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排名成都
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是哪一年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区内聚集赛诺菲、吉利德、美敦力、阿斯利康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吸引7个诺奖团队和100余个国家级团队,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一类新药品种48个。
2018年,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的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共建、共管、共享、共服务”校地合作模式,成为成都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加速器”。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
截至目前,前沿医学中心已导入华西医学大数据中心等37个高水平研发项目,12个川大教授转化项目,世界500强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等16个重大产业项目;吸引2名院士级人才、8名国家级人才,实际入驻技术性人才近2000名。
——百年贝雅公司负责人樊渝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一期
四年多前,科技部、国家卫计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三方签署的一项协议明确,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依托,共同建设全国首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
四年多来,这一试点示范基地的一期建设顺利完成,已突破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等在内的29项关键技术,累计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879项,使成都高新区构建起了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科研型功能平台,支撑着区域内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构建形成了靶点发现、药物筛选、临床前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中试放大等覆盖新药研发的全链条技术创新平台。
先导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平台、海枫生物有效性评价平台、西点科创大动物试验平台、康诺行中试生产平台等重大平台的建设,解决了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重大问题、突破制约从研发链到产业链的核心关键瓶颈技术、创造更多从0到1的“硬核科技”和从1到N的转化成果。
2020年4月16日,成都先导成功登陆科创板,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此后,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苑东生物、欧林生物相继在科创板上市,康诺亚生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创药业科创板IPO已过会,倍特药业创业板上会通过,三叶草生物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机制,围绕产业生态圈和科技创新生态链,搭建了上市后备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搭建了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高新区与双流区共建,是西部(成都)科学城 “一核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五年间,通过产业集聚与配套完善,正成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的“沃土”。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累计落户项目150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其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构建成型,产业链不断健全,创新链更加完善,供应链日趋专业,要素链持续壮大,价值链深度整合。
遵循“人城产”建设逻辑,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构建“五链融合”生物产业生态圈、建设国际宜居品质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实施路径,15分钟生活服务圈基本成型。
成都高新区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正以持续保持生物医药园区
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方阵为目标,
加快形成引领全国生物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
<
全国第4!,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是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