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就闹心,每次想到都觉得堵得慌。当初为啥要把娃儿的户口从村里挪到城里来?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悔。
最早是琢磨着孩子上学的事儿。那时候我跟孩子妈都在城里打工,孩子也带在身边。眼瞅着要上小学,不是本地户口,麻烦事儿一堆。找学校、托关系,还得交一大笔借读费,好几万,对我们那时候来说,真不是小数目。当时就想着,要不干脆把户口迁过来,一百,以后上学能方便点,说不定教育资源还好些。
下决心那会儿,也是下狠心。正好赶上我们这边买房能落户的政策,就一咬牙,把老家攒的钱,加上跟亲戚朋友借的,凑个首付,在城边边上买个小房子。想着,有房子,就能落户,孩子就能名正言顺地在城里上学。
接下来就是跑手续。先是去派出所咨询,要准备啥材料。然后就是回老家开证明,村里、乡里盖章,再回到城里这边派出所提交申请。来来回回折腾好几趟,填一堆表格。当时心里还挺美滋滋的,觉得为孩子,这一切都值。户口本拿到手那天,还特意看好几遍,感觉自己也成“城里人”。
可真把户口挪过来,孩子也顺利上学,新的问题又来。
当初没想到的麻烦事儿
上学是方便点,但压力山大。城里学校竞争那个激烈,跟我们村里完全两码事。孩子回来就说,班里同学都在上各种补习班,啥奥数、英语、乐器,咱也不能落下。这一下,开销又上去,比那借读费也少不多少,关键是孩子累,我们也跟着焦虑。
- 补习班费用高得吓人。
- 同学之间攀比心也重,今天谁家去旅游,明天谁买新玩具,孩子回来也念叨。
- 感觉孩子没以前在村里那么无忧无虑。
生活成本噌噌涨。以前在村里,住自己家房子,没物业费啥的。自家有块小菜地,种点菜,吃着也放心,开销小。现在城里,水电煤气物业取暖,样样都要钱,菜市场的菜也贵。一个月下来,光是基本生活费就比在老家多一大截。
最让我心里不得劲儿的,是老家的根好像断。以前村里有啥集体分红,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念想。现在户口迁出来,这些都没份儿。还有老家的宅基地,按理说也不能再申请。虽然现在城里有房子,但总觉得不踏实,不像在老家,有地有房,心里稳当。
仔细盘算盘算,为个城里户口,好像也没占到啥大便宜。教育资源是好点,但付出的代价也大,不仅是钱,还有孩子的压力和我们失去的农村福利。有时候回老家,看到村里环境越来越邻居们生活也挺悠闲,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
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悔把孩子户口迁过来。当时要是多考虑考虑,或者再等等政策,也许就不用这么折腾。只能说,当时眼光短点,光想着解决眼前的困难,没看到后面的连锁反应。
咋说,就是感觉自己办件不划算的事。现在户口迁都迁,也没回头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希望孩子以后在城里能发展也算没白折腾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