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台资企业落户

继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泸州合江县四川首个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摄影报道

4月28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天气良好,微风习习。真龙柚树和荔枝树围绕真龙镇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同日,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揭牌仪式在四川和台湾两岸嘉宾见证下举行。同日,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揭牌仪式在四川和台湾两岸嘉宾见证下举行。这意味着四川第一个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正式落户合江。

据报道,四川台湾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以下简称试验园)由四川省台湾办公室、省农业和农村部门批准,是四川实施农林22措施和四川台湾农业合作促进农村振兴星计划,创新四川台湾农业合作使农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试验园规划面积超过5万亩,规划建设采用一园两基地模式。

持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四川首个“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落户泸州合江县

一园两基地

发挥台资农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一园两基地两个基地是指合江县甘雨镇白鹿镇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基地和真龙镇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其中,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基地主要依托台资企业河江安豪农业有限公司特色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贸易、生物技术等项目建设。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主要依托台资企业四川益华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和台资企业四川浩记水产有限公司台湾大头虾稻田养殖及体验项目建设。

建立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有什么好处?据了解,试验园将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享建设的理念,促进四川、台湾农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台湾农业企业集聚发展、平台创新、合作水平提高的新发展。推进川台农业文化旅游合作,在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贸易、休闲观光体验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形成新的亮点。在产业辐射带动、村集体增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方面,推进农村振兴,构建新的机制。

持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四川首个“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落户泸州合江县

此外,试验园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台湾农业企业的示范驱动作用,吸引更多台湾农业和台湾企业引进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形式、新技术、新品种,打造川台农业合作的新模式,促进四川农业的优质发展,继续深化和扩大川台农业合作的成果。

对于台资企业来说,建立‘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不仅是政府实施细惠台政策,也是对我们在过去六年扎根这里取得的发展成果的肯定。合江安豪农业董事长王明林表示,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试验园区建设带来的叠加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农业生物技术优势,推动更多农民致富,开辟科技振兴农村的道路。

持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四川首个“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落户泸州合江县

落户合江县

建设具有两岸特色的农村振兴基地

为何四川首个“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选择设立在泸州市合江县?一组数据告诉你答案。泸州是四川省第一家台资企业定居的地方。截至目前,泸州已注册台资企业83家,涉及水泥建材、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文化旅游、贸易物流等领域。总投资约42亿元,近五年台湾企业创汇3000多万美元。2021年,合江县台资企业创汇125万美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以上,周边群众年均增收0元.5万元以上,形成了台资企业健康发展、村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的良好格局。

此外,泸州市与台湾省农业合作基础扎实,在合江县落户8家台资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生态保健、有机农业、创意体验等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成立了公司 村集体 农民合作共赢,构建了土地租赁 劳务收入 利益链接机制利益分红。一园两基地致力于打造具有两岸特色的农村振兴基地,形成了台商台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合江模式。

持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四川首个“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落户泸州合江县

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的建立也可以叠加政策红利,帮助台湾农民和台湾企业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机遇,实现新的发展,为泸州与台湾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搭建新的平台。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者还参观了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四川台资农业企业委员会副主任胡淑美参观后表示:我最期待的是把科技和生物的新东西带到农村,把台湾省的技术和当地的农业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合作下,我们的农业在未来会更好、更科技、更符合现代农业的理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微信关注报告: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继续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泸州合江县四川首个川台农村振兴合作试验园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