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能在侄女家定居吗?

教育厅副厅长热衷于攀登圈子,努力经营空房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

教育厅副厅长热衷攀附进圈子,苦心经营一场空

1964年1月出生的朱华山年1月出生,1984年8月工作,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云南省教委学生办公室主任、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云南省招生考试院院长(副厅级)、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厅级)、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院院长、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委员会委员、省科技协会副主席(兼)。

2020年7月,朱华山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了云南省纪委的纪律审查和监督调查。朱华山于2020年12月24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0年12月29日,云南省纪委监察委员会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2021年3月20日,文山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文山州人民检察院以朱华山涉嫌受贿罪向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我后悔没有听父母的教诲,‘做好事,积功德,做好人,有好报’,以至于到了今天的地步;我后悔没有听妻子的建议,为什么要这么多钱?我被金钱和物质欲望击倒了;我后悔没有把‘从小贫穷’当成财富,也没有珍惜现实待遇。我想当官发财;我后悔……这份忏悔是朱华山写的最痛苦的文字。不把权力当作责任和责任,而是当作享受的资本,沉迷于投机钻营,朱华山的权力和金钱交易,最终只是一个梦想。

以当官、发财、享受为人生追求,接天线找靠山,想尽办法走进秦光荣的小圈子

小时候是个孩子的时候,。这是朱华山对童年的记忆。吃不果腹的生活,让朱华山立志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成为一个有前途、赚大钱的人。1981年,朱华山考入中专,学费和生活费由国家承担,毕业后分配到昆明理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工作。

没有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没有朱华山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从贫困的农家娃到光荣的教育工作者。然而,朱华山远未满足这种身份转变。时代给了机会,组织给了舞台给了舞台,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工作,而是发誓要成为一名大官,赚很多钱,享受生活。

朱华山为了实现当官、发财、享受的人生三部曲,开始积心经营。1995年4月,31岁的朱华山被调到省教委工作。五年后,他被提拔为省招办副主任,正式担任领导职务。

虽然朱华山在36岁时担任省招办副主任,但他仍然觉得进步太慢,开始思考如何连接天线寻找靠山,并试图在弯道上超车。

2001年上半年,省委组织部决定派朱华山到勐海县副县长。朱华山不仅不理解组织培训干部的良好意图,而且利用这一趋势,精心安排了一个局。

通过吸引湖南武警干部李某,他可以进入省委领导居住的社区,结识了当时云南省委组织部部长秦光荣及其妻子黄玉兰。他希望省委组织部取消派他到勐海县临时任职的决定,理由是他想攻读博士学位,。因此,朱华山开始进入秦光荣的视野。

体贴的朱华山不直接接触秦光荣,而是从秦光荣枕边人黄玉兰开始。他的左边是黄老师,右边是黄老师,嘘寒问暖,从国内外多种方式为黄玉兰买衣服、鞋子、手表、衣服等特色礼物,体贴、谦逊、温柔。他故意不给秦光荣很多钱。一方面,他诠释了自己的贫困,另一方面,他以三心的标准服务秦光荣——努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让他满意;尽最大努力做好分配的事情,让他放心;假期前去拜访,让他开心。凭借这些攀附手段,他逐渐走进了秦光荣的小圈子。

渐渐地,朱华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2008年底,省招办升格为副厅级单位——省招生考试院,时任省招生考试院常务副院长的朱华山找到黄玉兰,希望时任省长秦光荣推荐自己当院长。随后,朱华山成功成为省招生考试院院长。

2011年8月,秦光荣升任省委书记,为了牢牢爬上秦光荣的大树,朱华山找到了另一种新举措。为了不落入送钱送物的习俗,他通过收集整理秦光荣发表的各种文章讲话,聘请作家撰写文章,大力吹捧秦光荣的治理思路和省政绩。他尽了最大的奉承,试图用文字换座位,用独特的优雅方式软贿秦光荣,赢得了他的青睐,以便被提拔重用。

2012年9月,朱华山担任昆明学院院长、省招生考试院院长,成功晋升为正厅级,成为云南官场热门人物。

此时的朱华山,政治上早已蜕变,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党旗下的铿锵誓言。他骄傲地膨胀,迷失自我,胆大妄为。从表面上看,朱华山似乎从攀登山到圈中受益匪浅。然而,他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寄托在依附的靠山上,最终得到的是他搞政治攀附,奉承,看似有利可图,实则穷途末路的忏悔。

贪婪被猎杀,干扰招生考试秩序,严重破坏云南教育公平

随着权力增大,自小立志发大财的朱华山甘于被围猎、甚至主动寻求围猎,一步一步被物欲洪流吞噬。对于烟酒茶、手表、黄金、玉石、家具、巨额现金、豪华车、别墅等财产,他从恐惧到顾忌,再到轻松要求……朱华山日益成为物质贵族和精神乞丐。

朱华山谈到一次受贿的情节,朱华山至今历历在目。2005年的一天,朱华山为湖南老乡熊办理了一个考生的预科课程。他在办公室收到了熊送的一盒月饼。回家后,他打开它,看到月饼盒里有1万元现金。那一刻对朱华山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既紧张又恐慌,但他没有考虑退款。相反,他选择偷偷地把钱放在冬天衣服的口袋里,放了很长时间才敢拿出来使用。此后,他的法律底线被彻底冲破,贪婪就像开门的洪水,无法阻挡。

王某是云南边境一个城市的富商,在这个城市颇有名气,往来不富就贵。2007年,王遇到了时任省招办主任的朱华山。王通过言语恭维和诱饵,将朱华山手中的招生权移花接木,帮助市长、市委书记等领导干部亲属就学,既做了人情,又展现了他的神通。认识朱华山后不久,王在昆明绿洲酒店给了他100万元现金。热爱金钱的朱华山喜出望外,很快接受了这位富有的朋友。从那以后,每年招考期间,王某的请求从未缺席,朱华山也一一照办。从2008年到2012年,朱华山先后8次收到王某送的现金250万元,别墅一栋,红木家具36万元。

天下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来;天下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往。虽然狩猎的方式不同,但套路是一样的:言语恭维,思想腐蚀,金钱收购。行贿人以糖衣裹挟着私心,无底线地奉承朱华山,为的是他手中的权力。据调查,朱华山利用省招生办公室主任、省招生考试院院长、省教育厅副厅长的职务,帮助特定群体在高考成绩和志愿录取查询方面,通过点招和处理遗留问题办理高考录取和中小学学习。他的行为严重干扰了云南招生考试的秩序,严重破坏了云南的教育公平。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家族中唯一的一个厅级干部,家族以朱华山为荣,他也“责无旁贷”地将兴旺家族的责任扛在肩上,主动“帮扶姊妹”“培育晚辈”。他一个接一个地把侄子和侄女带到昆明,为他们的学习和就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安排年轻一代不能上学。他找不到工作。他利用这段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朱华山还将违纪违法所得赃款借给兄弟姐妹、侄子侄女购买房产、车辆等,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在留置期间,他为自己算了一笔账:我位于主厅级。我的月薪加上医疗保险、出差待遇、各种保障等。我不需要有其他经济来源,我的生活会很好。但是今天,我丢了36年的饭碗,被开除公职后,基本的生活保障就没有了。算算经济账,连孩子都会明白受贿有多不值得!”

善于伪装表里不一,接受谈话时表面配合,背后却串供毁证,抛小瞒大

买车,但不敢坐,偶尔用,偷偷摸摸;买大房子,但不敢住,偶尔住,躲闪闪。总是像小偷一样,看不见人。”朱华山擅长伪装不同的朱华山在忏悔中写下了真实的道白。心为物役,生活怎能滋有味?

在日常工作中,朱华山勤奋能干,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助人。在进入省教育厅工作之初,朱华山为了在民主投票中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让外人看起来谨慎、谦虚、低调。走上领导岗位后,朱华山表面上三令五申。严禁下属谋取私利,帮助他人处理学生上学问题,接受下级招生办公室和学校送的礼物。为了掩盖政治投机者和行动两面派腐化变质的心,他树立了廉洁、公正的形象。

私下里,他编织人际关系网,搞圈子文化,为自己谋取私利,大肆收钱,非法收受巨额贿赂。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朱华山在2006年收他人利益后,购买了位于滇池度假区西贡码头的别墅;2009年,朱华山以借贷的名义向他人索要300万元购买昆明南亚风情园的高档房地产作为投资;2011年,朱华山接受了别人送来的480多平方米的别墅;2015年,朱华山认为2006年购买的别墅户型不好,又花费400余万元在同一个小区购买了一套面积更大、户型更好的别墅并斥巨资豪华装修,购买价值72万元的红木家具,用于周末小住……

2019年9月底,正值云南省清除秦光荣流毒的时候,朱华山依然不知所措,胆大妄为,接受一辆价值110万元的高档车。购买后的第二天,朱华山一家开着新车满载幸福回到湖南老家。购买后的第二天,朱华山一家开着新车满载幸福回到湖南老家。

在这一系列的疯狂背后,朱华山的内心是恐惧。他害怕被组织发现,害怕有一天东窗事件发生,整天惊慌失措。然而,他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为了隐瞒个人财产,朱华山避免了领导干部的个人事项报告,并以兄弟、侄女、侄子的名义定居了他实际投资购买的多套房地产、停车位和车辆,隐瞒了他的儿子对公司的投资。

2019年11月,朱华山因秦光荣问题被省纪委监察委员会谈话。谈话中,朱华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积极配合,知无不言,背后却精心设计,串供毁证,抛小瞒大。谈话结束后,朱华山害怕与老板杨、欧阳共同投资在云南某州买地开发商住宅被组织发现,然后与他们串通,试图对抗组织审查调查,也投资272万元和400万元,让杨写两笔投资和股息金额分别为50万元和67万元。

对党忠诚,对抗组织审查调查;谈党风廉政,搞腐败。两面人不是一天形成的。朱华山人生走上脱轨之路的必然是思想滑坡、物欲膨胀、底线失落、党性崩溃。他穿着廉价的外套,念着虚假的台词,演着腐败的戏剧,一步步走上不归路。

朱华山走出大山,从一名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一名正厅级干部。然而,他并不珍惜和满足。他以当大官,发大财,懂得享受为人生目标,带着自私进入公务员队伍。他沉迷于官场争宠斗艳,没有找组织找靠山,专心攀附秦光荣;一边搞权钱交易,一边表现诚实;边升边腐,搞权钱交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从违规到违纪再到破法,从变心到变节再到变质,终于入狱,教训深刻,发人深省!(通讯员 李育政 张雨)

教育厅副厅长热衷于攀登圈子,努力经营空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