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2017年的落户口政策,我这儿还真有点儿实践经历能唠唠。那会儿正好赶上我生活里头有点变动,对这块儿就特别上心。
记得大概是2016年底,我就开始琢磨着换个城市发展,主要是考虑到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还有就是自己工作上的机会。当时就听说好多地方的落户政策要调整,心里头就有点打鼓,不知道是变容易还是变难。
摸索阶段
最开始真是两眼一抹黑。 我先是在网上瞎看,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有的说放宽,有的说收紧,看得我头都大。那段时间,只要看到跟“户口”、“落户”、“新政策”沾边的字眼,我都会点进去瞅瞅。但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很多都是中介或者一些不靠谱的解读,没啥实际用处。
后来我就想,还是得找官方的路子。我先是锁定几个意向城市,然后就去翻这些城市政府的官方网站,特别是公安局或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网站。别说,这官方网站信息虽然写得有点干巴巴,但至少是准的。我就一条条地看,把那些条件、流程,都拿个小本本记下来。
我的实践过程
到2017年,政策陆陆续续也明朗一些。我当时的情况是,学历还行,工作也算稳定,有几年的社保记录。对照着新出来的细则,感觉自己好像够得上“人才引进”这一类的边儿。
第一步,准备材料。 这绝对是个体力活加细心活。我记得当时列个单子,一项项去准备:
- 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这个是基础。
- 学历证明:毕业证、学位证,还得去学信网打印认证报告。
- 工作证明:劳动合同,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还有在职证明。
- 社保证明:这个最折腾,得去社保局窗口排队打印,要连续缴纳记录的。
- 居住证明:当时是租的房子,就得提供租赁合同,还有房东的一些证件复印件,麻烦人家跑几趟。
- 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结婚证(如果已婚),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还得回老家派出所开)。
第二步,提交申请。 材料备齐,我就去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或者公安局户政窗口。那个人山人海,取号排队就等小半天。轮到我,工作人员一项项核对材料,那叫一个仔细,有个复印件边角模糊点都让我重新去复印。还好我准备得比较全,没出啥大岔子,材料收进去,给个回执单,让回去等消息。
第三步,等待审核。 这段时间挺熬人的。天天刷手机看有没有通知,或者登录申请系统看状态。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哪个环节出问题被打回来。大概等一个多月,具体记不清,终于收到通知说审核通过,可以去办后续手续。
搞定
收到通知后,还得跑几趟。先是去公安局拿准迁证,然后得寄回老家,让家里人帮忙去当地派出所办户口迁出证明。老家那边办好后,再把迁出证明寄回来。
一步,拿着准迁证、迁出证明还有其他一些材料,再去本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这一步倒是快,警察同志核对无误,很快就打印出新的户口本,看到自己名字落在那个新的地址上,心里那块石头才算真正落地。
整个过程下来,从开始准备到拿到新户口本,前后折腾得有三四个月。虽然过程挺繁琐,跑不少路,排不少队,但总算是把这件大事给办妥。感觉2017年那波政策调整,对我这种情况的来说,好像是比以前稍微清晰和规范一些,虽然门槛摆在那,但至少你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需要准备啥东西。
这就是我当时根据2017年那会儿的政策,自己一步步跑下来办户口的经历。希望能给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一点参考,虽然现在政策可能又有新变化,但大体的流程思路,估计还是那个样,关键就是耐心和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