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的寓意是什么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但贴的时候,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却让很多人犯难。

中国吃网餐饮网专家表示,年味就像这个“福”字,不用讲求形式,怎么贴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乐,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少人以为“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事实上这是个将错就错的“口彩”。在传统民俗中,只有3种情况才能倒着贴“福”:

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灾大难,为了扭转运气才会倒着贴;二是马桶、脚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着贴,意思是把不好的东西倒出去;在屋内的柜子上也要倒贴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第三种情况仅仅是为了讨“口彩”。

福字其实不贴在床下或沙发下,都是可以的,即使遵照风水的角度来看,床尾也是可以贴福的,在风水学上,将福贴在床尾叫做“抬头福”。

起床即见福,一天都会顺利。但是切记,如果你的卧室不是宿舍,也不是经常有外人出入的话,福字一定要倒贴床头墙上贴福字好吗,一般来说贴在床头还是可以的。

福贴(福贴什么时间贴最好)

福贴斜着放,有什么寓意?

在我国传统位理学中确有倒贴福字的说法,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这里解析一下坊间的传统中,福字倒贴主要存在几种情况:

一、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

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关于这个问题郑博士曾经多次说过: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福字倒贴的第二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三、福字倒贴的第三种情况:

郑博士特别提醒朋友们,还有下面机种情况下需要将福字倒贴:

1、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灾难出现,比如失火、车祸等,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2、旧社会为了讨口彩故意将福字倒贴,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家中有才认识字的小儿,家人就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咱们家福字帖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将从口袋里掏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掏出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四、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除了上述说的两种情况外,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贴。

郑博士提醒: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关于此,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是说:“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岂不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五、“福”字倒贴的传说

有人考证:“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据传故事是这样的:

某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只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贴究竟怎么贴

“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倒福”斗方,要座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门福必须是正福,曾经看到过把倒福贴在大门外,青岛话叫做“昏逡”,谁家的福到了门口不让进门?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另外还有抬头福,旺财福等都要各归其类。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绝对不是哪个人随便一说。比如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此叫做“穷福”。

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年末酒宴中有一位民俗学教授。话题扯到洋节越来越热,传统节日反遭人为淡化之类时,在座各国海龟一致痛心疾首,扼腕叹息。于是民俗学教授举例说到了“福”字的贴法,说连中央电视台都被商业误导,从此恐怕积重难返矣!

结论先行,下面转述教授所言正确的福字贴法。事关民族传统兴亡,想教授不会怪罪。

1.“福”的正确贴法是正贴;在三种情况下倒贴:

(1)旧年中家中有不幸、亡故、灾难连连之事,希望转运者;

(2)讨口彩:

家中有才识字之小儿,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我家福字帖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

(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将从口袋里掏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

(各位看官,下面才是最惨的环节,不知哪位小时候有过类似经历?)掏出草纸,将小儿嘴巴擦

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

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3)厕所等污秽之所必须倒贴。

由此可知,“福”字堂而皇之,在大庭广众之下倒着贴,实在是无知之至。还不如不贴。呜呼!

新年,免不了又将房子来一番应节的布置。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名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往年,大门上总是贴着一对恭喜发财的金童玉女,今年,为了换换花样,则买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准备一门一幅。

购“福”时,热情的档主还不忘教授“福”字的贴法:倒着贴。据说,“倒福、倒福”即“福到、福到”之意,好兆头!

可是,贴“福”时,家人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说应该顺着贴;另一种却认为应该倒着贴。

说应该倒着贴的人,理由就像卖“福”字的人那样,用“倒福、倒福”以求“福到、福到”之意;而说应该顺着贴的人,原来,也有他们的典故: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专替人们写“福”字的老先生,他写的“福”特别灵验,找他写“福”的人大多如愿以偿了,但偏偏这写“福”的老先生却总是缺少“福气”。于是,有高人一语点破其困惑,说原因在于他的福气都被来写“福”的人取走了。为了化解这种矛盾,高人又教了他一招,就是让来写“福”的人取“福”回去后,将“福”字倒着贴,这样,就能将写“福”先生的福气留下来,所以,倒着贴福是恰巧中了写“福”人的圈套。

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势均力敌不分上下。

没想到贴“福”这简单的事情背后,竟有如此复杂的背景,虽然以上典故无从考查,但本着“祈福”这事的庄重严肃性,且牵涉到两个完全不同观点的家庭成员的“福气”,不宜轻举妄动,于是,决定将复杂事情简单化,将“福”收入箱底,意思是留住“福气”,让它走也走不掉。至于门上,还是贴回恭喜发财的金童玉女吧。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