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聊聊我自个儿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儿,就是关于“有编制就有户口吗”这个话题。不少人,尤其刚毕业那会儿,可能都觉得拿到编制,那户口不就稳吗?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结果现实给我好好上一课。
一、拿到编制,以为万事大吉
那年头,我好不容易考进个还不错的单位,带编制的那种。心里那个激动,想着这下可算是在这个城市扎根,毕竟大家都说,有编制,单位就会给解决户口。签合同的时候,我还特意瞄眼,确认是正式在编人员,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感觉户口这事儿,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走个流程的事儿。
二、开始跑手续,发现没那么简单
入职手续办得差不多,我就开始琢磨户口的事。问单位人事,人家挺客气,说:“有编制是落户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不是马上就能办,得等指标,而且你自己得准备一堆材料。”
好家伙,这一说“准备材料”,我才知道这流程不简单。人事给个单子,我看看,大致有这些:
- 我的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复印件
- 身份证、户口本(老家的)原件复印件
- 单位的接收函、录用证明(证明我是有编制的)
- 好像还要个无犯罪记录证明,得回老家派出所开
- 还有一堆表格要填,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啥的
看到这单子,我头有点大,光是那个无犯罪记录证明,就得专门请假回老家一趟。没办法,为户口,硬着头皮也得办。
三、材料交上去,进入漫长等待
来来回回折腾好一阵子,总算是把所有材料凑齐,检查好几遍,交给单位人事。人事收材料,跟我说:“行,材料收到,我们这边汇总一下,然后统一报上去申请落户指标。这指标不是每年都有,也不是一来就有,得排队,得等市里面的批复,你耐心等等。”
“等指标”,这三个字当时对我来说,就是个未知数。我这才明白,原来单位有编制,不代表单位手里随时有“户口指标”可以直接给我用。单位也要向上级部门申请,每年能拿到多少指标是有限的,甚至可能今年一个都没有。单位内部可能还得根据工龄、学历、岗位啥的排个先后顺序。
这一等,可真是有点熬人。看着身边一些没编制但通过积分落户或者人才引进拿到户口的朋友,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明明我这“编制”听起来更“铁饭碗”,怎么落户反而不确定?
四、峰回路转,终于是办妥
大概等一年多快两年的样子,中间我也问过几次人事,每次都说还在等消息。等到后来我都有点佛系,觉得大不户口先放老家,反正工作在这儿也稳定。
就在我快不抱希望的时候,有一天人事突然找到我,说:“你的落户指标批下来!赶紧准备去派出所办手续!”
那一刻,真是感觉一块大石头终于彻底落地。后面就是拿着单位给的批件和各种证明,去指定的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过程虽然也跑几趟,填些表,但心情完全不一样,充满希望。
拿到那个崭新的、印着这个城市名字的户口本时,我心里才真正踏实下来。看着户主页上我的名字,真有种“终于成”的感觉。
五、我的体会
回到最初的问题,“有编制就有户口吗?”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答案是:不一定,或者说不完全是。
有编制,确实是很多城市(尤其大城市)通过单位解决户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很多单位只给有编制的员工申请落户。但是,它不等于自动获得户口。你得满足条件、单位得有指标、你得排队、还得符合当年当地的落户政策。这个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漫长,甚至有一直解决不的可能(虽然相对少)。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千万别像我当初一样想拿到编制是好事,但对于户口,还是要提前问清楚单位的具体政策、大概需要等多久、流程是怎样的,心里有个数,做好可能需要等待的准备。这事儿,急不来,也得看机遇。
这就是我关于编制和户口的一段亲身实践记录,希望能给有类似疑问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