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碰上的糟心事儿,就是孩子到上学年纪,结果户口所在地划片的那个学校,硬是不给收,真是能把人气死。
第一次去学校碰壁
那会儿不是快到报名季吗,我就提前准备好各种材料,什么户口本,房产证,预防接种本,反正人家要求啥咱就准备一样不落。想着自己家就在这片儿,户口也在这儿好几年,孩子上学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没跑。
到报名那天,我特意请半天假,领着孩子,拿着一堆材料,信心满满地就去那个小学。学校门口排队的人还挺多,看着都挺顺利的。轮到我,我把材料递给负责登记的老师。
结果?那老师翻翻,抬头看我一眼,来句:“你们这情况有点特殊,我们学校今年学位特别紧张,暂时收不。”
我当时就懵,我说:“老师,我们户口就在这儿,房子也在这儿,完全符合政策,怎么就收不?”
那老师就车轱辘话来回说,大概意思就是名额满,优先别的什么什么情况,反正就是没我们的份儿。我当时就急,想找他们领导问问清楚。好说歹说,见到个像是管招生的主任。
那主任态度倒还行,但是说话还是那个调调,就是学位紧张,让我们理解学校的难处,建议我们去别的学校看看,或者等明年再说。等明年?孩子上学哪能等!真是给我气坏。
没办法,找上级部门
从学校出来,我这心里就堵得慌。回家跟我媳妇儿一说,她也急得不行。这咋办?咱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没啥门路。
冷静下来想想,学校这条路暂时走不通,那就只能往上反映。我先是上网查查相关的政策,又问几个懂行的朋友。他们都说,按照规定,户口所在地的学校,只要符合条件,是应该接收的。
有点底气,我就开始行动。主要做这么几件事:
- 整理材料: 把所有能证明我们符合入学条件的材料又重新整理一遍,复印好几份。
- 写情况说明: 我自己动手,把事情的经过,我们家的基本情况,学校给的答复,都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力求客观清楚。
- 打电话咨询: 先给区教育局的招生办公室打个电话,把情况说一遍。接电话的人态度还行,说记录下来,让我等消息,或者直接带材料去现场反映。
- 跑教育局: 等两天没动静,我就坐不住。又请假,拿着所有材料直接去区教育局。找到负责小学招生的科室,把材料递上去,也把情况又详细说一遍。
去教育局也不是一趟就成的,第一次去说负责的人不在,第二次去等半天,才跟管事儿的搭上话。我态度挺坚决的,就是咬死我们符合政策,学校没理由不收。那个工作人员倒是没直接拒绝,说他们会去跟学校核实情况,让我们回去等通知。
漫长的等待和最终结果
回去又是等。那段时间真是难熬,天天盼着电话响。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担心万一教育局也不管用,孩子上学可咋办?是不是得考虑去私立学校?可那费用又是一大笔开销。
大概过一个多星期,我都快没耐心,教育局那边终于来电话。说经过他们协调,学校那边同意接收,让我们再去学校办理一下手续。
听到这个消息,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地。赶紧又请假去学校,这回态度明显不一样,很顺利地就给办入学登记。
虽然结果是好的,孩子能按时在家门口上学,但这过程真是折腾死人。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非得搞得这么复杂,跑断腿磨破嘴才行。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这回经历也算给我提个醒,有时候遇到不合理的事儿,不能光自己生闷气或者觉得没办法,该争取还得争取,该找上级部门反映就得去反映。虽然过程可能挺麻烦,但总比干等着强。分享出来,也是希望如果有人遇到类似情况,能有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