比持续提升,合肥数字医院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北京、成都等地项目积极规划;再生医学开工建设三位一体再生医学研究院,推出国内首创心肌、角膜等细胞膜片;保险公司牌照申请稳步推进;健康园区事业能力不断强化,现有园区稳定运营基础上,拓展TS项目并推进落地。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核心业务包括显示和传感器件、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

1、显示和传感器件业务

引领半导体显示和传感的创新和发展,夯实核心能力,通过技术方向、产品形态、应用拓展三个方面创新转型,提升价值创造,致力于TFT-LCD、AMOLED、Micro Display、Sensor等事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及车载、穿戴、工控、医疗、拼接、透明等显示屏以及理化检测、基因检测、安防、分子天线等传感器产品。

2、智慧系统业务

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构建智造服务、智慧零售、智慧车联、智慧能源四大业务体系。目前主要为全球伙伴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整机和背光模组等ODM/OEM服务和个性化智造服务,以及提供电视、显示器、VR/AR、高清车载、异形车载、曲面车载、艺术零售、商超零售、金融零售、光伏电站、EMC(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植物工厂、电/碳资产交易等物联网细分解决方案。

3、健康服务业务

以“信息医学和大数据”为基本特点,打造移动健康、数字医院、再生医学、生命保险、健康园区五大业务体系,构建健康服务生态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定执行DSH事业战略,快速布局新业务领域,夯实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2017年上半年,京东方坚定推进落实DSH事业战略,做强做大显示和传感器件事业,快速布局智能系统事业和健康服务事业领域,夯实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显示和传感器件事业:快速布局AMOLED和大尺寸TFT-LCD生产线,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完成首款产品点亮,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设备提前搬入,为实现做强做大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促进转型升级,提供产能和技术上的保障。

智慧系统事业:打造智造服务、智慧零售、智慧车联、智慧能源四大业务体系,2017年通过增资建设合肥整机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智能制造生产线升级,启动收购法国上市公司SES(SES-imagotag SA)50.01%以上的股份,实现“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场景应用”整合。

健康服务事业:打造移动健康、数字医院、再生医学、生命保险、健康园区五大业务体系,《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和《京东方—北航“中国医工硅谷”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完成签署,京东方通过战略合作实现健康医疗产业创新,推进中国物联网和健康医疗等重要新兴产业的发展。

2、坚持客户导向,深耕细分市场

坚持“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方针,京东方已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先供货商,与包括三星、LG、海信、康佳、联想、戴尔、惠普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客户保持了长期、可持续的合作,是众多国际一线品牌的第一供应商。在加强战略客户的开拓与维护的同时,深耕细分市场,实现各细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显示和传感器件事业:根据IHS Markit(全球性信息咨询公司,英文全称为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s, Inc.Markit Ltd.)数据显示,截止6月底,智能手机LCD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稳居全球第一。智慧系统事业成功开拓全球知名品牌客户,整机出货量近700万,TV和MNT市占率显着提升;车载显示系统出货导入客户;VR/AR等产品专案积极推进中。

3、强化自主创新,企业创新力进一步提升

京东方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领先、全球首发、价值共创”创新理念,继续加强专利攻防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保持技术和产品的前瞻性和领先性,全面提升全球竞争力。2017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持续创新高,集团新增专利申请超4,000件,同比增长5%,其中柔性OLED、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新增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2%。

新增专利授权2,262件,同比增加34%。1月份入选IFI发布的2016年美国专利授权量TOP 50,2月份跻身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6年国际专利申请量TOP 10。同时,京东方持续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1.5寸FIC(Full In Cell)OLED、像素密度高达2300PPI的2.1寸VR、5寸喷墨打印工艺AMQLED、5.2寸护眼显示、5.5寸QHD人眼追踪3D等多款全球前沿技术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获得“Best In Show”大奖;5.5寸QHD、5.9寸FHD柔性OLED产品在成都新产线成功点亮;成功推出27寸、65寸等一系列8K超高分辨率产品;智能手机TDDI产品销量不断提升,成功推出TPC(Tablet Personal Computer)10.1寸WU TDDI产品,成功推出13.3寸FHD MLOC(Multi-layer On Cell)主动笔;高分辨率产品销量持续提升。

4、推动转型升级,公司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随着转型升级的推进,产品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改善;组织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公关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加速全球市场渠道拓展,俄罗斯、巴西、中东子公司开始运营;进一步强化国内营销网点布局,增设了(成都)西南区域总部,以及青岛、天津、沈阳、石家庄、太原、杭州、南京、合肥、西安、重庆、广州、武汉、长沙、厦门共14个分公司;推进iGallery画屏、MTX(无创多参数检测仪)等创新转型产品销售能力与渠道建设,支撑了向软硬融合与服务营销转型;优化打造以官网、官微、APP为主导的全方位、多层次线上传播平台、创新官微传播内容与形式;成功参加SID、日本商用显示专业展等国际知名展会,斩获多项奖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

(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2017年下半年,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将更加复杂,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有所反弹,但受政治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发酵,金融外汇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半导体显示产品市场继续面临市场竞争。

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抓住物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继续提升产线运营效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提升AMOLED全球竞争力,推动传感事业快速发展,夯实软硬融合技术基础,加快信息医疗核心能力建设,推进“+互联网战略”实施,促进业务转型升级,全面增强盈利能力。

2、转型升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目前已经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经营管理运转情况良好,随着公司DSH事业战略的发展带来产能规模增长和业务领域扩张,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公司将推动全局性的、面向物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革新和再造,进一步强化战略管控和执行能力,完善标准化管控平台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主动战略管控和专业服务的意识、能力和运行机制,及时培养、发掘、引进并有效发挥高端经营和管理人才的作用,适应事业升级的经营管理要求。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公司行为,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披露重要信息,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同时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降低各类风险,积极为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创造价值。

四、新闻公告

重要新闻:20180214 京东方高管团队集体增持;20180208 12股特大单净流入超亿元

异动新闻:20180212两融余额八连降 中国平安等6股遭到大额抛售

五、公司大事

2018-04-24 披露时间: 更多 将于2018-04-24披露《2017年年报》

2018-02-13 融资融券: 详情 融资余额148.07亿元, 融资买入额7.08亿元

2018-02-12 高管增持: 孙芸(董事)、荆林峰(高管)、陈炎顺(董事、高管)累计增持13万股,累计累积变动数量占流通股本比例0.0004%,成交均价为5.29元。 详细内容

2018-02-11 股东人数变化: 详情 截止2018-01-31,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18-01-15)减少1045户,幅度-0.09%

2018-02-11 投资互动: 详情 最新21条关于京东方A公司投资者动态互动内容

2018-02-09 高管增持: 岳占秋(高管)、杨安乐(高管)、谢中东(高管)等累计增持26.45万股,累计累积变动数量占流通股本比例0.0009%,成交均价为5.27元。 详细内容

六、行业对比

京东方在三级行业分类(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显示器件Ⅲ,共21家):

每股净资产排名第15;每股现金流排名第4;净利润排名第1;营业收入排名第1;

总资产排名第1;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6;股东权益比例排名第18;销售毛利率排名第5名;

总股本排名第1

初步分析:从以上对京东方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京东方在整个显示器件行业中属于上游企业,可以长期持有,由于还没有深入学习财报,这只是个人的一些简单的想法,希望通过学习度财报可以解读得更理性、分析的更深入。

曝京东方获iPhone13订单,京东方是家怎么样的公司?

京东方是从事液晶面板和其他面板技术的公司,为包括华为,苹果在内的公司提供屏幕面板。有媒体日前披露,京东方已经拿到苹果公司的订单,并且成为iPhone13的屏幕供应商之一,同时京东方也将携手鸿海旗下的GIS触控面板公司一起为iPhone供应屏幕。而且根据该媒体的报道,目前京东方已经专门为苹果开设了供应产线,为今年的iPhone13供货。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该消息是真实的话,京东方将成为三星,LG之后,第三家为iPhone手机供应屏幕厂商。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韩国在OLED上的技术优势,导致苹果的屏幕供应商长期为三星和LG两家,其中三星占据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早在去年,就传出京东方即将进入iPhone 12的屏幕供应链,但最终还是无缘苹果公司。但今年消息再度传来,而且这次消息可信度明显比去年更高,而且有报道指出,GIS公司已经在去年和京东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极有可能在今年为iPhone供应屏幕面板。

其实苹果公司很早就像增加自己在手机屏幕领域的供应厂商,因为三星长期占据苹果公司的大量订单,导致苹果议价能力不高,苹果公司也希望引入更多的厂商,来降低自己对三星公司的依赖,从而获得更多的议价权,所以未来京东方为苹果供应的屏幕可能会越来越多。

参考资料:

报道称,京东方将携手鸿海集团旗下触控面板厂 GIS-KY 业成,冲刺扩大供货苹果 iPhone 份额。

供应链内消息称,京东方去年与 GIS 合作的 OLED 面板开发有成,京东方今年将跃居 iPhone 13 的 OLED 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 GIS 出货同步放大迈入收成期。

IT之家曾报道,此前有韩媒消息称,京东方正在竞逐今年 iPhone 13 新机 OLED 面板订单,为此,京东方近期已于绵阳成立专门生产苹果零组件的 Fab B11 工厂,准备以此供货 iPhone 13 的 OLED 面板,生产主力就是在 Fab B11 工厂。

针对京东方今年新 iPhone 订单状况,国内相关供应链均不予置评。据悉,GIS 在去年年中与京东方签订 OLED 触控模组独家供货合约,GIS 组成百人团队,在大陆成都厂与京东方成都厂区共同开发 iPhone 12 的 OLED 面板。

京东方落户成都背后故事三星(京东方总部在成都还是在北京?)

京东方的崛起:巨头包围下的伟大逆袭

中兴、华为相继被美国制裁,让我们再一次的感受到 科技 落后带来的阵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足以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由于欧美日韩在半导体产业入局早,取得了较大的技术领先,掌控着产业链上游技术。因此芯片产业他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国外技术限制的重重壁垒下,华为海思算是少有的逆袭案例,他以后来着的姿态冲到了芯片产业头部行列,但是由于芯片制造技术的限制,被遏制了发展,前途堪忧。

因此,在高 科技 领域,由于其 技术壁垒高,需要技术沉淀,产业链庞大 等因素,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越来越难实现技术的追赶。

难吗?

非常难。但是我们也从来没有停下追赶的步伐。也有众多的企业前仆后继的加入到与国外巨头竞争的队伍中。

其中有一家企业是最为亮眼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他几乎完全实现在国外巨头包围下的逆袭,打破了该领域被国外垄断的状况。

今天,我们用的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除了CPU、内存等核心部件备受关注外,也同样会考虑到产品的显示性能。而决定显示性能、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显示面板技术。

长期以来,面板技术也一直被国外掌握,三星,LG,夏普,JDI等,多年保持领先。

直到京东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手机、电脑、电视能用上自己面板,京东方屏幕技术也走到了世界前列。甚至带动了整个中国面板行业的发展,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龙腾光电,均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在OLED领域,目前最强的三星,遥遥领先,绝对龙头。而LG在只在OLED电视上领先,手机OLED做得不怎么样,绿屏名声曾经“盛极一时”。日本的JDI没有OLED技术(2019年初爆料可以量产 不够没见过手机用)。国内的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主流厂商正在做或者已经量产了OLED,中国在OLED这方面已经快人一步了。

和芯片技术一样,任何尖端技术的追赶都充满了坎坷,京东方的发展历程同样充满了波折。

京东方前身为北京电子管厂(774厂),曾经无比辉煌,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电子管厂。在1993年4月,由2600多名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创立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在成立之前,774厂已经逐渐没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与之同期的780厂、714厂、青岛无线电二厂都在那个时候顺应了时代潮流,走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四川长虹、南京熊猫、海信电器。

究竟是什么潮流,让同一批企业发展成两种不同的结果?

为顺应当时家电国产化的趋势, 大多数厂的做法是:全套引进国外生产线和元器件,自己只需完成组装即可 ,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即组装国产化。

能买的不造,这是当时的理念。

但是774厂走了自主研发的路线,是国内最早研究彩电核心技术的企业,甚至在1981年就已经成功研发出液晶面板。

但是长期的研发投入、技术上实际的差距,短期内看不到营收,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阶段,成了各大厂发展的分水岭,只有京东方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20年后再看这个选择, 对于企业自身、整个行业都是无比重要 。

在创立之初,京东方通过债转股和资源优化的改制,当年就实现了盈利,为后来的发展做了铺垫。

当时的厂长王东升带领企业聚焦在CRT显示器相关的业务上,随着国内彩电业的发展,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1997年和2000年分别在B股、A股上市,融资3.5亿港币和9.7亿元。

但此时距离面板行业领先的韩国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三星、LG、和现代这些企业通过多年的反周期操作,技术上是世界顶尖水平。

简单说一下 反周期操 作。

半导体行业呈现周期性的上涨和衰退。在衰退期,存储芯片价格暴跌,出现大量半导体公司亏损甚至倒闭。此时以低价出手收购,或者违背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投入和生产,称为反周期操作。这也极具风险,除了财力支持,还要准确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说通俗点,有赌的成分。

1984年,半导体行业进入衰退期,大量公司亏损,缩减开支。三星却通过购买镁光的技术,从美国和日本天价挖人,大建工厂、疯狂增产、研发新品。1993年就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存储器芯片厂家。为最成功的反周期操作之一。

随后LG、现代也通过相似的操作,与三星携手统治存储芯片和液晶板面行业。

反周期操作,资金需求大,风险高 ,总有翻车的时候。2001年现代就扛不住了,机会来了。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宣布韩国子公司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

收购过程十分坎坷。京东方当时资金也不充足,有另一家企业‘剑度’向京东方提出合作收购现代的面板业务。但是‘剑度’背地里透底韩方,希望谋取更多股份,掌握核心技术,只交给我们加工厂。好在现代明白其中的风险,债务问题不允许自己玩这些小动作。随之合作破裂。

后来又有鸿海插一脚,与现代签订6.5亿美元的意向书,从中抬高价格。京东方也确实没这么多钱去竞争。随之鸿海反悔,退出收购。

总结下来,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现代当时拥有2代、3代、3.5代各一条,年产能300万片,全球第9,技术储备也相当雄厚。但是在韩国并无优势,所以韩企根本看不上。京东方成了现代面板业务最好的归宿。

通过这次收购,京东方获得了世界领先的面板技术,很快有了自己的液晶面板5代线。市场份额直线上升,韩方悔恨不已。之前三星在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设立了GLASS MEETING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卡住了国内公司的脖子,使其很难盈利。而这次收购直接把巨头的围城撕开一个口子。

但是市场很快又迎来了衰退期,京东方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亏损15.87亿、17.71亿,一度濒临破产,靠着地方输血,终于撑到行业复苏,2007年5月开始盈利。

2007年成都和京东方合作,花费34个亿,建立了4.5代线,对于日本来说,4.5代线太小了他们不认为有什么威胁。(代线越高尺寸越大,4.5代线是手机屏幕的尺寸,而电视机则需要更高的代线)。

2007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改变了手机行业,也使小屏幕的需求大幅上升。京东方的4.5代线刚好迎合了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9年中国第一条液晶8代线在北京开工了,听闻这个消息,日韩台马上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来大陆开厂,再也不把技术藏着掖着,抢占市场,还能遏制住中国产业的发展,一举两得。最后,2010年项目批准下来,外资企业全鸽。

为了遏制京东方发展,日韩台联手压低价格,让京东方越卖越亏,京东方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亏损20亿和7亿, 012年,拿了26.2个亿的补贴,才勉强挣了2.5个亿。

三星没有永远的朋友。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以三星为首的韩国企业,通过各种操作,干掉了日、台企业,液晶市场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先是三星联合索尼扰乱市场,又放出风声要抢占等离子市场,日本企业纷纷转移目光,把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等离子研究,而三星转身就开始压低液晶面板价格,直接拖垮来不及转身的日本企业。接着三星又借之前的价格联盟事件,以污点证人的身份把台湾企业就卖了。面对制裁和打压直接导致台湾半导体产业面临存亡危机。

以三星为首的韩企,是这十年最大的受益者,成为了液晶面板行业的绝对领先。日本只剩下索尼,日本政府出面将东芝、索尼、日立各自的液晶显示器部门整合为,“日本显示器公司”JDI。

台企为了活下去疯狂裁员,同时把技术卖给中国大陆,人才和技术纷纷转向内地。造就了一批面板企业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2013年京东方提交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LG、三星、夏普。为了对抗京东方,韩国企业决定推出新技术AMOLED来迅速淘汰掉京东方的产品,但AMOLED所需要的两个关键材料的所有专利全都掌握在京东方手上,这就导致三星和LG研究的很困难,由于把大量的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到AMOLED的研发上,原本的液晶面板生产和继续研发受到致命影响,自家的显示器产品的屏幕由于产能问题供应不上,反而要向京东方购买液晶面板。2013年韩国大部分手机的屏幕供应商不是三星和LG而是京东方。

京东方首次在技术上实现了追平,成熟的技术导致液晶面板的价格一路走低,获得了市场的话语权,不论日韩企业怎么降低价格,京东方稳赚不赔,直接导致奄奄一息的夏普腰板被打断。

京东方在北京和成都建厂的成功案例,让他也成了各地政府眼中的“香饽饽”,纷纷邀请京东方入驻。

截至到2019年2月底,京东方已有的、在建的、规划中的生产线已经多达14条。京东方也对得起人家烧的钱,他的每条生产线都会给所在城市引来一系列的配套厂家落户,带动城市整个产业的发展,税收、就业、城市竞争力都有上升。

总投资4452亿,换来的是中国面板行业的崛起,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IHS数据,2018年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出货数量约占全球25%,总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2018年,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585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全球创新活动的领先指标——汤森路透《2016全球创新报告》显示,京东方已跻身半导体领域全球第二大创新公司。

虽然名义上是全球最大的面板厂家,但是面板收入和三星面板收入差距巨大,产品结构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另外,面板行业周期性强,没有永远的老大,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

在转型期,京东方没有被眼前利益诱惑,而是着眼未来,走自主研发这条吃力的线路,以技术为根本,长期投入。从时机上看,能够抓住行业的机会,弥补技术的不足。

京东方的崛起,代表了我们在面板行业从落后走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在半导体行业,是一次伟大逆袭。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奋起追赶,以摆脱国外的限制。 面板行业完成了这次突破,但还有众多领域需要追赶,芯片、精密设备、生物制药等,也需要更多像京东方一样的企业站出来 。

京东方OLED要靠华为拯救?此前连遭苹果三星拒绝,上市18年烧掉62亿

文| AI 财经 社 韩姜

编| 鹿鸣

近日有韩媒报道,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将首次为华为提供on-cell OLED面板,产业链相关人士表示,京东方是Mate 40标准版on-cell OLED 面板的独家供应商,而Mate40 Pro屏幕将由京东方、三星和LG三家共同提供。

On Cell是指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2010年三星推出super AMOLED时就采用了该技术。

这个好消息之前,京东方也被曝出遭遇两大滑铁卢,有报道指出,京东方并未通过iPhone 12机种屏幕质量测试、无法为首批iPhone12供货,同时也没有通过三星Galaxy系列新品的质量测试。知名苹果爆料达人Jon Prosser也在twitter上转发了这一消息,评论道:“这就是为什么苹果离不开三星,祝京东方明年好运。”

同时也有京东方向苹果和三星提交新批次产品、以争取合作的消息传出。京东方目前尚未对此做出回应。能否挽回苹果的芳心,还得等待今年苹果秋季发布会揭晓。

虽称霸LCD市场,在OLED仍需赶超

京东方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面板显示器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液晶屏供应商。2015年,公司就已经首次打入苹果供应链,为苹果的MACbook显示屏供货,2016年提供iPad显示屏。

相比LCD液晶屏,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低功耗等优点,三星显示2007年首次量产AMOLED 屏幕,OLED屏幕开始逐渐被三星手机高端机型采用,部分厂商也相继进入OLED研发。京东方2012年已在北京建立OLED试验线进行相关研发工作,2017年首条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量产,成功打破了三星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

2018年10月,华为的Mate 20 Pro首发了京东方的OLED屏幕。小米、OPPO、vivo也都参与了京东方OLED屏前期的研制工作。遭遇美国技术打击,目前华为更是要扶持国内的供应链,这次采用京东方的屏幕也是出于长远打算。

2017年推出iPhoneX时,苹果首次在其手机上采用OLED面板。京东方当时就定下了进入苹果手机供应商名单的小目标。有数据显示,苹果2020年采购OLED面板预计达98亿美元,占全球OLED面板出货金额的30%,面对这个全球最大买家,各家都想分一杯羹。

而对苹果来说,三星本就是它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却必须依赖敌军制造的OLED屏,苹果也想为自己多开拓几条路,以便分摊风险和确保价格竞争。

尽管京东方的OLED已经实现量产,但OLED行业供给端中,目前仍由韩国厂商主导。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one Partners的数据,Samsung Display在2020年第一季度占据了移动OLED市场份额的79.4%,发货量3680万块;LG Display占份额的10%,460万块;京东方占份额的9.9%,发货450万块。

在LCD液晶面板市场,由于三星、LG等厂商不断关停产线,京东方今年一季度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的出货量,但在未来竞争格局下,这块的利润不如OLED等产业前沿,在OLED屏领域,京东方无论在良品率还是产线的布局上都需要追赶。

京东方的高管在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019年京东方OLED产线尚处在爬坡阶段,对营收贡献尚未充分显现,当年对收入贡献不到10%。目前成都已经量产,绵阳还在爬坡,而重庆仍在建设。

面板之王也是烧钱大王

虽然是面板龙头,但京东方的股价却一点都没有龙头企业的样子,10年间一直在6元下方。7月24日,京东方A收盘价报4.52元/股,下跌5.44%。

近期有投资者提问,今年春节后开市以来,TCL 科技 股价长期大幅高于京东方A,是不是因王东升董事长退休后,公司在陈董(陈炎顺)带领下,竞争力下降所致。

京东方的董秘回复,股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会继续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京东方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电子管厂。在工厂连续亏损7年濒临破产之际,时任总会计师、前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带领员工自筹650万元进行股份制改造,才有了今日的京东方集团。2003年,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液晶业务,结束了我国“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

上市18年以来,京东方已经累计亏损62亿元,“烧钱投入-亏损-继续烧钱-继续亏损”曾是它的真实写照。为解决无屏幕之痛、突破日韩国家的技术狙击,京东方累计募资总额超800亿元,获得额外政府补贴76亿元。

京东方业绩的向好背后,是政府与股民的巨额付出。京东方曾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一度被ST,每一次力挽狂澜的背后都有政府补贴的身影,以至于有投资者将其称为“资本巨婴”。

从2013年开始,进入行业头部的京东方盈利能力开始显现。2013年至2016年,其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3.53亿元、25.62亿元、16.36亿元、18.83亿元,2017年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75.68亿元。但在2018年,由于面板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滑, 柔性AMOLED市场扩张未达预期,京东方的净利润也下滑了54.61%面对挑战,2018年,京东方也加快向物联网公司转型。

之后京东方目前的财务情况也并没有改善。2019年京东方净利润19.19亿元,同比下降44.15%,扣非后净亏损11.67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67亿元,同比下降46.12%,扣非后净亏损5.02亿元。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会上,新上任董事长的陈炎顺也遭到投资者犀利的提问。

一位投资者称,“京东方假如是一个小市值公司,这么多热门前景的概念,那应该是一个很热门的股票,但京东方是一个行业龙头大市值公司,行业龙头就是要以业绩说话的,希望管理层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陈炎顺承认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随着三星等企业退出LCD市场,三季度后市场供需关系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可能迎来面板价格价格回升。他提出,京东方未来三年要打赢两场杖,一是半导体显示决胜战,另一个是物联网转型攻坚战。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