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亲身经历的这事儿——户口迁出去,老家的地咋办,特别是那个“土地确权”的事儿。

说起来,我这事儿也折腾不短时间。几年前,为孩子上学方便,也是想着去镇上找点零活干干,一咬牙,就把我们一家三口的户口从村里迁到镇上。当时心里头那个忐忑,最惦记的就是老家那几亩地。那可是祖辈传下来的口粮田,虽说现在不指望它发家致富,但总觉得那是咱农民的根。

刚迁走那会儿,心里老不踏实。听村里人说来说去,有的说人走地就没,有的说承包期没到就还是你的。我自个儿也犯嘀咕,这万一以后村里重新分地,或者有啥征收补偿,没我的份儿可咋整?

我的折腾过程

光担心没用,得去问问清楚。我就先回趟老家,直奔村委会。

第一步,就是找村干部问情况。 我记得当时找到村支书,把我的情况一五一十说。我说:“叔,你看我这户口迁镇上去,咱家原来那块地,现在是个啥说法?” 村支书人挺实在,跟我说:“你户口迁走不代表地立马就没,主要是看你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在不在,还有就是村里有没有统一收回重新分配的决定。”

第二步,关键的来,就是核实“土地确权”这事儿。 正好那段时间,全国都在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我们村动作稍微晚点,但我迁户口那会儿,这事儿已经在走。村支书提醒我:“你得赶紧确认下,你家那地确权登记的信息是不是还是你的名字,那个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下来没?那个才是正经凭证。”

我一听,赶紧回家翻箱倒柜找我家的那个老“土地承包合同”。然后又跑到镇上的相关部门(好像是农业站还是国土所,记不太清)去查档案。

第三步,确认和办理确权登记。 运气还算不错,因为我迁户口的时候,确权工作虽然启动,但还没最终完成登记。村里公示的名单上还有我的名字。我就赶紧按照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虽然迁走,但能证明我原来是本村成员)、还有那个老承包合同的复印件。村里开个证明,证明这块地原来是承包给我的。

这中间也跑几趟腿,填好几张表,还得签字按手印。公示期也没人提出异议。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终于办下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我的名字,地块的位置、面积也都标得明明白白。

拿到证,心里踏实

拿到那个红本本的时候,我这心才算真放肚子里。虽然我现在户口不在村里,但法律上,这块地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还是我的。以后就算有啥征地补偿,或者土地流转,我也有说话的份儿,有拿到属于我的那份权益的依据。

根据我自己的这点经历来看,户口迁出去,地的事儿不是一刀切就没。关键中的关键,就是那个“土地确权”。你得确保:

  • 在确权的时候,你的信息被准确登记上去。
  • 你手里有那个有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各地政策可能有点细微差别,最好还是多问问当地村委会和相关部门。别怕麻烦,这事关乎咱自己的利益,该跑的腿得跑,该问的话得问。

这就是我自个儿折腾这事儿的全过程,希望能给和我有类似情况的朋友提个醒,少走点弯路。反正记住,证拿到手,比啥都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