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幼儿园入学政策2023
成都幼儿园入学政策2023
孩子在成都入学分为两种方式,划片区入学和统筹入学,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最后都需要依靠划片区或者统筹摇号分配学校,若需要另外择校可能会收取额外费用。这一期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入学方式就是归属为统筹入学方式,来看一下具体的变化!和成都户籍入学究竟有多少差距。
子女随迁入学成都学校条件
①适龄入学儿童;②2023年入学儿童需要满足父母在成都稳定就业;或者是5+2区域户籍的孩子不在户籍地就读,在户籍地其他区域就读也需要父母稳定就业证明。③在4月1日上溯连续缴纳6个月成都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积分值达到10分
孩子使用子女随迁入学在成都入学方式
孩子使用子女随迁入学在成都入学方式是统筹入学,即在第一批次成都户籍孩子按照划片区入学之后,将剩下的公办学校学位和私立学校学位以行政区的范围集中在一起进行摇号,分配区域剩下来的学位就读。当然统筹入学的学校类型也是十分不稳定的。
若是选中剩余下来的公立学校但是离家较远就还是比较好的了,也就是接送麻烦一些(公立的一般很少有校车接送,需要家长们多努努力),家庭情况一般统筹在私立学校一年的学费可是不少的,换学校学费也可能另算,也都是不少的。以后在成都升学初中和高中都和成都户籍孩子有所不同。
成都户口孩子入学成都方式
成都有房的家庭户,在成都有房(父母产权100%)的孩子入学按照划片区入学。将按照住房和户籍地所在位置周边小片区街道入学。这个入学范围真的是很小啦,将来各阶段的升学,校内指标都不需要愁门槛(有成都户口就已经达到门槛啦);
成都无房家庭是集体户,包含公寓等也不算做住房,孩子入学方式为统筹,但是相比于外地户籍的区别在于如果是在成都建立了学籍,小升初会按照学校对口学校划分,与家庭户享受一样,但是在刚入学阶段就只能统筹入学。
落户邫提醒
需要办理随迁子女入学的家庭需要登记住房(需在从2022年11月开始登记到2023年4月1日之前未变动),工作单位也是一样的缴纳养老保险,才能在4月1日报名参加随迁子女入学成都的学校;
没赶上随迁入学时间就需要马上落户,就需要在2023年入学就必须在2023年8月31日之前落户成都;才能在成都上学
若既不符合随迁子女,也不是成都户籍孩子那就只能回老家户籍地上学,下一年在办理转学吧(成都转学不容易的),有需要咨询成都落户政策,子女上学政策可以关注“蓉蜀行服务”微信公众号,同时提供落户代办,落户指导等服务助力在成都落户。
2023年入学政策
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3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戳此查看)和往年相比,2023年的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
跟去年政策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随迁子女政策。
我们关注到,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社保、居住证、工作证明等)年限由原来一年改为了半年,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基本原则、入学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民办跨区域招生,严格限制高年级转学等等。
入学“零证明”,也就是说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家长们办理也会更方便。
以往,外地孩子想在成都读书,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办理随迁,如果以材料申请的话,需要申请居住证,且满足社保满一年、在本区实际居住满一年的硬性条件。
跟往年相比而言,今年新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发生了三大变化,也就是连续居住、缴纳社保只需要满半年;积分申请入学的分值要求由15分降低为10分;申请时间提早到4月1日—4月30日。
实际上,入学政策放宽并不是才提到的,成都市23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此前就已经相继发布,综合各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来看,核心一点就是降低了“随迁子女们”在成都读书的门槛。通俗来说,成都入学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更加友好了。
对小升初家长们来说,采取单校和多校划片的公立入学方式其实并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于幼升小的家长来说,锦江区攀成钢片区、高新区中和片区、青羊区金沙片区、青羊新城部分片区及天府新区都已经实行幼升小多校划片,后续不排除其他热门学区也会选择单校及多校划片的方式。
与小升初有所不同,幼升小阶段的多校划片,算是给了家长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锦江区攀成钢片区,2022年家长可以先选择进行意向登记,如果意向登记的学校人数没有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可以全部入读该意向学校。如果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通过摇号确认入学名单。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民办学校就开始增加面向本区招生名额,减少市内及其他的招生名额。我们从2022年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数据也可以看出,除极少数的民办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面向区内招生的比例大多超过了50%,目前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低。
因此,建议想要上民办学校的家长,如果本区的民办学校较为优质,建议优先考虑报名本区的民办学校。如果想要报名其他民办学校,建议优先考虑面向市内招生名额较多的学校,这样会极大提升摇号的中奖几率。此外,还要给大家强调的是,从2020年开始,民办摇号仅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3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戳此查看)和往年相比,2023年的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
跟去年政策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随迁子女政策。
我们关注到,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社保、居住证、工作证明等)年限由原来一年改为了半年,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基本原则、入学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民办跨区域招生,严格限制高年级转学等等。
入学“零证明”,也就是说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家长们办理也会更方便。
以往,外地孩子想在成都读书,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办理随迁,如果以材料申请的话,需要申请居住证,且满足社保满一年、在本区实际居住满一年的硬性条件。
跟往年相比而言,今年新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发生了三大变化,也就是连续居住、缴纳社保只需要满半年;积分申请入学的分值要求由15分降低为10分;申请时间提早到4月1日—4月30日。
实际上,入学政策放宽并不是才提到的,成都市23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此前就已经相继发布,综合各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来看,核心一点就是降低了“随迁子女们”在成都读书的门槛。通俗来说,成都入学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更加友好了。
对小升初家长们来说,采取单校和多校划片的公立入学方式其实并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于幼升小的家长来说,锦江区攀成钢片区、高新区中和片区、青羊区金沙片区、青羊新城部分片区及天府新区都已经实行幼升小多校划片,后续不排除其他热门学区也会选择单校及多校划片的方式。
与小升初有所不同,幼升小阶段的多校划片,算是给了家长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锦江区攀成钢片区,2022年家长可以先选择进行意向登记,如果意向登记的学校人数没有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可以全部入读该意向学校。如果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通过摇号确认入学名单。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民办学校就开始增加面向本区招生名额,减少市内及其他的招生名额。我们从2022年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数据也可以看出,除极少数的民办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面向区内招生的比例大多超过了50%,目前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低。
因此,建议想要上民办学校的家长,如果本区的民办学校较为优质,建议优先考虑报名本区的民办学校。如果想要报名其他民办学校,建议优先考虑面向市内招生名额较多的学校,这样会极大提升摇号的中奖几率。此外,还要给大家强调的是,从2020年开始,民办摇号仅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
成都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3
成都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成教办〔2022〕13号
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公园城市建设局,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局、文体旅局、公共服务局、党群工作部,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公园城市建设局、社治保障局,各区(市)县教育局、公安局、人社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局、民政局,直属(直管)学校(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2〕1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办发〔2020〕80 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切实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适用对象
来蓉居住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用本通知。
四川天府新区(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为一个区域,其他区(市)县分别作为一个区域。
二、申请方式
(一)积分申请
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于子女入学当年2月1日至4月30日申报积分并办结,积分达10分及以上(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5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本市合法稳定住所,在该区域连续居住,得分不低于5分)并办结,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居住证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二)材料申请
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居住证(地)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四川省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在该区域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3.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半年(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等);
4.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半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居住证持有人或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三、申请时间
申请人于子女入学当年4月1日至4月30日在“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提交入学申请。
四、办理流程
(一)提交材料
申请人登录“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关资料,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户口簿,不在同一户籍的还需提交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等);
3.申请人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申请人在该区域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
(二)网上审核
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的工作日,区(市)县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登记点)在“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对申请人上传资料、联网审核以下材料: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四川省居住证》及积分信息。
2.截止申请当年4月1日前,申请人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6个月的相关材料(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等)。
3.申请人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在该区域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
4.申请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三)结果告知
区(市)县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登记点)审核后,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发布审核结果通知。
1.对未通过审核的,显示“审核不通过”。
2.对提交资料不全或者有误的,通知申请人补足相关材料。
3.对通过审核的,向申请人发放《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并于入学当年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内,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告知申请人子女就读学校安排情况。
(四)报到入学
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子女根据学校安排,出具《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到安排的学校办理报到手续。
五、其他
(一)随迁子女就学申请每学年集中受理一次。除申请小学一年级入学外,须提交原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信息。
(二)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上述规定重新提交申请。已就学的随迁子女在同一区域、同一学段内不得申请转学。
(三)部分区域公办教育学位不足的,可统筹安排到区(市)县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就读。
(四)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提供虚假信息、证件和其他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加强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宣传解读,积极稳妥做好区域内随迁子女入学工作。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成都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3
可以分为两种申请方式
1.积分申请
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申请人积分达15分及以上(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10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本市合法稳定住所,在该区域连续居住,得分不低于5分)但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2.未办理积分申请
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成都市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居住证(地)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四川省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在该区域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一年(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房产证等);
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一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居住证持有人或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居住证(地)所在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锦江区随迁子女入学统筹政策2023
一、适用对象
在锦江区居住,且在“5+2”区域就业的来蓉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人员,其随迁子女申请在锦江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用本须知。
四川天府新区(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视为一个区域,简称“5+2”区域。
(同一区域内不相互办理)
二、申请方式
(一)积分申请
1. 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于2023年2月1日至4月30日申报积分并办结,积分达10分及以上并办结(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5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锦江区合法稳定住所,在锦江区连续居住得分不低于5分,且申请人居住房屋用途为“住宅”);
2. 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由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签章的四川省居住证;
3. 申请人与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等);
4. 申请人与“5+2”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或在“5+2”区域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二)材料申请
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其随迁子女在锦江区接受义务教育,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由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签章的四川省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 申请人与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等);
3. 申请人与“5+2”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或在“5+2”区域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4. 自2023年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已在成都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半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5. 自2023年4月1日上溯6个月,申请人已在锦江区合法连续居住满半年的相关材料(房屋用途为“住宅”)。
①自购房者: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未取得产权证的出具购房合同及《房屋信息查询记录》)
②居住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等)自购房者: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以及直系亲属关系材料
③租住房屋者:《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
④租住公租房或廉租房者:《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
⑤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者:《劳动合同》签订单位的集体宿舍房产证明及该单位出具的实际居住证明
申请非毕业年级转学及初中入学,还需提交原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信息(含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国网学籍号、现就读年级等信息)。
符合上述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重要提示: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提供虚假信息、证件和其他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三、申请时间
申请人于2023年4月1日至4月30日,登录“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进行申请办理。
四、结果告知
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的工作日,锦江区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对申请人的上传资料、联网资料(《四川省居住证》及积分、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等信息)进行审核,并通过平台发布审核结果通知。
1. 对通过审核的,向申请人发放《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2023年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内,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告知申请人子女就读学校。
2. 对提交资料不全或者有误的,申请人根据平台提示补足相关材料。
3. 对未通过审核的,显示“审核不通过”。
五、报到入学
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子女,根据《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安排学校确认学位,并按学校入学时间到校报到。若逾期未确认学位视为自动放弃。
六、温馨提示
1.已在“5+2”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同一学段不办理“5+2”区域内转学,请将此次所取得的《成都市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于2023年6月6日前交回现就读学校继续就读,直至完成该学段学习。
2.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上述规定重新提交申请,并按照2023年成都市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校相关政策安排升学,居住地跨区(市)县变更的,由现居住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就学。
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其随迁子女在锦江区接受义务教育,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学位紧张的片区,将跨片区统筹安排入(转)学。
4.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不接收转学生。
小学咨询电话:028-84557352(锦江区教育局小教科)
初中咨询电话:028-84557357(锦江区教育局中教科)
成都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3
3月30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该市2023年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即将开始,请各位家长注意时间,按时完成申报。
据悉,成都市2023年随迁子女入学办理申请时间为2023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17时。申请不分先后,凡在2023年4月1日至4月30日规定期间内提交申请均为有效且不分先后,办理时间充足。建议错峰错时提交申请,避免网络拥堵。
申请方式将继续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办理就学申请和审核。家长可关注成都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发布”、天府市民云、成都智慧教育云平台、成都招考或成都市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申请。同时,此前记者了解到,家长们也可采取线下申请方式办理。审核采用联网审核“一网通办”,申请人由成都市公安局制定并审核居住证积分信息,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审核商品房租赁备案信息,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核房屋信息,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社保信息,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工商营业执照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您是采取积分申请还是未办理积分申请,都要上传以下资料:申请人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四川省居住证(成都市内户籍只需要提供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申请人及子女同一户籍地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等)。
在入学申请提交成功后,请耐心等待相关部门审核。审核时间为:4月10日至5月15日的工作日,申请人可点击“审核信息”查询审核结果,请随时关注审核结果;复审通过的申请人请于7月第三周内点击“入学结果”查询学位结果。
2023年随迁子女入学条件
近日,为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成都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市教育局对2020年印发的《关于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进行了修改完善,主要体现在放宽随迁子女入学基本条件、缩减积分分值,体现为“三变三不变”,具体如下:
三不变体现为:适用对象、申请类型、申请方式三个方面与近年来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基本相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一是适用对象不变
外地户籍来蓉就业居住人员随迁子女;
本市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为一个区域,其他区(市)县分别作为一个区域。
二是申请类型不变
继续保持双轨并行,已办理居住证积分的按积分制入学申请办理;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用材料进行申请办理。
三是申请方式不变
继续实行“一网通办”,通过“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办理学位申请和审核。同时保留线下申请方式,为不熟悉网络操作的申请人提供便利。
三变体现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降低随迁子女入学基本条件、缩减积分分值、调整申请审核时间。
一是材料申请要求由一年缩短为半年
申请入学的四项基本条件,除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在蓉办理的居住证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在该区域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保持不变。合法稳定居住的条件由“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一年”修改为“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半年”。合法稳定就业的条件由“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一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修改为“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半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二是积分申请分值由15分降低为10分
将居住证积分申请随迁子女就学条件从“申请人积分达15分以上”修改为“申请人积分达10分以上”: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5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本市合法稳定住所得分不低于5分。
三是申请、审核时间由5月提前到4月
为方便家长办理随迁子女就学,及时完善相关手续,从2023年起,将随迁子女就学申请办理时间提前到每年4月1日至 4月30日,申请要求不变;审核办理时间不变,仍为5月份的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