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2022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成都锦江常住人口为122

24万人,流动人口59

0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3

59‰,全区总户数24

4万户63

2万人

成都有哪几个区?人口分别多少?

2:锦江区人民政府官网-2018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青羊区人民政府官网-青羊概况

4:武侯区人民政府官网-区情简介

5: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官网-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区情简介

6: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官网-成都市青白江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新都区人民政府官网-新都概况

8:温江区人民政府官网-温江概况

9:双流区人民政府官网-行政区划与人口

10:郫都区人民政府官网-成都市郫都区简介

11:金牛区人民政府官网-金牛概况

12:成都市统计局官网-2018年成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锦江区70多平方的房子可最多办几个人的户口?

70多平米面积,可办购房者本人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共2人户口

如一家有3口,自己选择迁2人户口

锦江区简介

一、基本情况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位于北纬30°40′、东经104°04′,面积62平方公里。区域地形概貌以平原和浅丘为主,处于成都平原东部和龙泉山西部边缘的延伸部位,东部高,西南部低,东南部偶有浅丘,西北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0米。最高海拔543米,位于三圣街道凉风顶;最低海拔476.9米,位于柳江街道祝国寺社区。境内府河、南河、沙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2020年达到三类标准。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主要污染物PM2.5的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区域人口出生率8.45‰、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全区总户数24.4万户63.2万人。常住人口122.24万人,流动人口59.06万人。

锦江区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共11个街道,设置社区75个。

锦江区得名锦江,可溯先秦。自蜀郡守李冰开创都江堰后,复凿清、流二江,引岷江之水双过成都城下。不仅彻底结束了成都卑湿的历史,也因此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至汉代,成都织造业兴旺、蜀锦如金。李冰凿二江之一的清江(南河段)因洗濯蜀锦而闻名,史有“色泽鲜亮,质地柔韧,是为上品”的记载。于是清江亦称濯锦江,简称锦江,并沿用至今。建区时,取“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之意。

早在秦汉时期,盐市口等区域已是人口聚居地,为后世商业繁荣夯实了人气。唐代,节度使韦皋首开东市、南市,揭开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帷幕。锦江之域享水陆通衢之便,呈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的局面,饮誉为“川西首善之区”,跻身全国85个望县行列。至后唐时期,纵贯盐市口、大慈寺的东大街成为成都最繁华商业街道。大慈寺山门周边区域每月开设不同集市,开创成都街市贸易先河,史称“十二月市”。东大街因此被后人赞为“蜀中首街”。极度繁华的商业贸易是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前提条件。北宋时期,“交子”的管理机构益州交子务落户紧邻东大街的均隆街,成为金融机构的始祖。元末明初,因坐享锦江水利优势,酿酒业迅速崛起。至明洪武年间,九眼桥码头至水井街区域成为以酿酒业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区,誉为“成都外滩”。

清康熙以来,因明末兵燹造成的萧条景象逐渐消失,锦江之地再度繁荣。至晚清,四川劝业道推行新政,建成全国四大劝业场之一的成都劝业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商业的发祥地。东大街的商业更胜往昔,进驻商帮行会百余家,开设店铺千余家,业态覆盖数十种,一度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的布匹绸缎集贸地。民国时期,春熙路建成,不仅将东大街、劝业场贯通,还引入上海南京路的现代商业模式,吸引“亨得利”“凤祥楼”等众多老字号商号进驻,一举成为成都商业标杆,奠定了中国西南商贸中心地位。

除了从古至今的商贸繁华,锦江区的人文积淀也十分厚重。唐玄宗敕建的大慈寺负誉千年,享有“震旦第一丛林”美誉。唐代大慈寺规模宏大,占据半城。无相禅师开创的禅茶之道远及日韩,成为东南亚茶道之始。《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人物玄奘法师曾在此精研佛法,寺内壁画被苏东坡赞为“精妙冠世”。

兴于唐代的合江亭是成都史上第一座市政公园,史有“舟楫往来,入长江、下东吴,游人如织”的记载。位于水井街的水井坊遗址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距今600年的白酒蒸馏酿造技艺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

1991年建区以来,锦江区延续商贸繁华的历史优势,促进现代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入选“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香港企业内地投资热点城区”。近年来,锦江区围绕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按照成都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部署,抢抓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推动“天府成都 品位锦江”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20年,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32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3亿元,地方税收67.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06元。锦江区获得“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誉。

二、历史沿革

锦江区属地为原古华阳县县城和近郊。华阳县之前身为唐贞观十七年(643年)设置的蜀县,地处成都县偏东区域。唐乾元元年(758年),蜀县更名华阳县,管辖南河以北的东城及近郊区域。1921年,成都县、华阳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管理政务。1928年,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划入市辖。1953年,设立东城区,原华阳县属地划入。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底,东城区撤销,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三、重要资源

锦江区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境内分布河渠14条。其中府河、南河、锦江、沙河、石牛堰为市管河道,颜家沟排洪渠、洗瓦堰、陡沟河、秀水河、红庙子排洪渠、何家冲排洪渠、驸马排洪渠、南支三渠、潘家沟渠、黄沙河为区管河道,南支七渠为街道管河道。2017年1月,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锦江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土地资源最少的城区。截至2020年末,境内耕地保有量11800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902亩。“117”范围及环城生态区范围土地存量1 219.07公顷(18 286亩),具备供地条件的净地487.73公顷(7 315.92亩)。

四、基础设施

锦江区交通便利,蜀都大道、新华大道、滨江大道、东大街、成龙大道、驿都大道与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干道网络,成都东客站的部分区间位于境内,地铁2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和在建的13号线过境。区域内市政道路里程175.6千米,道路面积333万平方米。分布市政桥梁22座。区域内公路里程189.67千米,公路面积260万平方米。

五、发展定位

“天府成都 品位锦江”是锦江区的发展定位。锦江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国际商务交往客厅、天府文化魅力窗口、都市品质生活典范为功能支撑,以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治理体系为重要路径,以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高质量产业功能区、人城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园城市典范区、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开放改革创新融合的双循环门户枢纽先行区、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融合发展的全龄友好社会标杆区、城市安全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高效能治理样板区。

六、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更加魅力、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七、文旅品牌

锦江区是“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区域内锦江宾馆、香格里拉等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343家,客房总数30581间、床位43607个。以春熙路、太古里、水井坊片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都市休闲产业;以“三圣花乡”和白鹭湾湿地片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了“都市休闲游”和“乡村体验游”文旅品牌。

八、风味美食

锦江区域内,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盘飧市等传统名小吃与众多网红店并存,餐饮文化十分丰富。

成都锦江区是富人区吗

成都锦江区是富人区。

锦江区是成都市的核心城区、中央商业区,还是国务院确定的‘商贸繁华区’。现如今区内商贸企业运营品牌总数近4000个,包括中LV、Prada、Dior等52个国际一线品牌。

2020年,锦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5.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成都锦江区落户人数(成都有哪几个区?人口分别多少?)

锦江区的人口

截至2019年末,锦江区户籍人口为61.65万人,常住人口为71.6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198‰。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595元,比上年增长8.6%。

其中:工资性收入26622元,增长7.2%;经营净收入2244元,增长5.1%;财产性收入4693元,增长9.9%;转移性收入15036元,增长1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锦江区常住人口为902933人。

成都有多少人口2021

1658.10万人(2019年常住人口)

截至2019年年末,成都常住人口165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10万人,增长1.54%。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33.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41%,比上年末提高1.29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500.0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0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2.54%。 中心城区(“11+2”)年末常住人口1090.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90万人,常住外来人口达437万人。

成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境内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常住少数民族人口为12.93万人。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位居前十位的有藏族、回族、彝族、羌族、土家族、满族、苗族、蒙古族、壮族、白族。

成都市行政区划

名称 区划代码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政府驻地

成都市 510100 14335 1633 武侯区

锦江区 510104 60.51 70.80 成龙路街道

青羊区 510105 66.26 84.70 草市街街道

金牛区 510106 107.78 121.70 抚琴街道

武侯区 510107 123.15 186.90 浆洗街街道

成华区 510108 108.70 95.40 猛追湾街道

龙泉驿区 510112 557.94 91.40 龙泉街道

青白江区 510113 378.41 42.90 大同街道

新都区 510114 494.06 90.60 新都街道

温江区 510115 276.49 52.30 柳城街道

双流区 510116 1066.92 146.50 东升街道

郫都区 510117 437.28 85.70 郫筒街道

新津区 510118 329.07 33.10 五津街道

金堂县 510121 1155.83 71.40 赵镇街道

大邑县 510129 1283.84 51.10 晋原街道

蒲江县 510131 579.83 26.10 鹤山街道

都江堰市 510181 1208.11 69.70 灌口街道

彭州市 510182 1420.76 77.80 天彭街道

邛崃市 510183 1376.20 61.90 临邛街道

崇州市 510184 1088.08 66.50 崇阳街道

简阳市 510185 2213.12 106.50 射洪坝街道

二、成都城市简介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4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境内金沙遗址有3000年历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发明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