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汇塘是田林街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载体。田林街以蒲汇塘为界,分为西南和东北两个板块,西南以居民区为主。两年前,田林街开始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恢复原有生态系统。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住在蒲汇塘河边爱建园小区的顾老伯,搬了十几年。搬到家门口的河很脏,随着上海一江一河,徐汇加了一个‘池塘’的整治,两年前河水清澈。两年前,顾老伯的第一个小愿望就实现了。今年国庆前夕,顾老伯惊讶地发现,河对岸原本封闭的高墙消失了,变成了开放透明的围栏;花鸟市场商家建的房子不见了,空地变成了绿色植物和花朵的海洋。顾老伯的第二个小愿望绿地增加,河岸开通也实现了。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钦青花卉市场,临浦汇塘,曾是一个花鸟市场,是阻碍居民亲水的堵点。经过街道的反复走访和调查,这个8600平方米的空间被改造成社区的公共空间。曾经有很多花鸟市场的商店,转眼间就有了一个好名字花开蒲汇塘,空旷的花房驿站,小竹林,共建花园,跨界花园……与花草密切相关。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今年10月,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徐汇展区以花开蒲汇塘,享受生活美好为主题,在此落户,展示了徐汇作为中心城区,近年来践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建设宜居、工作、旅游、学习、养育美丽社区的丰富成果。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花开蒲汇塘有花房驿站、梦想空间、共建花园、大地艺术田、小竹林、跨境花园、海上沙发……在这里,市民可以在绿色共享的自然景观中感受融合滨水景观与公共空间为一体的社区生活新场景。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顾老伯现在每天绕河三公里,还能走进8600平方米的大花园,锻炼身体,赏花赏草。田林街社区规划师吴茂辉表示,花开蒲汇塘希望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更自然地回归城市环境,让归属渗透到整个街道,让文化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蒲汇塘蜿蜒于上海市区,实际上是记录田林地区发展变化的重要河流。徐汇区田林街成立于1985年,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综合居住社区。2019年上海启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时,田林街成为徐汇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首个试点,因为空间可塑性强,新村建设规范,滨水用地可开发一定量,河流、公园、绿化、住宅小区、社区商业资源丰富。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两年来,蒲汇塘滨河空间发生了田林地区最鲜明的品质提升。去年蒲汇塘长约1年完成.5公里河流示范段的治理大大提高了夏季暴雨后局部河流淤积、水质差、异味造成的景观质量不足。蒲汇塘慢行系统也让居民惊讶地发现,以前的臭水浜已经成为家门口的小滨江,大家开始用田林的谐音亲切地称今天的蒲汇塘为甜而精神。

逆袭!徐汇这里“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钦青花鸟市场地块的下一步规划开发将在城市空间艺术季展期后提上议程。地块周围有高密度居民区、更新后的滨河空间、发达的社区商业、丰富的医疗教育资源和畅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在规划专业人士看来,生活区越方便,就越珍贵,需要像打磨翡翠一样规划得当,工艺精湛。在这方面,记者了解到,未来钦青市场地块将迎来原市场升级版,消除混乱的旧商业形式,保留部分花卉零售,同时计划引入花园办公、文化空间等功能,完全唤醒上海美丽的滨水宝藏。

(来源:东方网 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王洁敏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