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明白的一件事儿:咱们这些城里户口(也就是非农业户口)到底能不能在农村有地?这事儿,以前我一直以为是板上钉钉——城里人哪来的地?结果前阵子回老家,听七大姑八大姨一说,加上自己碰到的事儿,才发现没那么简单,里面道道还挺多。我就把我自己咋琢磨、咋打听、咋搞明白的过程,给大家捋一遍。

一、开始的迷糊和老观念

我就跟大多数人想的一样。咱是城里户口,吃商品粮的(虽然现在不这么说了,但意思差不多),农村那地,不管是种粮食的承包地,还是盖房子的宅基地,那都是给村里人(农业户口)准备的。这是老观念了,好像天经地义似的。你要是城里户口,跑去跟村里说要分地,那不让人笑话嘛

二、遇到事儿,开始琢磨

转折点是啥?是我一个远房亲戚。他早些年就进城工作,户口也迁走了,成了非农业户口。可他爹妈一直在农村老家住着,前两年老人都没了,留下一院子老房子。这下问题来了,房子咋办?地咋办?他作为儿子,能不能回去继承?他自己也犯嘀咕,跑来问我。我这才意识到,这事儿不是“行”或“不行”那么干脆。

我就开始到处打听,先是问了村里的老支书,又托人问了镇上管土地的朋友,还在网上(当然是正规渠道查政策,不是瞎看)扒拉了半天信息。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还真有几种情况,城里户口也能跟农村土地扯上关系。

三、搞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琢磨了一圈,我大致弄明白了这么几点:

  • 关于承包地:就是种庄稼的地。一般来说,这地是分给本村集体成员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村里没人愿意种的荒山、荒沟、荒滩啥的,村集体可以通过招标、拍卖这些方式包给外人,这里面就可能包括咱非农业户口的人。你得掏钱承包,签合同,这叫拿到土地经营权,注意,不是所有权,地还是村集体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以前是农业户口,有承包地,后来户口迁到城里了,只要你的承包合同还没到期,那地你理论上还能接着用,直到合同结束。
  • 关于宅基地:就是盖房子的那块地。这个管得更严。原则上,非农业户口是不能去申请新的宅基地的。你想在村里批块地自己盖房,门儿都没有。但是!就像我那亲戚遇到的情况,如果是继承了父母在农村的房子,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房子是财产,可以继承。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你继承了房子,自然也就获得了房子底下那块宅基地的使用权。注意,还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这房子你要是哪天给扒了,或者房子塌了没了,那这块地你也就不能再用了,村里可能会收回去。
  • 还有个新情况:听说现在搞什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好像是说村里有些特定类型的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流转,城里人或者企业也有机会参与进来。这个我还没完全搞透,感觉比较复杂,但也是个口子。

四、总结一下我的实践体会

绕了一大圈,我的结论是:

非农业户口,想跟农业户口一样,等着村里给你分地、批宅基地,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的,这点不会变。

但是,这不代表城里人就跟农村土地彻底绝缘了。通过继承农村的房子,你可以继续使用那块宅基地;通过承包(比如招标、拍卖)一些特定的农村土地(尤其是“四荒”地),你也可以获得土地的经营权用来搞农业生产。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户口迁走了但承包合同还在有效期内,也能暂时保留土地的使用。

说白了,关键在于区分“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咱非农业户口拿不到所有权,但在特定条件下,依法依规地拿到使用权或经营权,是有可能的。

这就是我琢磨这事儿的全过程,希望能给有同样疑惑的朋友一点参考。情况复杂,真遇到具体事儿,最好还是去当地相关部门问清楚政策,别自己瞎琢磨或者听信谣言。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