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当年我去外地上大学迁户口那点事儿。这事儿,搁现在可能政策又变,但我把我自个儿的经历捋一遍,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做个参考,也算是我这过来人的一点分享。
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
我记得那会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里人比我还激动。红彤彤的纸,沉甸甸的,感觉人生新篇章就要开始。兴奋劲儿还没过,就开始看入学须知,一堆材料要准备。其中就有个关于户口迁移的说明,可以选择把户口迁到大学所在的城市,也可以不迁。
当时我就懵。迁?还是不迁?这有啥区别?我一个十八九的小年轻,哪儿懂这个。我爸妈那时候对这块儿也不是特别清楚,就说:“要不问问你老师?或者看看学校咋建议的?”
开始琢磨和打听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那会儿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查个东西费劲。我就主要靠问,问几个已经上大学的学长学姐,也问辅导员老师。
听到的说法五花八门:
- 有人说迁过去以后万一想留在那工作,有个本地户口方便,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啥的可能有优势。
- 还有人说,在学校当地办个身份证、考驾照啥的也方便点,不用两地跑。
- 但也有人说,别瞎折腾!尤其是老家是农村户口的,千万别动。说农村户口以后可能有好处,比如分地、拆迁补偿啥的(虽然那时候这事儿还不太明朗)。而且毕业要是回老家发展,还得再费劲把户口迁回来,一来一回,麻烦。
- 还有个说法是,除非你去的是北京、上海那种大城市,以后铁心要留在那儿,不然迁不迁区别不大。
我当时听得是云里雾里,感觉各有各的道理。
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决定
我老家,算是个小地方,户口性质是农村的。要去读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个省会,还行,但也不是顶尖的那几个一线城市。我自己当时对未来也没啥明确规划,就想着先把大学读毕业去哪儿,天知道。
家里人一起商量下,我爸比较实在,他觉得:
- 来回迁太折腾,万一毕业回家,不是多此一举吗?
- 农村户口这个事儿,虽然不知道未来具体有啥用,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别轻易动它。万一以后有啥政策福利?
- 在学校待也就四年,真有啥事儿需要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大不放假回家办呗,也花不多少时间。
我妈也觉得,刚到一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先把学习搞好是正经事,户口这种大事儿,别急着做决定。
我自己琢磨半天,也觉得不迁可能更稳妥点。主要是怕麻烦,也怕万一以后想回老家发展,还得折腾迁回来。至于说留在大城市工作方便,那时候感觉离自己还挺遥远的,没太当回事儿。
最终的行动和结果
我就决定,不迁!
开学报到的时候,看到有同学在排队交户口迁移证啥的,我就直接略过那个环节。辅导员也没特别强调必须迁,就是个自愿原则。
大学四年,没感觉户口不在学校有啥不方便的。身份证一直用老家的,没耽误事儿。兼职实习也照样找。同学里有迁户口的,也没觉得他们比我方便到哪儿去。唯一一次好像是考驾照,有同学说本地户口报名快点?但我没在大学期间考,所以也没体会。
毕业后,我没有留在上大学的城市,辗转去别的地方工作,后来又回离家近一点的城市。户口一直在老家放着,倒也省心。
回头看看
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我当时不迁户口的决定,对我个人来说是正确的,主要是省事儿,也保留老家的农村户口身份(虽然至今也没靠这个拿到啥特别大的好处,但心里踏实点)。
这只是我的个人经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家庭背景、老家政策、大学所在城市、个人发展规划都不同。如果你是去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且有强烈的意愿毕业后留在那里发展,那可能迁过去确实有一定的好处。
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还是看自己。多问问,多想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别盲目跟风。毕竟这关系到自己挺重要的一个身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