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新版《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和《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细则》,调整了七大导向指标的六项。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大大放宽了对应届毕业生的落户限制。
与2018年《北京市引进非北京生毕业生工作管理办法》相比,我们来看看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计划单列的变化
这应该是变化最大的,计划单列是指不占用企业指标,可以直接办理引进手续。
2018旧政:
第九条
根据本市具体政策和要求,招收公务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特岗计划农村教师和毕业生,实行计划单列,不占引进指标。
第十一条
本市高精尖产业用人单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市属高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不占引进指标。
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直接办理引进手续,不占引进指标:
(一)父母是北京支边人员,本市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
(二)父母是北京知青,本市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
(三)上学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到北京,并有本市常住户口。
2021新政:
第十一条
以下引进项目实施计划单列:
(1)市委、市政府支持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疗卫生等先进产业、两区建设、市服务包企业、重点税源、重点引进、重点培育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招收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名国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
(二)本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含优培计划)、博士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特岗计划乡村教师,以及按照国家或市特定政策要求引进的毕业生;
(三)父母均已取得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
1.删除条款
删除了2018年的两个条款:父母是北京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和父母是北京知识青年,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两项条款,取消了历史背景优惠政策。
上学期间,父母双方都调到北京,有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变更为父母均已取得本市常住户口的毕业生,基本没有变化。
2.新条款
北京市重点扶持单位(高精度/人工智能/医疗卫生/两区重点落地/重点税源/重点引进/独角兽企业)可直接引进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以上毕业生,即“清北华五”7所高校的毕业生。
若不是上述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没有学校限制的毕业生。
3.合并条款
旧政中的第九条和第十一条在新政中合并第十一条第二款本市招收公务员、选调生(含优培计划)、博士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特岗计划农村教师,以及按照国家或本市具体政策要求引进的毕业生仍然单独实施计划,即对博士生的结算限制变得宽松不再局限于市高精度产业用人单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市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的优秀博士生。

引入对象的变化
2018旧政: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是指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非北京常住户籍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期间未与任何单位有劳动(就业、就业)关系(学校或休学期间独立创业除外),并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
2021新政: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毕业生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非北京常住户口应届毕业生,不属于定向和委托培训。在最高学历期间,他们与任何单位没有劳动(就业、就业)关系,并按时取得学位。毕业后两年内首次就业的毕业生参照执行。毕业后两年内首次就业的毕业生参照执行。
新政2021引进对象更加宽松,增加了毕业后两年内首次就业的毕业生也就是说,毕业后两年内没有就业,还是可以引进的,时间放宽了两年。还有一点增加最高学历期间未与任何单位有劳动关系也就是说,你本科毕业,然后辞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但在研究生期间,没有工作关系,也可以引入,这也是一个放松的条件。
官方对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的解释是:户口保存在学校或原籍,档案保存在学校或户籍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的未就业毕业生,或毕业后在拟引进的单位实现初次就业且工作满1年以上的毕业生。

引进条件方面
2018旧政:
第十三条
原则上,引进毕业生应具有研究生学位。博士生一般不超过35岁,硕士生一般不超过27岁。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引进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岁。
第十四条
郊区文化、体育系统和用人单位可适当引进本科毕业生。当年本科毕业生一般不超过24岁,毕业院校为北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京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21新政:
第八条
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超过26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岁。
第十条
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硕士、博士毕业生;
(二)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
(三)编剧、导演、演员、舞台技术等文化产业岗位。可引进教育部批准艺术院校独立本科毕业生;
(四)体育行业运动员、教练、赛事运营等岗位,可引进全国专业体育院校本科毕业生; (五)郊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可引进省级师范院校或其他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
(六)郊区医疗卫生系统医疗、药品、护理、技术岗位,可引进省级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市医疗卫生系统医疗、药品、技术岗位,可引进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包括参照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制度实施的其他专业)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根据2018年的规定,引进毕业生应具有研究生学位,博士学位不超过35岁,硕士学位不超过27岁,教育和医疗系统硕士学位可放宽至30岁。在2021年的新款中,这个条件放宽了,直接加入了本科生,但这个本科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北京大学和京外双一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这个前提条件,本科生也在引进范围内。
对于引进年龄,新款也放宽了,本科生不超过26岁,硕士统一放宽到30岁,博士35岁。
2018年,文化/体育/郊区用人单位可适当引进北京全日制大学/北京外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4岁的条件也与上述条款相结合。2018年,文化/体育/郊区用人单位可适当引进北京全日制大学/北京外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4岁的条件也统一合并至上述条款。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等四类本科生可引进省级普通高校

处理流程
办理流程由上年11月汇总,当年2月申报分配指标,改为当年9月汇总,10月申报分配指标。也就是说,户口指标的审核分配时间更快。
还简化了落户流程,删除了原有繁琐的流程,便于高效落户。
新政策增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相互了解,促进用人单位选拔和培养优秀毕业生。与毕业生协商后,选择工作半年或三年,给予足够的磨合时间。
关于应届生落户新政的思考
新政策体现了突出重点,准确引进的特点,确实放宽了落户限制。为了吸引更多的先进人才来北京,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安置配额,官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若不增加名额,则意味着普通应届毕业生更难获得户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