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1742.第二季度1937亿元.第三季度2181亿元.8亿元,刚刚过去的9个月,成都货物贸易进出口以规模逐季提升态势,抛出了一条稳中向上的阶梯线。

西部外贸第一城的“加减法”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外贸规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六、西部第一,同比增长12.8%占同期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7%.6%。成都外贸运营的特点和亮点是内生动力增强、结构持续优化、开放平台驱动力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主干在促进全省外贸稳中提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显。

外贸数据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综合反映一个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开放合作的能力和水平。自今年年初以来,成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的稳定增长趋势。随着外贸规模的扩大,外贸质量也经常产生共鸣,其背后的关键是西部第一个外贸城市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

强链补链

国际门户枢纽效应使外贸稳定发展

9月30日,一列装满智能家电、电视产品等货物的中欧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西行驶至荷兰蒂尔堡。随着班列开通,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通量达到1.5万列。

连接一带一路两端的国际列车,促进了对外贸易和产业集聚的扩大。成都国际铁路港货运列车有限公司副经理王伟坤表示,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与全省15个市(州)建设亚荣欧洲物流(工业)基地,形成港口进出口贸易、城市生产基地产业联动模式,推动相应的智能制造、电子产品、先进材料和农副产品出口欧亚。

相应地,今年以来,成都商品贸易进出口稳步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成都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861.3亿元同比增长12亿元.8%占同期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7%.6%。

高水平开放平台是外贸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办公室潘旭东表示,前三季度,四川6个综合保险区进出口总额为4511亿元,同比增长12亿元.4%,占同期四川外贸总值的67%.4%带动全省外贸增长8%.5个百分点。

西部外贸第一城的“加减法”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人员检查货物

成都占四川6个综保区的一半,拥有高科技、高科技西园、国际铁路港三个综保区开放平台。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4294.9亿元位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同比增长7亿元.1%。

通过阅读进出口货物的清单,我们将发现农产品出口的激增是今年成都外贸运营的一大新亮点。前三季度,20年成都出口农产品.3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据悉,出口农产品以新鲜菌类、水果为主。

主要由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效应驱动。四川高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通表示,新鲜出口最重要的是国际运输高效快捷,近年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地位和效应,全球国际渠道缩短农副产品与国外消费市场的及时距离,加上港口商业环境优化,使出口新鲜农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今年以来,成都新开通了6条定期全货机国际航线,数量创历年最高。这有效地提高了陆空国际货运能力、国际门户枢纽辐射能力、国际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和外贸稳定增长。

减法:

缩短通关时间,优化监管

良好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10月15日,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将一批价值246万元的汽车锂电池组转移到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这是成都海关在四川启动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以来首次保税结转货物。

这种创新模式使成都沃尔沃和大庆沃尔沃不再需要支付国内销售税来分配保税材料。保税材料的流通更方便,也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丁永莲表示,与以往模式相比,新的监管模式可以为上述货物节省56万元的税款。

纵观今年以来的外贸经营,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引领外贸经营者,是外贸经营的又一亮点。前三季度,成都民营企业进出口1175.9亿元同比增长33.2%占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0%.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个百分点。

为什么私营企业成为外贸中的黑马?商业环境对国际贸易企业非常重要。成都巴莫科技市场部经理杜金瑞表示,成都除了国际渠道畅通外,还拥有高效的清关服务和良好的港口商业环境,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了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今年以来,成都巴莫科技出口业务同比增长3-4倍,创历年新高。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成都海关进出口总通关时间为50.52小时和1.与2017年整体通关时间基数相比,58小时分别减少.25%和56.94%。随着通关效率的不断提高,成都港口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得到了有效促进。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地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的通知》,全国推广了8个城市的72条典型做法。其中,成都共有12条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入选。

通关时间不断缩短,监管创新模式不断优化。监管服务的减法改善了商业环境,为外贸进出口注入了活力。随着成都外贸规模的稳步提高,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成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912.6亿元同比增长30亿元.5%比去年同期增加了成都外贸总值的2%.1个百分点。

重点点位

成都国际铁路港:

66个畅连海外城市

加快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助力建设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都国际铁路港位于一带一路交叉口,拥有四川唯一的铁路货运国家开放港口,建立成都国际货运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以成都为主要枢纽,西进入欧洲、北上蒙古、俄罗斯、东联、日本、韩国、南拓东盟。截至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连接66个海外城市和20个国内城市,共开通国际班列1.5万多列。

其中,成都中欧班列有效保障了适铁适欧产业的运输需求,如电子信息、汽车车辆、智能家电、生物医药等。TCL、联想、戴尔、沃尔沃、康佳、创维、宝马等高附加值制造产品占当地货源的70%以上 成都制造四川制造产品加速进入国际市场。

一线探访·奋斗者故事

20多名关员全年无休止

保护空中通道不断链

“咚、咚……昨天下午1点30分左右,双流机场海关监管部门主任陈杨挖了一盒午餐,迅速从二楼跑到一楼海关报关大厅,楼梯间发出了快速的回声。出口货物检验等通关监管要尽快完成,否则会影响乘坐班机。陈杨边走边说。

昨天,成都的天空下着毛毛雨,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际货运站却一片火热的景象,装卸叉车在一排出口货物中来回穿梭。几个小时后,这些货物将乘坐国际航班运往世界各地。

双流国际机场是四川唯一的港口。双流机场海关监管部门是成都关区唯一365天的货运通关现场,负责成都出入境航空运输货物的监督。陈杨说,20多名海关官员三班倒全天候提供通关服务,确保国内外双循环畅通。

据统计,成都双流机场双流机场港口进出口货运吞吐量为13.9万吨,同比增长11.4%。其中全货机货运吞吐量8.6万吨,同比增长30%以上,占机场港口货物吞吐量(不含航油出境)的近80%。

近年来,成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落户成都。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对国际航空运输及时性和通关效率有很高的要求。

例如,在戴尔的全球运输中,平均每三个中就有一个是‘成都制造’。货物从戴尔成都工厂运出后,必须在48小时内运到世界各地。整个流通环节卡住时间一环扣一环。陈杨说,双流机场海关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重点货物出口随到随走。

作为坚守一线的国门卫士,既要保障国门安全,又要提高通关效率,这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疫情发生后,双流机场海关监管科迅速成立星辰突击队。突击队成立了多个由党员干部牵头的应急保障小组,全年在线,灯火通明守护着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了成都航空港进出口货物的畅通。

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胡大田 制图 申娟子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