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这城里长大的姑娘,嫁到农村,这事儿放以前我可真没想过。但这缘分来,挡也挡不住。结婚,自然就涉及到好多实际问题,其中一个挺重要的就是户口。
刚结婚那会儿,我户口还在我娘家那边,也就是城镇户口。老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户口也一直在村里。我也没太在意这事儿,觉得在哪不一样过日子。但时间长,尤其是在村里住习惯,就觉得有些事儿还是跟着老公走方便点。
为啥要琢磨迁户口?
主要是考虑几件事:
- 归属感:既然决定在农村扎根生活,户口也跟着过来,感觉才算是真正融入这个家,这个村子。心理上觉得更踏实。
- 一些潜在的便利:听村里人说,有时候村里有些福利、补贴啥的,跟户口有点关系。虽然不指望靠这个发财,但能享受到的,为啥不要。比如,最直接的就是看病报销,我在城里是职工医保或者居民医保,到农村这边,他们主要是新农合(现在好像叫城乡居民医保,但我们还习惯叫新农合)。如果我户口过来,参加这边的医保可能更方便,报销流程啥的也更熟悉。
- 长远考虑:以后要是有孩子,孩子落户也方便,跟着爸爸这边,就在村里落户。省得以后还得折腾。
也担心过一些问题。比如,城里户口是不是就彻底没?以后养老金怎么办?会不会影响退休?这些我都打听过。
具体咋办的?打听和跑腿过程
我这人做事喜欢先搞明白。我就开始打听。
先是问我老公,他也不太懂具体流程,就说得去村委会问问。然后我就去村委会,找管户籍的或者村干部问。他们倒是挺热心,跟我说,城里迁到农村,现在政策好像比以前松快点,但具体能不能迁,还得看镇上派出所户籍科那边怎么说。
他们给我一些建议,让我准备好结婚证、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还提醒我,最好先去我原来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问问迁出需要啥手续,再去老公这边村所属的派出所问问迁入需要啥条件。
我就开始跑腿。
- 回我娘家那边的派出所:我先回趟城里,到我户口所在的派出所。跟窗口的民警同志说明情况,说我要嫁到农村,想把户口迁过去。他们查查,说需要我老公那边村委会同意接收的证明,还有镇派出所的准迁证。然后他们这边才能给我办户口迁出手续。
- 回老公这边的村委会:我又回到村里,跟村委会说派出所的要求。村委会这边就给我开个同意接收我落户的证明,盖个大红章。
- 去镇上的派出所:拿着村委会的证明,还有我们的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啥的,去镇上的派出所户籍科。跟民警同志又把情况说一遍。他们审核材料,问些基本情况,比如是不是实际居住在村里之类的。确认没问题后,就给我开一张《准予迁入证明》(就是准迁证)。
- 再回娘家那边的派出所:拿着这张宝贵的准迁证,我又跑回城里我原来的派出所。把准迁证和其他材料交给他们。这回顺利多,他们核对无误后,就给我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给我一张《户口迁移证》。
- 回到镇上的派出所:拿着《户口迁移证》和之前的材料,再次回到镇上的派出所。把迁移证交给他们,就算正式落户。他们把我信息录入系统,然后在老公的户口本上,把我加进去,身份信息后面备注是从哪个城市迁来的。
整个过程跑好几趟,准备材料也挺繁琐的,复印件要准备齐全。前前后后大概花一两个月,主要是中间有些材料需要等,还有就是我两边跑的时间。
迁过来之后?实际感受
户口本拿到手那一刻,心里确实挺踏实的。
生活上的变化:
- 医保:我停城里的居民医保,参加村里的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缴费标准跟村里人一样,看病报销确实方便,在本乡镇卫生院或者县医院看病,直接就能报销一部分。
- 土地问题:好多人关心这个。我们这边政策是,嫁过来的媳妇,如果村里还有机动地或者赶上调整,可能会考虑分配,但不是绝对的。像我迁过来的时候,村里暂时没有地可以分,所以这块就没享受到。这个各地政策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 养老金:这个我之前也担心。后来解到,我之前在城里工作交的社保,记录都还在,不会因为户口迁到农村就没。只要累计缴费年限够,到退休年龄,还是可以按规定领养老金的。跟我户口在哪关系不大,主要看我的社保缴费记录。如果我一直在农村,没有工作单位交社保,那就得考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个待遇跟职工社保差别还是挺大的。
- 拆迁啥的:这个就更远。听说是看你有没有合法的宅基地和房产。我名下没有独立的宅基地,房子是老公家的,所以这块权益主要是跟着老公家走。如果以后有幸分到宅基地自己盖房,那就不一样。
户口迁到农村,对我最大的改变是心理上的融入感和日常医保的便利。其他的,比如土地、养老金这些,并没有因为一张户口本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待遇还是跟你实际的缴费、财产情况挂钩。
现在想想,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是对的。日子还得自己踏踏实实过,户口只是一个身份的证明,在哪生活,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一个城里媳妇把户口迁到农村的实践过程和一点感受,希望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一点参考,但记住,各地政策有差异,具体还得自己多问多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