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兵为什么会被称为“狼兵”呢?

明清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活跃着一支精锐的地方军队,史书上将其称之为“狼兵”,为当时重要的地方武装。“狼兵”是由广西土司组建的以“狼人”为主体的士兵,有着其独特的编制系统,曾以英勇善战著称。

从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狼兵曾奉命镇压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瑶族、壮族和汉族的起义或反叛,还参加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并在当时的桂东、粤西驻防屯垦,对维护明清两代在当地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狼兵逐渐变成了“狼民”,并被当地的壮、瑶、汉等民族所同化。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广西出兵100万人,按人口比例排到全国第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努力。桂军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一度让日本人闻风丧胆。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之为“广西狼兵”。

我们本文就来探究一下,这“广西狼兵”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何能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狼兵的最早记载

“狼兵”之名,最早见于《明英宗实录》正统二年十月。正统二年,山云上言:

“浔州与大藤峡诸山相错,瑶寇出没,占耕旁近田。左右两江土官,所属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为贼所畏。若量拨田州土兵于近山屯种,分界耕守,断贼出入,不过数年,贼必坐困。”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狼兵”作为一种地方性军队,在15世纪前已经形成。而关于“狼兵”的称谓,在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族称”,有人则认为是“族落群体”,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官称”,甚至有人认为是音译。其实,关于狼兵的记载,实际上在原始文献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即“狼兵”与“狼人”有关。

而“狼人”是壮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当地“诸土司以狼人为兵,称为‘狼兵’”。在一些史料上又称为“土兵”或“目兵”。

在有明一代至清朝初期的时候,狼兵在广西土兵数量比重中占据很大,据记载有十余万之多。但严格来说,这一数量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不过它是明清时期西南地区重要的土兵之一则是不争的事实。

“狼兵”抗击倭寇

在明代中期的时候,广西等地社会矛盾尖锐,地方割据势力层出不穷,中央朝廷所在甚远,难以发兵镇压,这个时候便为狼兵的崛起提供很好的机会。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狼兵便受到了明王朝的重视。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调用狼兵。自此一直到清朝中期的时候,狼兵奉命参加了一系列的征战活动。其中抗击倭寇便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倭寇大举入侵,东南沿海百姓遭到倭寇大规模的袭扰掠夺,形势危急。朝廷随即便派遣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而张经认为:“宼强民弱,非藉狼兵不可,疏请于朝”。

同年七月,以原贵州总兵白泫及广西都司都指挥邹继芳俱充游击将军,与南京车驾司主事阮文中往调狼兵。次年三月,命狼兵抵达抗倭前线,才得以平息。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工部侍郎赵文华前往松江拜祭海神。当时地方上又出现倭寇作乱,百姓恐慌,但不久听到狼兵将至的消息之后,人心才稍安。在当时,狼兵似乎就是倭寇的“终结者”,让倭寇闻风丧胆。

抗日战争中的“广西狼兵”

在抗日战争中,桂军相继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桂南会战、桂柳会战和桂柳反攻作战。 几乎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的诸多重要战役中皆有桂军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民政府在民国三十四年的统计,在八年抗战期间,广西征募的士兵及劳工就高达450万之多,当时广西全省的人数不过也就1200万人,足足占到了总人口的40%,堪称全国之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广西抗日出兵就高达一百余万,人数排第二,按人口比例来看的话排到第一。

在与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较量中,桂军表现出了英勇无畏之精神,严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之为是“广西狼兵”。与几百年前的抗倭战争一样,“狼兵”皆英勇无敌,所向披靡,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小结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广西狼兵做的一个简单的介绍了。关于“狼兵”,实际上可以说的还有很多很多,而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因篇幅有限,我们就先暂时说到这里了!

广西狼兵(广西狼兵是国民党还是八路军)

抗战时期的广西军队为什么被称为“狼兵”?

因为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军队以不怕死并敢于冲锋陷阵著称,一度粉碎日军的一次次进攻和侵略,让日军闻风丧胆,所以被称为“狼兵”。

早在明朝正史中就有“狼兵”一词的记载,古时候广西就地处蛮荒之地,那时候的“狼兵”特指的是广西地区一支地方性武装,是由当地土司组建的精锐部队。那时候的广西各地势力并起,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由于山高皇帝远,中央无法派兵镇压,这就给原始的“狼兵”提供了成长空间。也是在这个时候起,狼兵开始受到了明朝朝廷的重视,收编为己用。据明朝史料记载,明英宗统治年间,狼兵就开始参加征战,其中抗击倭寇的战役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甚至那时候广西“狼兵”还被尊称为倭寇的“终结者”,有他们在的地方,日军就不敢前进分毫,历史上的狼兵就已经开始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各地势力纷纷统一起来,联合抗日,其中桂系军队继续发挥其传统“狼兵”的血性,为保卫国家冲锋陷阵。那时候整个广西派出的士兵有四百多万,占整个广西人口将近40%,由此可见,桂系“狼兵”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牺牲是巨大的。这一支精锐部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各大战役中,比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均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大无畏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全国人民。

从明朝至抗日战争,历经百年、千年,广西桂系“狼兵”所向披靡的精神也一直传承着,古时候能把倭寇打败,那在抗日战争中也一样能打退日军的嚣张气焰。但是在战争中,他们的牺牲也是巨大的,希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能铭记历史,铭记我们的英雄们!

广西狼兵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存在?

广西狼兵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厉害的存在。

俍兵制度肇始于明代,是明代军制的重要组成环节。于明代“剿贼”、“御倭”多有使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军纪混乱,烧杀害民之举亦所在多多,以至百姓有惧狼兵甚于贼之说,亦称广西猴兵、猿兵等。

民族属性:

明代狼兵的民族为侗族和瑶族。明代即有这样的说法──《明史·沈希仪传》:“希仪尝上书于朝,言狼兵亦瑶、僮耳。瑶、僮所在为贼,而狼兵死不敢为非,非狼兵顺,而瑶、僮逆也。狼兵隶土官,瑶、僮隶流官。土官令严足以制狼兵,流官势轻不能制瑶、僮。

若割瑶、僮分隶之旁近土官,土官世世富贵,不敢有他望。以国家之力制土官,以土官之力制瑶、僮,皆为狼兵,两广世世无患矣。时不能用。至十六年而有思恩岑金之变。”

广西狼兵是什么?

狼兵是起源于明朝中期,是当时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又叫”俍兵”。广西狼兵曾以保家卫国的忠义之血,书写过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壮族先民在明代被称为俍人,狼兵乃俍兵音转,有学者认为”狼”有歧义,坚持称俍兵。 其实文人多虑矣,壮族先民早以狼兵为誉,”狼”者如何?如秦始皇武勇天下,世称”秦,虎狼之强国”;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全忠亲率大军征战,史载”虎狼之强”……狼兵之称,有何不可!

壮族先民天生悍烈,骁勇善战,不屈服于暴力统治,历朝历代都团结起来,对暴君或侵略者施以致命打击;他们常常在战争中以少胜多,用极少伤亡的代价换取胜利;他们利用有利地形迂回穿行,而后一击必中的战斗作风,让敌军闻风丧胆;在历次战争中,无不展现了广西人强大的战斗力和意志力。

至明代,壮族先民组成的军队,声威达到了巅峰。明代皇室文献《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记载:”狼兵素勇,为贼所惮。”南明唐王政权中书舍人邝露的南方民族风物志《赤雅》”卷上·狼兵”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

“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幕客、海防军事专家郑若曾,在其所著的《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客兵·附录·狼兵”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是为至誉!

广西兵为什么称作狼兵?

抗战时期,桂军的悍勇给了日军极深的印象,由于两广士兵大多佩戴托尼钢盔,因此,每次战场上出现带托尼钢盔的部队,随之而来的必是血战,恶战,广西狼兵威名远扬,日军也不得不要畏惧三分。那么,悍勇的广西士兵为什么被称为狼兵呢?这还要从明朝的时候说起。

“狼兵”,顾名思义,虎狼之兵,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狼兵最早是明朝时沿海一带民间百姓对广西东兰、那地、南丹等土司武装的称呼。明朝时期,倭寇在东南沿海一带大肆劫掠,让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戚继光的戚家军还没有出现,面对凶悍又战法灵活的日本浪人,官军常常是败多胜少,倭寇之祸,越演越烈。明正德年间,广西东兰土司韦正宝、韦虎臣父子先奉命,率壮族子弟兵出征广东惠州、潮州、雷州、海南等地,抗击倭寇。韦正宝战死,其子韦虎臣,年仅15岁,带孝出征,他动员所部壮族子弟兵,人人头扎白巾,三人为伍,三伍为什,抱定有去无回的决心,连克倭巢,将倭寇聚歼于海南。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振奋,沿海百姓也纷纷奔走相告:“将如虎,兵如狼,敌寇尽丧胆,保国卫家乡。”因为壮族先民在明朝时被称为俍人,俍之生僻,又与“狼”字同音,所以民间干脆把这些如狼似虎的壮族士兵成为狼兵,广西狼兵的称呼由此而来。

但是有一些穷酸学者认为“狼兵”这个词不太文雅,似乎含有歧义,坚持称俍兵,这其实是多虑了。“狼兵”,本就是对一支军队的赞誉,秦国时期,列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但秦国丝毫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如狼如虎,正是一支军队战斗力强的表现,李云龙就说过,他的部队,士兵必须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况且,壮族先民本就是以狼卫图腾崇拜,广西狼兵,实至名归。

由于广西兵强悍的战斗力,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将广西田州、归顺等州土司兵相继编入抗倭队伍,同时,湖南的永顺、保靖,广东的东莞,四川的酉阳、石柱等土兵也被调至东南沿海抗倭,朝廷便将这些少数民族武装统称为“狼土兵”。

明史卷记载:

“西南边服有各土司兵。湖南永顺、保靖二宣慰所部,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诸狼兵,四川酉阳、石柱秦氏、冉氏诸司,宣力最多。末年,边事急,有司专以调三省土司为长策,其利害亦恒相半云。”

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狼兵专指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等土司武装,其中又以东兰为代表,是沿海明朝中期沿海抗倭的主要力量。

与懒散、松弛的明朝正规军卫所军不同,广西狼兵作战剽悍、凶猛、敢于厮杀,史书称“骁勇善战”,每次有狼兵的加入,倭寇即闻风丧胆,避之不及,可见,日本人从明朝时期就惧怕广西狼兵了。嘉靖三年,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决心歼灭盘踞在嘉兴、柘林(今属上海)、沙洼一带的二万多倭寇。出了调集数省官军外,他还特意调了广西狼兵参战,广西离上海距离较远,路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张经认为,只有狼兵参战,才有取胜把握。于是,一直等到田州和东兰狼兵赶到后才发起总攻,此战,歼灭倭寇三千余人,盘踞多年的倭寇被赶回海上。

尽管广西狼兵剽悍凶猛,带有浓厚的桂西北的野性,但是又同时身怀民族大义,每次有外敌入侵,广西狼兵总是能听从号召,义不容辞的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明朝时期抗倭如此,近代时的抗日战争亦如此!

广西狼兵为何战斗力那么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说起广西狼兵,不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20世纪以后的热兵器时代,广西狼兵的战斗力一直都是那么的强悍。关于广西狼兵作战起来的勇猛无畏、死战到底、奋勇杀敌的各种事迹已经是多的数不胜数了。那么广西狼兵的战斗力为何会那么强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广西自古环境恶劣,人民生存艰难,锻造出广西人的强悍体质与顽强精神。古代广西属岭南地区,为烟瘴之地,山多地少,蛇虫鼠蚁肆虐,要在这片土地生存,靠的都是坚强的意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2,民风彪悍,从老人到小孩都是战斗力。广西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战斗,往往都可以集合所有人上阵杀敌,在面对强敌入侵的时候,连15岁的半大小孩都会爆发出英勇无比的战斗意志。

3,广西人宗族观念强,领地意识强。广西人自古以来,对守护自己的领地,自己的家园,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对于本族人遭受侵害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4,广西人荣耻观念极强。壮族人有祖先崇拜,在古代,有田埂让老的说法:在一条细细的田埂上,一个年轻人和一位老人迎面相遇,那么这个年轻人就算踩到田里去,也要给老人让路。在路上遇到老人不打招呼,视为大不敬,被其他年轻人看见可能会被教训的。村寨里批斗犯错误的人都是常有的事。

在国仇家恨面前,每一位广西人都有为国捐躯的决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