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购房落户政策是怎样的?只要买了房就能有成都户口吗?

1、现在成都的购房入户的政策是:购买90平方以上的,必须在成都暂住满一年(必须办理暂住证或者居住证),且有正式工作单位,并且由单位名义为你连续不断的购买社保一年以上的才能迁入户主及其配偶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的三人户口。

2、购买90平方以下的,必须在成都暂住满三年(必须办理暂住证或者居住证),且有正式工作单位,并且由单位名义为你连续不断的购买社保三年以上的才能迁入户主及其配偶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的三人户口.。

3、如果你是大专以上文凭的可以到成都人事局开具相关的资料通过人才入户的政策来迁移户口,但是通过人才入户就必须要给人事局交纳人事档案管理费,此费用从你毕业时开始算起,一年应该是在200多块的样子。

1、学历、职称类入户

满足条件:在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天府新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其他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并且,年龄45周岁以下并在成都市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

适用范围:成都市五城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

2、国外取得学位、留学回国人员入户

满足条件: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且未取得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内取得中级以上职称或学士及其以上学位,并在海外学习或进修1年以上且未取得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到成都市工作的回国人员。

3、投靠类入户

满足条件:

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市外无职业人员与本市人员结婚,夫妻任一方在本市有稳定收入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本市户籍人员,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申请市外未成年子女投靠。

老年父母投靠成年子女:非本市户籍的退(离)休人员或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公民年满55周岁,投靠本市成年子女的,本人或子女有稳定收入来源,且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本市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注意:因购房、投资、纳税、居住期满、城建制入户本市5周年以上的,方可申请以上三类投靠。

直系亲属是指:申请人的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

合法固定住所是指:是指对实际居住的房屋拥有房屋所有权或单位住房使用权。包括:

购买的商品住房、房改房、二手住房、自建住房等有合法房屋产权的房屋;

职工租赁本单位成套自管公房(单位对该房屋拥有所有权);

租赁房管部门成套直管国有公房。

对租赁的私人住房不纳入合法固定住所范围。

4、购房入户

满足条件:

2014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成都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2014年6月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在成都市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入户,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成都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27.82平方米/人)。

成都集体户口能否转个人户口?

可以。

本人系成都市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人员,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本人及直系亲属在成都市拥有商品房、二手房、经济适用房、房改房、自建房、自有房等有合法房屋产权的房屋(含未拿到产权证但已经实际入住的按揭购房);

2.工作单位设立集体户口的;

通信技术发展史

通信技术发展史

年·份 事件

1838年 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64年 麦克斯韦尔提出电磁辐射方程

1876年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896年 马克尼发明无线电报

1906年 真空管面世

1918年 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收音机问世

1925年 开始利用三路明线载波电话进行多路通信

1936年 调频无线电广播开播

1937年 提出脉冲编码调制原理

1938年 电视广播开播

1940~1945年 雷达和微波通信系统迅速发展

1G到5G的发展历程

1G(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

盛行年代: 1980年

特点: 采用频分复用(FDMA)模拟制式

代表: 美国的AMPS 英国的TACS

发展:

第一套行动通讯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的是模拟讯号传输,模拟式是代表在无线传输采用模拟式的FM调制,将介于300Hz到3400Hz的语音转换到高频的载波频率MHz上。

此外,1G只能应用在一般语音传输上,且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也不够全面。1G主要系统为AMPS,另外还有NMT及TACS,该制式在加拿大、南美、澳洲以及亚太地区广泛采用。国内在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产业还属于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

2G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盛行年代:1995年后

特点: 采用时分多址(CDMA)技术

代表: 美国的D-AMPS 欧洲的GSM 日本的PDC

发展:

2G时代由GSM脱颖而出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制式,此时新的通讯技术成熟,逐渐挥别1G时代。从1G跨入2G是从模拟调制进入到数字调制,相较而言,2G声音质量较佳,比1G多了数据传输服务,传输速度为每秒9.6一14.4Kbit,且第二代移动通信具备高度的保密性,系统的容量增加许多,同时从2G时代开始,手机也可以上网、发短信了。

3G

盛行年代: 2009年后

代表: 美国高通的CDMA2000 日本与欧洲的WCDMA 中国TD-SCDMA

发展: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3G三大标准为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

WCDMA是国际使用范围最广的3G网络制式,满足业务丰富、价格低廉、全球漫游、高频谱利用率4个基本要求。

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相较其他2个标准起步较晚且产业链薄弱,虽是国内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不过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将不再追加TD-SCDMA的新建投资,而是逐步将过去发展的TD-SCDMA用户过渡到4G网络上。

4G

盛行年代: 2013年后

代表: TD-LTE(中国自主研发) FDD-LTE(国际上主流)

发展:

4G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其中FDD-LTE国际上采用较多,从技术标准来看,静态传输速率达到1Gbps,用户在高速移动状态下可以达到100Mbps,就可做为4G技术之一其传输的速率更快,能使手机实现的功能变的更丰富。

中国移动4G采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TD-LTE网络制式,2016年6月,基站超过132万个,覆盖人口超过12亿,与12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4G漫游服务,客户近4.3亿,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系统。

5G

盛行年代: 2020年后

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为5G联创项目提供超1亿元资金支持,在17个城市提供1000+个5G基站试验环境。

截至9月底,已经有227个合作伙伴加入5G联创,建设了14个区域开放实验室。每个开放实验室结合当地不同特色,进行应用孵化,比如,江苏5G联创开放实验室主要聚焦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在5G应用示范工程方面,中国移动将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在12个城市开展9大类5G应用示范,其中,包括医疗、人工智能、交通、教育、工业制造、能源、市政、视频+、娱乐等。

中国联合5G创新中心于9月29日正式落户成都,成为中国联通在西部的第一家创新中心。四川联通在华西医院和成都三院开通端到端的5G试商用网络,并进行了相关的业务测试。在商用终端环境下,测试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8Gbps以上,该结果能够满足后续5G网络商用的相关要求。

无线网络正在改变人类沟通和访问信息的方式,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也在推动着电信产业的变革。在不远的将来,无线接入将成为主要的接入方式。5G无线技术将通过一个灵活、可靠、安全的无线网络把所有应用、服务、事物联接到一起,使人类进入万物移动互联的时代。

重庆和成都,未来几年哪个发展潜力更大?

我是从福州迁到重庆的东北人。

以前在成都待过十年左右吧,2010年户口迁到重庆落户。

成都最大感觉是生活安逸,大街上到处琳琅满目各种吃食,年轻女孩手拿小吃边吃边逛街是一道街景。

成都人虽说没有福州那边吃得好,但他们好吃味道麻辣的东西,常常能把不起眼的食材做得很好吃。

特别喜欢去成都的茶园喝茶、听人摆龙门阵。

成都人过日子特别接地气,他们花钱仔细,相互交往也要算计各自成本开销,谁都不愿意吃哪怕一点亏。

其实成都和福州非常象,都是市民气息浓厚、比较享受生活、不思进取。

来重庆后感觉变了。

重庆总让人觉得轰轰轰隆隆的,总有大战临近一样的紧张。

重庆人吃饭也不象成都那样粗粮细作、讲究样式和味道细微的变化,重庆最突出的就是烫火炉,水煮鱼等,他们喜欢弄一大锅食物,然后围着锅坐一圈人一齐伸筷子向同一口锅里取食。

当然重庆还有江湖菜,也都大盘大碗的筛,比如梁山鸡、辣子鸡、来凤鱼、太安鱼等等。

最让我吃惊的,他们不知从哪儿抱出一个大坛子,打开泥封,每人发一根很长的吸管,然后大家都把吸管插进坛子里,一群人围着从坛子里吸酒喝。

重庆人的生活是大开大合式的,他们很豪迈,不太计较互相之间的得失。

重庆距离成都300公里左右吧,没想到民风民俗差距这么大。

当然啦,一个是山城,大江大山的。

一个是平原,精细的天府之国嘛。

但我想说,成都适合有小资情调的中老年人去过日子,那里安逸,让人觉得生活滋润、巴适。

有理想、有冲劲的人最好到重庆。

重庆是个能让人热血奔涌、努力向上的城市!

记得重庆直辖市10年庆时我来重庆,那时候我看到的山城十分破败,老街老房子东倒西歪,棒棒满街乱窜,朝天门商品批发市场热闹但乱哄哄的。

江北嘴那时刚开始动迁,马路上拖儿车、摩的又拉人又拉货,繁忙无序的样子。

可那时成都人打麻将成风气,连办丧事都成为打麻将的由头。

于是我放弃了成都喝茶摆龙门阵的安逸,只身来重庆闯荡。

吃火锅、谈生意,泡吧、唱卡拉0K,每天都过得火辣辣的,满满的忙碌着。

重庆人没闲工夫喝茶聊天,茶馆都是谈生意、打牌的场所。

大拆迁、大建设成为重庆的主旋律, 汽车 、摩托车工业迅速发展,电子产业也快速跟上来了。

本来重庆就靠工商业兴市,现在是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超大型城市之一,因此后发之力也非常强劲。

成都被重庆的发展势头吓着了,也开始扩城搞工业,但成都是靠省会城市的优势,从四川其他地市调进优势产业进成都,形成了成都后发的工业体系。

说白了,就是成都开始对全川进行吸血,为了保证成都不落后于重庆。

成都先后吞并了周边很多市县,终于成为了特大城市,还专门去北京争取到了让住建部和发改委支持其成为中心城市的地位。

重庆不用去争取什么,重庆是直辖市,是超大型城市,是中央确立的五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之一,重庆连接东西,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联结点上。

现在的重庆还是港口型城市,重庆在长江上建成了包括寸滩港在内的十几处万吨级位的深水码头,货运可以通江达海。

重庆的金融业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短短十年已建成江北嘴金融中心,吸纳了几百家金融企业来重庆落户,今年央行特意将 科技 金融认证中心约在重庆,使重庆金融地位更上一层楼。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都将西南总部放在了重庆,蚂蚁金服更是把集团总部都移到重庆落户了。

现在中央确立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级,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相向发展了。

重庆借势启动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这又是重庆一个新引擎,是集全市之智、举全重庆之力打造的 科技 之城、未来之城!

在我看来,成都向东已是强努之未,成都不太可能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除成都外四川其他地市,比如泸州、宜宾、自贡、内江和遂宁等,这些地市由于长期被成都吸血,这么多年一直也没什么起色。

而重庆西部的璧山、大足、永川、荣昌和江津河川等这几年发展迅猛,大有溶入重庆主城的势头,并且,重庆已将地铁和城际铁路通向西部这些区县了。

未来成渝中部崛起将要依赖于重庆向西的发展,这是无可质疑的。

所以我认为成都和重庆未来几年的发展一定是重庆潜力更大些!

重庆,我看好你!

首先我对这个提问得出我自己的观点,就是重庆未来的发展定会比成都更好,重庆的潜力是巨大的。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重庆人,因此更了解重庆的城市发展,对重庆目前的城市规划也更感兴趣一些,通过方方面面的了解来说,我认为重庆的发展前景更佳,或者说另一方面是我希望重庆的发展比成都更强更好。

论GDP来说,重庆是超过成都的,毕竟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而成都相比于重庆,在身份上就落后许多,作为副省级的城市,在经济方面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重庆的潜力更大。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在口岸方面,重庆有众所周知的渝新欧铁路,虽然成都也有蓉欧,但需要到一个地方重新组编,在时间上重庆就胜过了成都;同时重庆有江北机场、万州机场,以及各个港口,在铁路与航空运输上,重庆是超过成都的。

在多年年,重庆就建立了两江新区,它是国家第三个开放开发新区,而成都的天府新区,较重庆在时间上就晚了四年左右,因此在各方面的发展上来说,成都仅仅只是紧随重庆之后。

虽然重庆成都的规划与发展不分上下,但我仍然希望重庆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希望今后的重庆,无论在经济、在交通、在企业上,都能够更好,重庆人的生活能得到提高,毕竟重庆是一个 历史 文化悠久的地方,也希望重庆能得到更好的宣传。

两张图表探轨迹, 历史 从不突然。

重庆有长江和嘉陵江贯穿全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1997年,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同时也将原属四川的涪陵、万州、黔江三地区并入重庆,新增1500万人口。但此举同时将重庆往东的门户打通,使重庆成为六省交汇中心,成为连贯东西、通汇南北的长江中上游交通核心枢纽。重庆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有2个是机场(江北机场和万州机场)、1个港口、1个铁路编组站。重庆江北机场第三跑道预计9月投运,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拥有三跑道的机场,此意味着江北机场将成为当前西部设计能力最大的机场。成都地处平原,地势优越,但地理位置更偏居一隅,在交通路网上明显不如重庆居中,成都只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双流机场),使成都更大依赖航空运输,现在的双流机场年运输旅客量在西部第一( 西部有成都双流、西安咸阳、昆明长水、重庆江北共4个机场皆进入十大机场之列) 。由于双流机场已无扩容能力(只有2条跑道),现成都第二机场即天府机场正开始建设,加之川藏高铁纳入建设规划,成都在综合交通枢纽水平上会减小与重庆的差距。

重庆工业门类十分完善,布局合理。重庆本就是全国少数几个工业中心之一,冶金、化工、医药、机械制造、重型设备、 汽车 、船舶、航空材料、半导体、兵器工业等在国内地位很高,近二十年又加大了微电子、环保 科技 等行业的布局,现代制造业升级也颇有建树。成都是个传统的轻工业城市,工业门类既不齐全也不强,但随着计划经济时期几十年的省会建设,主要是三线建设包括来自中央的支持、重庆的大力输血(含资金、人才和产业迁移),成都逐步发展起比较优势的食品加工、电子技术、航空制造、材料加工等行业,近十年来加强引入电子设备、 汽车 制造、软件设计等门类。但就工业整体实力讲,仍较重庆差距很大。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和现代 社会 的血液。

重庆地处两江交汇,自古为出川门户,古代交通不发达,水运是最高等级交通,是故重庆一直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贸易发达。而成都地处平原,农耕经济时代,占有人口优势,消费型商业门类齐全,是重要商业中心。相比而言,重庆更偏向转口贸易和物流,而成都则更偏重大众消费。在这方面,如今的成都作为四川全省龙头,占全省人口红利,商业领先性比重庆突出。

从经济实力上讲,近百年来重庆一直是西部最大经济实体,一直是十大城市前列。60年代,重庆的国民总产值曾占西南的三分之一。在四川时期,重庆是四川的绝对支柱,经济总量曾是成都三倍,直至90年代任保持了2倍。2016年重庆全域GDP以1.7万亿居全国第七,即便只算老重庆辖区也近1.3万亿超过成都近1000亿。但是,重庆在恢复直辖的同时也并入涪万黔,20年来负重奔跑,城市实力在增长,但排名上反而在下降,从前五逐浙下降至第七第八(但近几年开始回升,有重回前五的趋势),表明重庆负担的确不小,尚需消化。反观成都,不断兼并周边富裕地区,成长速度很快,似有跃跃欲试挑战重庆老辖区之势。 但成都 历史 排名极不稳定,90年代才首进前十,且长期在第十前后进出,可持续性待改善。

我是四川人两地都生活过!就地位置而言重庆占优,地理环境成都占优,重庆毕竟还很年轻的直辖市,成都一直都是四川省会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硬件资源重庆还需努力赶超!重庆制造业成都远比不上,但是龙泉驿区 汽车 城的打造正在追赶重庆步伐……内心来讲希望两地都能发展壮大带动川渝城市群的发展,毕竟川渝本是一家!请两地人民不要攀比互喷,携手共进才是王道……

97年之前被纳入四川省管辖的重庆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来过重庆的人和重庆当地人都应该知道。那时候的重庆是个满目苍夷一穷二白的破落户,或许因为当过国民党的陪都,更是解放时期最后解放的区域之一,一直过着爷爷不疼,姥姥不爱总被嫌弃的日子。而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当时是什么样子相信很多人也明白。重庆发展到现在的样子仅仅用了20年,这不仅有邓公恢复重庆本身的直辖身份的功劳,也有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有多任重庆官员的规划,更离不开来重庆奋斗打拼生活的人们默默的付出。中国现今发展最好的一线城市,不论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时间都超出重庆很多,并且地理环境也优于重庆太多。总有人拿重庆区域大,人口多说事,现在的重庆或许有些方面还并不出众,但是整个重庆各辖区,都是在一种稳步的共同发展中,这都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反而是发展多年的四川省成都,各方央企,国企,跨国公司都有分部设置在成都,还包括某些国家的领事馆,但是如果离开成都去往周边地区查看,虽然同属一个行政区管辖,但是周围的县城明显发展滞后,这是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不可回避的事实,国家都提倡一带一路,但作为四川省府的成都却并没有做到它应该做的事情!!!

重庆的优势就是水力发电电价便宜,山多地少楼越高性价比越大,平地修楼成本低,所以高楼集中夜景好看但千篇一律的向上森林。成都平原高和大都有,打完地基的677和全球最大单体建筑(五角大楼不是单体)环球中心,全球最长中轴线,五环全部生态湿地公园包围,六环已要完成,七环在规划,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起点。

雾霾全国都有但次次都在减轻,成都是服务业,互联网,新经济,总部经济城市,买别墅都吹自己带前后院,但成都平原是全国唯一市内看雪山360度群山环抱的城市,重庆一个重工业城市不对比。

山河皆因地震起,平原成都万年留,两江重庆两行泪,坐等山头倒坟头。

成都。没有任何悬念的事,现在两个城市看似不分伯仲,但是成都已经完成转身和布局了,现在的成都已经不是困与一隅的西南大都市了。成都目前是逐步向TOP5,未来向TOP3进军的城市。这是城市管理者的努力,也是 历史 的机遇造就的。虽然我这么说重庆兄弟伙不开心,但我说的是事实,两个城市我都生活过十年以上也都有房产。

虽然成都重庆两地才300公里左右,但还是有一定的文化差异。

成都一般追求安逸、休闲、城市配套做得比较全面,尤其是在北上广机会不大的人,多数选择去成都,寻觅自己的下一次机会。

这里成渝间有两个一样的观点,成都人觉得房价比重庆高,那么相对的,成都就比重庆发展要好。

因为有钱人多,钱多就意味着机会多,相信多数去成都发展的就是这么想的。

同样一个房价,重庆就不这么认为了,至少在重庆买房,购房压力没这么大。但成都那边的又有想法了,工资低啊!

其实啊,在一般条件下,哪怕每个月就是多过500-1000元,对于平均房价高了5000块又能抵哪样?

还有一点,在文宣这块,成都确实要超过重庆,这点重庆心里要有点数,不要认为文宣不重要,这几年,成都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想想西部各大省会城市,为什么成都的风头一时无两?

甚至有超东部苏州、杭州等城市,他们的官宣、自媒体是下了大力气的。

首先引以自傲的就一城双机场,还有就六环、天府大道、西部第一的城市地铁等等。

而重庆这边呢,网上一些人总认为不对等。嗨,要学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些方面呐,成都的确比重庆做得好而且做得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双城记有利也有弊,最好的结局就是良性竞争!

总结,重庆重于工业制造,这本身需要时间来积淀财富。

反观成都不一样,在网红这块玩特别到位,这样在短时间就把人气聚集起来了。

同样的火锅、餐饮,为什么那些明星纷纷去成都开店当老板?内因就在这里。

不晓得嘛,我们成都边边上小县城的镇上小厂头倒是很多江津过来打工的,会提劲得很哦,声音又大,说话憨得罪人。说我们成都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工资低,你他妈何必跑这么远,来挣成都两百块一天的工资?他们眼中成都吃的也难吃,工资低,成都人假,没有轻轨没有渡轮没这没那,就这样素质的人搞出来的城市能咋样?

我是重庆人,成渝同为兄弟,城市的环境名不同,应该说可比性不大。但重庆应该有直辖的风范,但没有。第一主城的人看不起区县的人,线格达;其二盘剥三峡移民以万梁’高速路为例几乎1块钱一公里,而重庆至武隆高速路150多公里才60多块钱,万梁路67公里60块过路费,已收IO来年,明显整万州;其三人才竞争,重庆的观念差成都20年以上。所以重庆在20之内赶上成都还需极大的努为。

如何将户口转回原籍!

路有很多条,象你这种情况,最关键的是,原籍所在地户籍接收方的同意,你可以向原籍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咨询,看需要提供哪些手续。因为,各地的入户条件不一样。象我们就近的村委会,有规定,毕业两年内,不迁回户口的,一律不再接收。原因是,我们这里经常有征用土地,征用土地有赔偿,赔偿是按户口人头算的,所以,两年内你不回来,村里人还可以多分点,是不是。因此,要回去,就趁早,否则就不接受了。其他也有三年五年的,也有为了本地发展,随时欢迎大学生回来的,没有任何限制,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接收方愿意就可以了。

另外,按你的毕业时间,应该还没有超过两年择业期,持报到证,回原籍人事部门,按“待就业”形式报到,即可享受干部档案待遇,又可直接落户原籍。

异地结婚后多久可以迁户口本

结婚几年可以迁户口,在没有条件限定的地区是随时可以迁的

一般按照夫妻投靠入户办理

符合夫妻投靠入户条件的配偶,户口在外地且无正式工作的,可申请随夫(或妻)入户。

凡申请夫妻投靠必须向配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入户申请,填写《入户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交派出所审核手续(属证件的,可以派出所验核后,提供复印件)。

所需证明材料

1.入户申请理由的书面报告;

2.夫妻双方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3.入户一方原籍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以及劳动部门出具的待业证(指非农业人口);办理程序被批准来市随配偶入户的,由派出所通知申请入户人到派出所领取《准迁证》后回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手续,领取《户口迁移证》,然后再凭《准迁证》第三联、《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及本市配偶户口簿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

在有限定条件的地方,比如北京:

1外地无业人员农户投靠京籍配偶的基本条件是:外地一方年满45周岁,且结婚满十年,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2如果在城八区投靠妻子,结婚必须满八年,如果在远郊区,结婚必须满五年,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可以到妻子的户口所在地申报入户。

3应到被投靠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

(一)入户条件:

1、投靠人年满45周岁,且结婚满10年;

2、投靠人超过45周岁不超过55周岁的,结婚应满5年;超过55周岁的,结婚应满2年;

3、随迁子女年龄原则不超过18周岁,且符合我市计划生育政策。

(二)应向派出所交验的证明材料:

1、入户申请;

2、投靠人及随迁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4、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住房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随迁子女如系独生子女的,出具独生子女证原件及复印件;80年以后出生的二胎以上的子女应出具准生证;超计划生育的应出具原始罚款收据及被投靠人单位的处理证明;

6、其他必要的证件证明。

(三)办理时限:50个工作日。

结婚登记后户口迁移怎么办理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理配偶落户所需材料

四川省人民政府–入户登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