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我当初在保定买房那点事儿,主要是针对咱们这种没保定户口的人,到底能不能在那边安家。

当初为啥琢磨保定买房?

这事儿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我在北京飘着,感觉也老大不小,总想着得有个自己的窝。北京那房价,你们也知道,看看就得,真下手,我那点儿积蓄,连个厕所都悬。家里老人岁数也大,想着离老家近点儿,以后照顾起来方便。保定离北京近,高铁方便,房价相对来说,努努力还能够得着,就动心思。

我也是一头雾水。网上查,问朋友,说法五花八门。有的说外地人根本买不,限购严得很;有的说可以买,但条件特多,麻烦。

碰壁与摸索过程

第一步:找中介打听。 这是最直接的办法?我就找几家看着挺大的中介门店,进去问。好家伙,那真是啥人都有。有的中介小哥特别热情,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哥,包在我身上”,但具体问到政策细节,他又含含糊糊,一个劲儿让你先交意向金看房。有的,就直接跟我说,“您没保定户口,也没长期社保?那基本没戏”,劝我别白费功夫。

第二步:自己研究政策。 中介那儿问不出个所以然,我就想着自己上网查官方文件。那些政策文件写得那个“官方”,看得我脑壳疼。一会儿一个“通知”,一会儿一个“意见”的,条条框框特别多。大概意思好像是说,对外地户口买房有限制,特别是新房和主城区的二手房。

第三步:关键的社保问题。 几次碰壁下来,我发现一个绕不开坎儿——社保或者个税记录。那时候我打听到的消息是,非保定户籍的,想在主城区买房(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得提供购房前一段时间内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的证明。具体要多久?当时普遍的说法是要连续缴纳满36个月,也就是三年!而且是“连续”,中间断都不行。

这对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我虽然工作几年,但社保关系一直在北京,并没有在保定连续缴纳过那么长时间。这就意味着,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好像直接就被卡在门外。

尝试与结果

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心里挺失落的。难道真没辙吗?

  • 我琢磨过,能不能先想办法落个保定户口?但这事儿也不简单,也得符合一系列条件,不是想落就能落的。
  • 我也想过,能不能找那种“特殊人才引进”的路子?据说有些学历高、有职称的人,政策上会有倾斜。但我一普通打工人,好像也够不上那标准。
  • 还有中介偷偷跟我说,可以“操作”,补缴社保啥的。我一听就觉得不靠谱,这玩意儿风险太大,万一后面出问题,房子钱都打水漂,咱可折腾不起。

绕一大圈,反复确认信息,包括托在保定的朋友去房管局那边的窗口打听一下,得到的答复基本一致:对于没有保定户口的人来说,想在主城区买房,最硬性的条件之一就是那几年的连续社保或个税记录。

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那时候解的情况是这样,可能现在又有新变化。比如,听说后来对某些区域、或者对特定类型的人才,政策可能会有所放宽,但具体情况,还得看最新的官方发布。

我的最终选择

因为当时我不符合那个连续缴纳社保的条件,又不想走歪门邪道,所以最终,在保定市区买房这事儿,我就暂时搁置。后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其他的打算。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经验:

没保定户口想在保定买房,不是绝对不行,但确实有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还不低。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满足当时当地的限购政策要求,特别是那个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要求。这是硬杠杠。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建议是:

  1. 先去查最新的官方政策。 别光听中介忽悠,自己去住建局网站看,或者直接去办事大厅问清楚。
  2. 核对自身条件。 看看自己是否满足社保、纳税、购房套数等方面的要求。
  3. 别想着走捷径。 什么补缴社保、假结婚之类的,风险太大,别碰。

买房子是大事儿,一定得把政策搞清楚,手续办利索,心里才踏实。我把我这趟折腾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后来的朋友提个醒,少走点弯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