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3年专升本最新政策

四川2023年专升本最新政策如下:

一、调整内容。

(一)计划下达。不再采取现行对口协议方式下达计划。专升本招生计划全省统筹,一次性下达各本科院校。各校招生计划面向全省符合条件生源招生。

(二)报名工作。统一组织网上报名,所有考生须登录报名网站,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考点并完成报考与缴费。采取个人报名与选送院校集体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并由选送院校负责确认和资格审核工作。

报考条件:除要求思想政治素质优良、身心健康外,考生报考资格,还需依据其专科阶段专业成绩在本校的排名确定,排名不得低于本校同年级同专业(专业方向)的前40%。

(三)考试科目。理工农医类考试科目:《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非理工农医类考试科目:《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各科考试时长及赋分另定。

(四)命题工作。2024年起将启用修订后的考试大纲(说明),所有统考科目试题均由省统一组织命制。

(五)考试组织。专升本考试须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考点原则上设置在本科院校。考试工作在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指导下,由各考点院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考点院校按省级统考有关要求,负责试卷的运送、保管等安全保密工作和考试组织工作。

(六)评卷工作。采用网上评卷方式,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

(七)录取工作。采用网上统一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的方式进行录取。具体办法另定。

二、过渡办法。

(一)2021年至2023年专升本对口协议、计划下达、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评卷、录取等工作仍沿用现行方式不变,具体要求按照当年专升本相关文件执行。

(二)2022年起,建立全省专升本报名报考系统,实行统一网上报名和统一缴费。

(三)从2021年起,考试时间全省统一,具体时间另定。2022年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使用省统一命制试卷,2023年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使用省统一命制试卷。其他考试科目试卷由招生本科院校自行命制。

公共基础课考试大纲参照2009年制定的《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基础课考试大纲》执行。省统一命题和制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其他考试科目的命题、制卷工作由招生本科院校自行组织实施。

成都医学院2023年专升本招生政策

1.录取第一批: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项计划。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2023年“专升本”全省英语统考并按英语成绩排名录取。其中,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按统考英语成绩排名,60%比例录取到本校对应专业,余40%学生录取到学生自愿填报的调剂学校。对不服从调剂或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再享受专升本政策。

2.录取第二批: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项计划。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按各校各专业报考人数的20%(对可调剂专业,按调剂志愿方式与普通考生拉通进行排序,根据排序情况及学生自愿填报的调剂学校进行调剂录取)。

3.录取第三批:其他学生。学校依据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至校本部。

请问成人自考本科学历可以落户成都吗?

成人自考本科学历不可以落户成都。成都落户政策中对学历的要求是:只允许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三本、专升本都算在其中;但网教、成教、自考类不行;但是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落户,比如购买社保,或者投资落户。

1、申请人已有住房,应在住房所在地申请办理。

2、申请人没有住房,但是直系亲属在成都有住房,可在其直系亲属的住房所地申请办理。

3、申请人没有住房但有工作单位,可在单位集体户或单位所在区(市)县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

4、申请人没有住房且没有工作单位,可在区(市)县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落户。

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87dh.com/xl/

成都市学历入户需要什么相关手续

落户合法稳定住所所需材料:

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

微信对话框输入入户申请表,即可直接下载哦~

毕业证书(毕业证遗失的提供毕业证明书)(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人居民户口簿(户籍保留在校的提供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无权证的提供备案购房合同或房产信息摘要)(原件和复印件);

落户地居民户口簿(落户地已登记有户口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亲属关系证明(落户直系亲属住房的提供)(原件)。

落户集体户所需材料:

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

微信对话框输入入户申请表,即可直接下载哦~

毕业证书(毕业证遗失的提供毕业证明书)(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人居民户口簿(户籍保留在校的提供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申请人本市无房证明(是指《个人或家庭房屋信息记录》)(原件);

集体户户主内页、空白内页(单位或区市县人才交流中心领取)(原件)。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