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会儿,一头扎进现在这个城市打拼,当时压根没想过户口这事儿。直到后来工作慢慢稳定,一些事情就绕不开户口,比如摇号买车,以后有孩子上学之类的,都说本地户口方便点。可我这情况,家里不是本地的,自己又没钱买房,这户口落哪儿去?愁。

后来听同事提起,说可以搞个“集体户口”,挂靠在公司或者人才市场。一开始我听着就迷糊,啥叫“集体”?感觉就不像正经户口本那么实在。问一圈,有人说挺跟个人户口差不多;也有人说限制多,将来干啥都不方便,得找单位借户口卡。

摸索着开始办

反正是没办法的办法,总得试试。我就先去找公司的人事(HR),他们倒是办过,给我一张单子,上面列要准备的东西。我一看,嚯,还真不少。

具体要准备啥?我记得大概有这么些:

  • 我自己的身份证,还有老家的户口本,原件复印件都要。
  • 毕业证、学位证,也是原件复印件。
  • 跟公司签的劳动合同。
  • 还得去社保局打印在本市缴社保的证明,得连续缴一段时间才行。
  • 好像还要一个在本市没有房子的证明,这个得去房管局开。
  • 公司这边也要出一些证明材料,证明你是他们员工之类的。
  • 还有就是要填好几张申请表,有些栏目填得我头大。
  • 还得准备几张一寸照片。

跑腿的辛酸泪

看起来就是一堆材料,但真跑起来才知道麻烦。先是回老家拿户口本,顺便在老家派出所开个户籍证明啥的。然后回到这个城市,就开始漫长的跑部门、盖章之路。

去社保局打印证明,排队。去房管局开无房证明,又排队。有时候一个材料不合格,还得重新跑。比如那个申请表,有个地方填错,人家不收,只能拿回来改再送去。公司这边的章也要走流程,一层一层签字,等好几天。

最折腾的是,有些东西需要老家那边配合,就得寄回去让家里人帮忙办,一来一回又耽误不少时间。那段时间,不是在跑腿,就是在准备跑腿的路上,感觉整个人都快“跑断腿”。

总算是办下来

把所有材料收齐,交给人事,他们再统一提交到对应的机构(好像是区里的人才中心或者公安局的户政窗口,具体我都有点记不清)。然后就是等消息。

等大概一两个月,人事通知我说批下来。但拿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户口本,而是一张纸,叫做“常住人口登记卡”。这张卡平时放在公司人事那里统一保管,你自己需要用到户口信息的时候,比如办护照、办结婚证什么的,得去人事那里申请借出来用,用完还得还回去。

拿到那张纸的时候,心里挺复杂的。高兴是肯定高兴,毕竟在这个城市也算有个“户口”,解决燃眉之急。但又觉得有点别扭,总感觉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每次要用还得“借”,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我这种暂时买不起房又想落户的人来说,集体户口确实是个过渡的办法。总比一直黑户或者户口在老家强点儿。就是这个过程,确实挺磨人的,要办的朋友得有点耐心才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