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江门市户口签迁入新政是什么

广东江门2020年《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将于7月5日正式实施,此次户政制度改革将实施一系列“零门槛”、全放开的落户政策。

据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部署要求,全面取消主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市委、市政府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列入2020年我市十项重点改革项目、十件民生实事,6月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现入户区域放开、入户条件放开、入户材料放开、入户人员放开的全放开的“零门槛”入户政策。据了解,这次落户条件修订以后,我市将成为省内落户门槛最低的地级市。

全面放开在城区、建制镇的社区落户的“稳定住所、稳定就业”基本迁入条件,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任何条件,夫妻投靠不受婚龄限制,父母投靠子女不受年龄限制,子女投靠父母取消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只允许1名已婚子女照顾父母入户的数量、只允许未婚子女随迁等限制,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在城镇社区居住、就业、创业的,本人可以申请入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自有合法产权在城镇社区的,本人、配偶、子女及双方父母可以申请入(立)户。自有合法产权在农村的,本人可以申请入(立)户,其配偶、未婚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中专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初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广东省内专项职业能力资格或技能提升培训考核合格资格等人员可以申请在城镇社区入户,其配偶、子女及父母可以随迁。形成“人口居住哪里,户口就登记到哪里”的户口登记新常态。

成都发朋友圈文案短句

1、总要去趟成都吧,吹一吹都江堰的晚风,逛一逛武侯祠,走一走玉林路,看一看大熊猫,感受巴蜀大地的古韵风情。

2、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3、成都,我想我再也不会回到你的怀抱了。于你,你是青莲,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是,我想告诉你,有些事不提不代表不在乎,我是那么深深地把你藏在心底。你是一壶佳酿,无助时,我会把你拿出来,感受你的温度,触摸你的灵魂。

4、漫步在去天府广场的路上,隐约传来婉转动听的歌声,寻声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七彩雾都”天府喷泉。环顾四周,西临西御饭店、东临仁和春天和锦城艺术宫。

5、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6、来一次就不想走的城市。

7、我上辈子可能是口锅,导致这辈子喜欢火锅!真是太喜欢成都了。

8、喜欢成都,听着民谣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小巷,别有一番滋味,悠闲中感受着它的变化。

9、盼了这么久,终于到成都了。

10、烟火成都还原了本真,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最后的回甜是幸福的滋味。愿这人间烟火气,温暖世间凡人心。

适合去成都玩发的朋友圈文案

适合去成都玩发的朋友圈文案

“饕餮美食宴,成都艳天下”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总要去趟成都吧,吹吹都江堰的海风,逛逛太古里,看看大熊猫,走走玉林路,感受巴蜀大地的古韵风情”

“世间百态,每条老巷都是一本故事书”

“火锅里有生活,串串里有故事”

“成都是一座充满年轻活力的城市”

“不食人间烟火,享尽烟火人间”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都江”

“武侯祠一晃千年,匆匆又见面”

“一遇成都误终身,从此烟火满人间”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成是美成的成,都是蜀都的都”

硕士买房85折!高层次人才购房最高补贴40万!江门人才新策出炉!

3月17日,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企业人才看过来!江门人才政策助力复工复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人才政策按江门市有关具体政策规定执行,其中“三区一市”指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西部三市”指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

以下为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产业顶尖人才

新引进全职 “诺贝尔”获奖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

带产业项目落户:“一事一议”,最高1亿元产业项目补贴。

“诺贝尔奖”获得者:专项工作经费1000万元+150平方米以上住房。

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150平方米以上住房。

二、产业领军人才

新引进全职的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

国家级领军人才:专项工作经费80万元+120平方米以上住房+最高3000万元带产业项目落户补贴。

省级领军人才:专项工作经费60万元+120平方米以上住房+最高1000万元带产业目落户补贴。

三、博士、博士后

新引进全职博士、博士后、进站博士后。

引进到市直和“三区一市”40岁以下博士:生活补贴10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

引进到“西部三市”40岁以下博士:生活补贴20万元+购房补贴10万元。

引进到市直和“三区一市”40岁以下博士后:生活补贴2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其中新会区按50万元补差。

引进到“西部三市”45岁以下博士后:生活补贴3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

引进全球排名前300名高校引进国(境)外博士毕业到我市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我市工作的,购房补贴最高40万元。

国(境)外博士、博士后另外再增加生活补贴10万元。

进站博士后:生活补贴最高45万元/年×最长2年。

四、江门市高层次人才

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安居租房补贴。

顶尖人才:1000元/日。

一级人才:6000元/月×最长36个月。

二级人才:4500元/月×最长36个月。

三级人才:3500元/月×最长36个月。

五、专业技术人才

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补贴。

晋升副高级:2万元。

晋升正高级:5万元。

六、基础产业人才

新引进全职并落户的全日制硕士和本科生。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房补贴1000元/月+生活补贴1000元/月)×最长2年+8.5折购买人才安居房。

全日制本科生:(住房补贴500元/月+生活补贴500元/月)×最长2年+9折购买人才安居房。

七、技能人才

高技能领军人才:生活补贴2000元/月×最长3年。

八、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产业顶尖人才:补贴1000元/日。

博士:生活补贴2万元/年×最长2年。

博士导师:生活补贴3万元/年×最长2年。

博士后导师(高校):一次性3万元工作补贴。

九、实习学生

来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外实习的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博士、硕士、本科)。

博士:生活补贴1800元/月+交通补贴200~2000元/次

硕士:生活补贴1200元/月+交通补贴200~2000元/次

本科:生活补贴900元/月+交通补贴200~2000元/次

*0双一流”高等院校和港澳高等院校实习学生生活补贴另外增加300元/月。

闲谈成都宣传文案

成都,我的家乡,一直以来,关于成都的宣传文案,其实挺多的。

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张导的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片中为大家介绍了成都的美食、美女、景色、历史、文化、棋牌、茶艺、夜场,总有一样适合你。

这些是现代人对成都的宣传。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圣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就已经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成都写下了无数的宣传文案。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在诗圣的笔下犹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远离纷乱世事,独享岁月静好。那是一份令人陶醉,让人神往的美。

一直以为诗圣的诗词已经是对成都最大的褒奖和赞誉。直到今天在《经典咏流传》听到了诗仙李白的这首《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九天开出一成都”,猛然惊觉成都的美,美得惊世骇俗,无以伦比。

上皇西巡南京歌

李白(唐)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门。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此诗是怎么夸成都的呢?

他说,

当时的成都,地处偏远之地,并无今日之繁华,然而诗仙却说它可以与“八百里秦川”媲美。要知道,“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那里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古时人人艳羡的富庶之地。而且作为四大古都之首的长安也位于这里。

诗仙这样写,就是说成都相比13朝古都的长安更胜一筹,那就是“ 此城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 ”这应该就是最高赞誉了吧?

成都美名自古有之,现代人在秉承传统,保留成都的娴雅宁静,悠闲舒适的同时,也砥砺奋进把成都发展成多元化,国际化的现代化大都市。身为成都人深以为傲。哈哈。

这里有悠闲的茶馆,麻辣的火锅,如云的美女,萌萌的熊猫,秀丽的风景,迷人的川剧,全民的麻将,繁华的商业,王侯将相的历史,烟火人间3000年,千年回眸,正值芳华。

你,愿意来吗?期待有一天,我们相遇在成都的街头,彼此互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城市人才大战愈演愈烈,有地方甚至“零门槛”落户

城市人才大战目前已经愈演愈烈。落户限制的放开,也从此前的“半推半就”,演变成现在的“争先恐后”。

??根据目标,今年中国要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同时,督促、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中房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南宁、济南、天津、南昌、江门、大连、苏州、青岛、昆明在内的20多个城市出台新政放开落户限制,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零门槛”落户。

??多地落户门槛普降

??3月中旬,青岛市人社局宣布,青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青岛市以外(含境外)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均可落户。而据此前的相关政策,大学生只有入学的时候才可以迁户口,新政放开后,现在随时可迁。3月底,天津方面发布公告称,2020年天津市居住证积分落户不设总量限制,每一期将根据最低积分落户分值线,确定拟落户名单。天津同时规定,30周岁以下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天津市用人单位就业即可申请落户。

??4月初,大连市在解读《大连市户籍迁入管理若干规定》中,提出六个放开,包括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对博士、硕士研究生、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放开年轻子女投靠大连市户籍父母落户限制等。同时,大连市还取消了新市区综合积分落户政策;取消投靠落户政策中“参加社会保险年限”条款,以有合法稳定住所为落户基本条件等。

??4月8日,南京将落户条件再次放宽,其中本科学历人才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将留学回国人员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并纳入;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就可以落户。而此前,南京市直接落户政策主要是针对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周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

??重庆方面,也拓宽了人才落户的对象范围,在原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在重庆市就业的专科或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基础上,将在重庆市就业的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人员一并纳入人才落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均可申请落户。

??苏州从5月1日开始,具有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苏稳定就业并在申报单位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而在此前,大专学历申请落户者则需缴纳社保满两年。

??沈阳亦提出,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包括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及以上在校生和毕业生(往届)在内的7类在沈人员都可以落户。

??除了落户门槛一降再降,有城市还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落户。广东中山出台的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24条措施中,包括对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在中山市企业工作满1年且已落户中山的,每人一次性发放政府津贴1万元。

??青岛市提出,对于在青岛落户的,分别按照本科毕业生500元/月、硕士研究生最高1200元/月、博士研究生最高1500元/月的补贴标准,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而青岛只是给予住房补贴的城市之一。

??实际上,在最近两年国内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中,不少城市都给出了购房优惠补贴政策。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全国已有超过百城发布了人才政策,超过80个城市发布了购房优惠补贴政策。如果从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的时间跨度来看,购房优惠补贴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时间段尤以二季度以来为主,其中,仅6月份前十天,就有广州、南京、衢州、南宁、长春等共计14城发布购房补贴政策。

??部分城市可“零门槛”落户

??如果说各地对放宽落户祭出的手段“五花八门”,那么,还有一部分城市显然“尺度更大”。

??广西首府南宁于6月1日起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并提出将在原有户口迁移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对新落户城镇的农村籍大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设立集体户为有意在南宁市城镇落户的无就业单位人员、无自主产权住房者提供落户便利。也就是说,在南宁市居住的市外人员,只需提交合法稳定住所材料,不需提交办理居住证材料,就可落户,而合法稳定住所包含了亲友住房和租赁住房等。

??与此同时,济南市自6月起全面取消了落户城镇条件限制。依照济南的《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提供人才、院校学生、居住、就业等多条落户途径,无房、投靠亲属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均可落户。另外,济南全面放开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毕业生来济可先落户后就业。

??而据近日广东省江门发布的消息,《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将于7月5日实施,此次户政制度改革将实施一系列“零门槛”、全放开的落户政策。这次落户条件修订以后,江门市将成为广东省内落户门槛最低的地级市。

??早前,江西南昌4月份发布通知,将全面取消南昌市城镇地域落户的参保年限、居住年限、学历要求等迁入条件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其他条件、同户人员可以随迁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事实上,“零门槛”落户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政策举措。去年3月18日,河北省会石家庄宣布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等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全国公民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而石家庄也由此成为首个实施落户零门槛的省会城市。作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彻底放开落户门槛,也是户籍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参照国家发改委4月初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相关要求,相信包括太原、长沙、合肥、长春等Ⅰ型大城市,未来也存在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可能。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分析,以前受户籍限制,劳动力不能充分流动,现在降低落户门槛、简化程序之后,可以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创造经济增长新动力。

??户籍改革方兴未艾

??实际上,早在2014年,国务院即提出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畅通有序流动渠道,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再提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同时,提出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大力推进都市圈城市化建设等,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明确,今年要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了进一步放开落户限制,推动各类城市,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继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来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间。

??政策的密集出台无疑将进一步加速地方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进程,对促进人口要素自由流动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中房研协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加速城市群内人口自由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利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另一方面在户籍通迁的情况下,中小城市较低的生活成本将有效承接中心城市人口外流,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同时人口流入有助于支撑中小城市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公共资源与城市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挂钩,也可以促进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人口吸附力强的城市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行政等级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省会城市往往享有优先权,而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地级市、县级市则受限于行政等级较低,在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优先级相对靠后,从而造成部分城市负担过重,严重制约城市持续发展。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将促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契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和人口净流入城市提升公共设施配套和服务提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近半年超30城放宽落户、购房补贴井喷,楼市影响几何?

“零门槛落户”“先落户再就业”“无房可投靠”……这些已成为今年多数城市放开落户限制的关键词。而实行购房补贴及降低补贴门槛则是助推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中旬,近半年来已有超百城发布了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政策,有超过35个省市发布了落户宽松政策,与人才政策配套的购房补贴政策也现井喷的趋势。

虽然人才引进政策并非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松绑”,但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业内人士认为,人才引进和购房挂钩必然刺激住房需求,应防范相关城市房价炒作的风险,尤其是不应把人才简单地推入房地产市场,以保障房解决居住问题仍是出路。

多城推行人才购房补贴,“门槛”不断降低

疫情平稳后,各地一边稳定经济,一边推出吸引人才的政策。这在6月表现得更为明显,落户及购房补贴的门槛一再降低。

6月22日,义乌市开始调整人才购房补助部分条款。此前,在义乌购房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可以向市里申请享受20万元至140万元的购房补助。

而这次调整后,补助门槛进一步下降,比如取消了户籍限制,对于非义乌户籍的人才,也可以申请相关的购房补助。对于社保缴纳不满2年,只要承诺后续在相关单位服务满7年,同样可以申请购房补助。过去申请了购房补助后,购房首付比例为50%,现在针对比例的要求取消了。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意味着义乌人才购房者的首付比例下调,同时允许用购房补助支付首付款。

事实上,6月以来,对引进人才进行购房补贴的城市屡见不鲜。6月22日,南昌针对人才发布了10条政策,其中包括落户直接发放1000元奖励。在购房方面提出在一定条件下,缴纳社保满2年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购房补贴。

6月8日,衢州发布的本年度人才新政显示,给予博士研究生60平方米购房补贴(100万元左右)、给予硕士研究生最高30平方米购房补贴(50万元左右)、给予本科生最高15平方米购房补贴(25万元左右),教师、医生岗位的,按照相同层次人才补助标准的120%执行。

“今年很多地方不仅在人才购房方面出台各类鼓励政策,同时对既有的人才购房政策也给予优化。”严跃进总结称。

而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2020年全国多个城市发布人才购房补贴政策,主要是为了城市发展,吸引劳动力。不仅生活补贴力度大,住房补贴力度也很大。

“无门槛”落户,人才竞争转变为劳动力之争

“从目前来看,为了加快人才的流入,大部分出台人才新政的城市均全面放开对落户的限制,‘无门槛落户’‘先落户再就业’‘亲属可投靠’成为三大关键词。”张大伟表示,在降低人才入户门槛方面,很多城市把学历放宽至大中专以上学历,技能型人才放宽至初级等级以上专业职称和技能等级,并且不与缴纳社会保险和签订劳动合同挂钩。

从6月新出台的人才落户政策来看,执行无门槛落户政策的地方越来越多。

6月1日起,济南开始实行《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提供人才、院校学生、居住、就业等多条落户途径,无房、投靠亲属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均可落户,还全面放开了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6月10日,江门市发布通知指出,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实行以群众申请为主,不附加任何条件,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而且可以落户在就业单位、社区公共集体户,也可落户在亲属、朋友家庭户。

6月12日,惠州针对修改户口登记、迁移准入制度进行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全面取消居住和就业创业入户限制,凡拥有自有合法产权住所、合法租赁房屋、缴纳社会保险、已领取营业执照等条件之一,无时间限定,本人可以在实际居住地申请入户,其直系亲属可以随迁。

从以上落户条件不难看出,没有房产的引进人才也均可落户。事实上,人才落户政策已然成为城市间竞争的利器,“零门槛”落户早已不是问题。

张大伟表示,在2019年力度空前的基础上,2020年各个城市继续加码人才政策。体现在2020年各地落户的标准继续降低,从人才竞争转变成了劳动力之争。

此前,国家发改委就提出,2020年将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5月25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今年要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

事实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关键一环。据张大伟介绍,2019年实际户籍城镇化比例上涨速度落后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与户籍城镇化比例差距高达16.22%,这个趋势在2020年仍在延续。这也意味着各地落户政策仍会继续宽松,在全国放开落户限制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业内:不应把人才推向房地产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正在加码的人才引进政策,都与房地产市场挂钩。居住是人才引进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也是人才引进的重要配套政策。

而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此前个别城市为了疫情后的房地产市场快速启稳,发布了宽松的房地产政策,但很快被叫停。为此,各地开始谨慎出台救市政策,但是相比“一日游”政策,人才引进的购房政策即使力度再大,仍然畅通无阻。

据悉,自本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不同程度地实行限购政策。一般是本地居民可以购买两套住宅,非本地居民需要有1至5年的社保才有购房资格。而人才落户后,由非户籍人口转变为户籍人口,也是当前唯一可以打破限购的途径。

为此,张大伟认为,近两年来人才成为房地产政策调控的窗口。2019年全国超过170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同比2018年上涨超过40%,而2020年有望继续提升。在坚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预计房地产调控大门打开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随着人才认定标准会越来越低,人才落户预计将是2020年利好房地产市场的主流政策。

事实上,一方面打击房地产,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的现象在很多城市存在。6月1日刚刚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海南,在强调“严控房地产”的同时,对人才也敞开了大门,提出了“百万人才进海南”的计划。6月19日,海南省提出,允许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南省先落户后就业。这无疑是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才引进从规模上很难达到刺激房地产消费,不能认为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松绑”。但也有观点认为,人才引进和购房挂钩必然刺激住房需求,谨防人才引进政策成为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口子。

对此,张大伟指出,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虑到了用降低门槛吸引人,却没有留住人才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吸引的很多是购房者。因此,对于各地需要的人才不应该简单地推入房地产市场,而是应该以提供保障类型住房为主。

严跃进也表示,引导人才进入、降低人才购房成本可以促进当地楼市的成交,但也需要防范相关城市房价炒作的风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