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这个区域未来咋样

区域现状:

1.产业:

“东进”“中优”战略布局,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重点打造汽车产业生态圈和城市新中心,是全国百强区、动力总成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创建示范区。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96.7亿元,整车产能突破200万辆,产量达128万辆。全区聚集了一汽大众(新捷达、新速腾)、一汽丰田(普拉多、考斯特)、东风神龙、吉利(标致4008、全球鹰SUV)、沃尔沃(S60L、XC60、插电式混合动力)等11个整车(机)企业,一汽大众发动机、富维江森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博世力士乐、哈工大机器人、星网宇达等高端装备企业,共落户世界500强企业67家、上市公司57家。

交通:开通地铁2#,4#线。

在龙泉驿,等地铁网全部建成,总共将会有12条地铁线经过,长达179公里,轨道数量整整76个!包括6条高速路,9条快速路,1个综合化的城市交通枢纽也在加紧建设。

区域未来规划:

到2021年,要成为主业强劲、生态宜居、群众富足的国家中心城市一流城区。2035年,成为产业先进、城市现代、生活美好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核心城区。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天府典范城区!龙泉山以东已经规划了13、18、24、38和简阳线5条轨道交通路线知名学校、医院也将不断完善,将新改扩建学校67所、增加学位3万个以上,医院7所,增加床位4000张以上。

19大本次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2030年为远景展望。规划将龙泉驿区定位为成渝经济区发展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天府新区高端制造业功能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卫星城,在“倒T字型”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建构“一心两翼两带”的全域空间结构。

至2020年,龙泉驿区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56平方公里(不含成都中心城区部分),规划人口142万人。至规划2030年,龙泉驿区城区(不含十陵、东村组团)建设用地192平方公里。龙泉驿区全区总人口208万人,其中龙泉驿区城区(不含十陵、东村组团)人口176万人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大面街道、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位于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内。其发展定位为成都国际汽车城。

想买龙泉驿的房子,天府新区的户口可以么

目前成都的住宅都是限购的,具体的购房资质如下:

A:高新区;

B:天府新区;

C:金牛区、武侯区、锦江区、成华区、青羊区、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双流区、郫都区、高新西区;

D:简阳、邛崃、大邑、新津、青白江、金堂、彭州、都江堰、崇州、浦江。

在A区域买房,需要有A区域户口两年,或者在成都由公司连续购买两年社保且购房月的社保在A区缴纳,如果有A户口但是未满两年需要有一年社保且购房月社保是在A区购买。

在B区域买房,需要有B区域户口两年,或者在成都由公司连续购买两年社保且购房月的社保在B区域缴纳,如果有B区户口但是未满两年需要有一年社保且购房月社保是在B区域购买。

在C区域买房,需要有C区域户口两年,或者在成都由公司连续购买两年社保且购房月的社保在C区域缴纳,如果有C区户口但是未满两年需要有一年社保且购房月社保是在C区域购买。

在D区买房,需要有成都户口两年,或者在成都由公司连续缴纳社保一年,如果户口未满两年,需要有一年社保。

另外,以家庭为单位在成都至多拥有两套住房,个人为单位或者家庭成员无成都户口的,能在成都拥有一套住宅,家庭的定义就是夫妻双方加未成年子女加投靠落户的父母,人数超过2人都算家庭,孩子成年就算单个家庭,单独计算购房资质。

您的户口在天府新区,也就是说您目前拥有的是天府新区的购房资质,不可以在其他区域进行购买。

2023户籍改革方案出台,地区放宽落户条件有哪些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有哪些?下面就由我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户籍改革方案出台,地区放宽落户条件有哪些

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五)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六)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在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达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七)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八)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认真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三、创新人口管理

(九)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十)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十一)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为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