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我家外孙,小名叫豆豆,打小就跟我们老两口亲。他爸妈工作都忙,经常出差,有时候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带着。
豆豆慢慢大,眼瞅着就要上幼儿园,户口这事儿就提上日程。按说,孩子户口都得跟着爸妈。可问题是,他爸妈的户口都在老家那边,工作又在这个城市,房子也是租的,没个固定的窝。我们老两口琢磨着,我们有自己的房子,户口也在这儿,豆豆一直跟我们住,要是能把户口落在我们名下,以后上学、看病啥的都方便不少。
刚开始心里也挺没底的,都说隔代落户难。 我就先自个儿跑去我们这片的派出所户籍科问问。窗口的小同志听我一说,眉头就皱起来,说一般情况下不行,得跟父母。我说我们情况特殊,孩子实际就是我们带,父母工作不稳定,也没固定住所。他就让我回去准备一堆材料试试看,但不保证能成。
准备材料那叫一个折腾
要准备的东西可真不少,我列个单子你们瞅瞅:
- 我跟老伴儿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 我女儿、女婿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 豆豆的出生医学证明。
- 我们的房产证。
- 女儿女婿写的委托书或者声明,说明为啥孩子要落我们这儿,同意我们做监护人之类的。
- 还得去社区开个证明,证明豆豆确实长期跟我们一起居住。
- 可能还需要证明我女儿女婿在本市没有房产的材料。
为这些东西,真是跑断腿。 有些材料还好说,现成的。那个居住证明,社区一开始还不给开,说没这个先例,得我们自己去找负责的片警签字确认。然后又跑去找片警,片警又让我们找社区… 就这么来来回回好几趟。
还有那个无房证明,也得去房管局查,排队就排老半天。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那段时间天天往外跑,回来累得够呛。
提交申请和等待
材料总算是凑齐,厚厚一沓子。我又信心满满地去派出所,把东西交上去。窗口那小同志倒是挺耐心,一份份帮我核对,说材料看着是齐,但得报上去审批,让我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月。期间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被打回来。我隔三差五就给户籍科打个电话问问进度,人家也挺无奈,说在流程里,让我耐心等。
那段时间挺焦虑的。就是操心的命。年轻时候在厂里干活,就是个小组长,啥事都得盯着。退休,本来想着清闲清闲,结果女儿这边事儿又多。她跟我说:“妈,这事儿就拜托你,我跟我老公实在抽不开身。” 我能咋办?自己的外孙,总不能看着他以后上学麻烦。
我老伴儿一开始还有点嘀咕,说别费劲,人家政策不让咋办。我说试试呗,万一成?再说,现在政策不也越来越人性化嘛总得给实际困难留个口子不是?
终于搞定
差不多过三周,派出所打电话来,让我去一趟。我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是材料不行。结果去之后,人家告诉我,审批通过!
当时我那个激动,差点没当场掉眼泪。工作人员拿出新的户口本,上面豆豆的名字就在我跟老伴儿这一页上,关系写的是“外孙”。
拿着那个崭新的户口本,心里真是踏实多。 虽然过程挺折腾,来来回回跑不少路,说不少好话,但总算是把这事儿给办下来。
外孙的户口跟着外公外婆这事儿,不是完全不可能。关键还是看具体情况,看符不符合当地的政策细则,还有就是,咱们自己得有耐心,把该准备的材料都准备齐全,该跑的部门都跑到位。有时候,事在人为,多问问,多试试,说不定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