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创业园落户成都
领馆区虽然没了,成都还有六大国际合作园,相比领馆区,个人觉得国际合作园对成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助推更有意义,同时也是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窗口。三个位于高新区,一个位于天府新区,一个在龙泉,都是成都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新川科技园:位于高新区,主要涉及产业有5G应用、人工智能、产业社区等。
2、中韩创新创意园:位于高新区,主要涉及科技孵化、创新创业、韩流文化等。
3、中日合作示范区:位于高新区,主要涉及文创产业,如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电竞等。
4、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位于天府新区,主要涉及文创产业、创业设计、艺术交流等。
5、中法生态园:位于龙泉,绿色低碳的生态园区,主要产业涉及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碳中和等。
6、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位于浦江,主要涉及中德职教、工业4.0产教科创平台、人才服务、跨国采购合作平台等。
#成都#
2020中日韩成都峰会
张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张旺】韩联社日前援引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消息称,中日韩自贸协定(FTA)第十六轮谈判于27日在首尔举行。这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文本谈判11月初全部结束之后,三方首次举行自贸协定谈判。在本轮谈判启动前、RCEP领导人会议结束后,《环球时报》记者随“2019中日韩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前往成都,以管窥三国经贸往来与合作。
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相比沿海城市,与日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位联系优势,但成都与两国的经贸往来依然紧密。据成都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今年1-9月,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41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是成都第五和第八大贸易伙伴,同期进出口数字分别为227.9亿元和136.2亿元。成都对日出口主要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草药、钨制品等,进口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对韩出口主要是服装、鞋类、电子元器件,进口主要是家用摄录一体机、芯片、有机化学品。截至2019年9月,日本是成都第四大投资国,外商直接投资19.53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和商业零售业;韩国是成都第七大投资国,FDI6.2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金融、商业零售等。
与日韩有如此密切经贸往来的成都,自然对中日韩FTA签署充满期待。成都也在积极打造自身,欢迎各方人才。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为了让各地人才愿意留下,成都瞄准国际化,比如餐饮方面,中餐、日餐、韩餐、西餐在当地应有尽有,再加上四通八达的交通,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的开放,成都致力于成为一座世界级城市。成都维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铸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公司自成立在成都已有十多年,成都无论物理环境还是服务环境在全国均位居前列,且在政策、人才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他愿一直在成都发展。
随着中国开放水平越来越高,产业不断升级,成都现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聚焦城市核心战略功能,打造“5+5+1”重点产业体系,即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日本曾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机遇,在中国占领很大市场。”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但进入21世纪,日本产业升级较慢,再加上中日互信不时出现波动,导致日本企业在华受到影响,但总的合作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他强调,未来中日经贸合作,应转型升级。”比如,继中韩创新创业园落户成都高新区后,中日产业园也选址成都;伊藤洋华堂在成都不拘泥于传统门店销售,而是开展电子商务。
除聚焦中日韩三国经贸,成都也把目光投向第四方市场。东盟已成为成都外贸经济的一大亮点。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增长21.6%,东盟已成为成都第一大出口市场。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日韩联系日益紧密,现在需要换挡,改变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东南亚和中日韩都是亚洲颇有增长潜力的板块,而成都恰恰与这两个板块高度融合。
成都虽在中国是内陆城市,但从全球来看处于枢纽位置,从欧洲到澳洲再到东南亚,成都是所有航线中最好的中继站。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提出后,四川提出“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的战略方针。成都既是四向拓展的起点也是支点。成都也有自己的战略,即高水平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全面融入、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服务区域协同开放,服务城市总体开放,服务在蓉企业长远发展。
责编:薛艺磊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期待中日韩合作转型升级,2020中日韩成都峰会
#我要上微头条# 坐标:惠州市仲恺高新区:
全国88个高新区中产值在二十强内,常住人口50万,大型企业有:TCL产业园,德赛,可口可乐,LG,三星,龙旗科技园等
,广东硅谷(潼湖智慧生态区),中韩产业园,世界级文旅项目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落户仲恺潼湖,梧村人工智能小镇,仲恺大道沿线三旧改造工程等等
交通:一高铁(赣深高铁)二轻轨(莞惠轻轨,深惠轻轨)三高速(长深高速,武深高速,潮莞高速)……
全国百强房企纷纷拿地建设(恒大,碧桂园,星河,卓悦,新力,雅居乐,康桥,佳兆业,时代,海伦堡,龙光,奥园……)
附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20年重点工程进展分享:
1河惠莞高速公路惠州平潭至潼 湖段
2河惠莞高速四环出口连接段工程
3赣深高铁仲恺站房周边配套设 施建设工程, 完成路基建设。
4惠州仲恺潼湖流域整治工程5仲恺智能终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基础设施项目, 完成新华大道至产业二路段 、新陈大道至潼侨 大道段、产业一路、产业二路、产业三路、尧 里中路建设。
6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智慧大道 工程, 完成智慧大道北段、惠桥快线桥涵,路基及排 水工程。7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第二批 市政道路工程
8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项 目, 完成4.5平方公里征地拆迁及三通一平 ;建成“ 两纵两横”的园区主干路网;引进15家以上从事 智能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
9仲恺莱特LED扩建项目
10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小镇, 建设智慧城市、移动互联、创新金融、创新孵化 、总部办公楼等产业设施,以及居住配套生活设 施。
11惠州思科潼湖科学城, 建设数据中心、移动互联、创新金融、总部办公 等产业设施,以及居住配套生活设施。
12力合仲恺创新基地为基础 ,聚合国内外领军人 才、团队和项目,积极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以新“4+1”为主导的战略 新兴产业。
13仲恺第二中学改扩建项目
14惠风六路(惠新大道-陈江大道 北)建设工程, 建设全长约1公里,宽32米,主要连接惠新大道至陈江大道北。
15仲恺357创新产业带新型城镇化合 作项目
16仲恺金环宇研发项目 建设一个国家级课题研究中心和国家级CNAS试验室等。
17仲恺铠盛通通信光纤产研基地项 目 建设主要用于通信光纤、光缆、居家光盒及光纤跳线等的创新研究 的光纤技术研究中心。
18仲恺讯强智能产业创新研发产业 园项目 主要生产5G类通讯散热产品,车用自动驾驶类产品,超算及人工智 能产品。
19仲恺中集新能源智谷项目(一 期) 建设中集新能源装备研发和应用基地、VA电池工艺研发中心、BR燃 料电池电控研发中心、Atop电机自动化生产基地、CP导热材料研制 中心、ZK电机减速器研发中心、VE电子机械制动技术应用中心和BR 无线充电设备研发平台。
20哈工大机器人智谷(惠州)项目 打造机器人与航天研究院、共享实验室、机器人孵化加速器、国家 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独角兽总部基地、机器人博 物馆、机器人场景综合应用体验中心、机器人职教培训学院等
21仲恺旭鑫机器视觉智能识别设备 研发制造产业园项目 主要生产组装智能视觉检测设备和智能制造整线设备等产品,年产 量可超450台。22仲恺三协精密工业自动化设备研 发制造基地 建设全自动锂离子电池生产线、智能瓷砖分拣包装线、全自动槟榔 生产线、全自动异型插件生产线、FPC自动粘贴机、视觉检测设备、 铅酸电池智能制造工厂等。
23惠州仲恺梧村人工智能科技产业 园 三旧改造,建设学校、医疗、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市政设施等公 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24仲恺演达创新创业生态区 建设“演达文化基地”、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命健康产 业基地”、“生态公园”、“教育培训基地”及“玩?梦工厂”等六 大功能板块
25仲恺君子湖国际生态教育基地 建设山水酒店、会议中心、户外运动基地、企业总部基地、文创基 地、艺术学院等旅游、文化设施,以及配套居住生活设施。
26惠州潼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 建设城市公园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 用区、管理服务区和创意农田区,构建湿地保护、生态科普与农业 生产相结合的综合型国家湿地公园,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