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雅安乐山成了边缘城市。那么乐山峨眉山雅安会不会抱团为青衣江大渡河流域一体化板块?
全面提升成都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
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
和国际门户枢纽,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动力源。 推动
天府新区集聚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金融等高端服务业,
打造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 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对标国家级
新区加快提能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先进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 创新西部(成都) 科学城建设模式,构
建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做强全省“主干” 功能,充分发挥
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
综合试验区,提升都市圈极核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形成中心
城市引领型、组团式多层次网络化空间结构。 加快成德眉资交界
地带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同城化发展支点。 推动成德
眉资基础设施同网、公共服务共享、政务事务通办、开放门户共建,
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共建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
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
都市圈。
第二节 强化内圈外圈联动发展
沿轴带优化经济布局。 依托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成渝
高铁和高快速路等综合运输通道,强化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
双向互动,推动遂宁和资阳协同内江,发挥能源资源、装备制造、文
化旅游优势,促进产业协作配套,共同做强成渝发展主轴。 依托西
成高铁、宝成、成昆铁路和沿线高速运输通道,推动成都带动绵阳、
德阳、眉山、乐山,做强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等
高能级产业集群,打造成德绵眉乐经济发展轴。 全力推进川藏铁
路建设,强化高原铁路科研和产业协作配套,推动成都协同雅安,
布局铁路装备制造、物流商贸、绿色建材等产业,打造川藏铁路陆
港新区,聚力构建川藏战略经济大通道。
推进内外圈结合部融合发展。
推进交界地带在规划统筹协
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互补等方面率先突破,助推全域
联动发展。
支持罗江—安州加快建设德绵边界合作双创孵化园,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支持三台—中江推进区域农业设施共建共享,建设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区。
支持安岳—安居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开展天然气综合利用。
支持雨城—洪雅—峨眉生态旅 游融合发展,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支持蒲江—名山、邛崃—芦山共促乡村振兴,共建成雅绿美生态走廊。
第三节 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示范
率先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 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
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变革,促进人城境业高度融
合,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治
理,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统
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增加绿化节点和公共开敞空间,推广新建住
宅街区制。 加强建筑设计和城市风貌管控,保护延续城市文脉,开
展嵌入式社区综合服务,打造活力街区和现代社区。 实施城市更
新行动,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办公楼宇、厂区、街区等综合环境,引
入市场化物业、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等服务模式。 支持成都及
其他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共同培育住
房租赁市场。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防洪排涝等联动
机制,整体提升城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 联合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
口制度,推动成都加快取消对稳定就业居住 3 年以上农业转移人
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限制,探索推动成德眉资率先实现户籍准入
年限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 强化公共服务事项互认措施,加
快覆盖经济区全域。 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和城市人口享受同等待
遇,根据人口流动实际优化经济区教师、医生编制定额和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配置。 加大“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激励力度。
打造县域新型城镇化标杆。 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
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
承载力。 重点支持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市) 建设,实施
“小县优城”创建行动,规范开展省级试点示范。 健全县城建设投
融资机制,更好发挥财政性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
大投入力度。
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审慎有序推进撤县设市。 实施
中心镇“六大提升工程” ,探索镇区常住人口 20 万以上的特大镇设
市。 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打造微型产业聚集区。 实施强县强区强
镇培育行动。
之前有网友聊到,成都当前楼市的限购限售政策会影响到未来新区的发展,如果放开户籍政策,吸收四川其他地市、区县的人口落户成都,填补新区的空缺。建树今天就来捋一捋这一提议的可行性。
谈可行性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四川的地市州情况。众所周知,四川的地市州数量在全国省份排名中与广州并列位居第一,像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省内地市州数量也是低于四川的。四川众多的地市州分布主要取决于四川的地形:多山川、多河流的地形特征,注定了四川地市州无法像撤乡并镇一样进行简单整合,这也直接否定了简单吸纳省内地市,成就成都人口壮大目标的想法。
除此之外,有网友还提出过选择性合并经济区的一些地市,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四川十四五规划定义的五大区域,分别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其中成都平原区是五大功能区的核心,从这个角度乍一看,好像成都可以吸收成都平原经济区内临近地市,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也剖大。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8个地市州,常驻人口近4000万,占据四川人口近半的面积,GDP更是超过了全省一半的水平,尽管面积不大,但这种体量及规模的合并在操作可行性上面并不大,对于成都而言,吸收人口的主要目的是壮大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而采取合并以后,不但行政管辖范围过大,在平衡方面也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
那是否没有可行性了呢?其实也不然。开放户籍政策与合并地市本来就是两条并行的路线,并没有重叠的部分。稳步开放户籍政策在人口增长方面有可取的地方,但具体操作需要非常谨慎。
比如开放落户的行政区应该定向选择,比如落户范围应该集中在天府新区、东部新区而非人口已经饱和的五城区、高新南区,这样才能达成人口引流的目的。同时,户籍政策开放是否考虑对周围定向区县开放?倘若对省内完全放开,那势必会造成偏远地市州区县人口大量流失,对本来就脆弱的地方经济形成吸血效应,可谓是雪上加霜,在区域选择上着重考虑东部新区、天府新区相临近的区县,针对人口大县开放政策,即使出现人口转移,影响范围也能有所控制。
在当前没有开放户籍政策的情况下,成都的新区人才引流方向更多的集中在吸引外部人才落户及周围区县人口落户上,但受制于户籍制度的一些管控政策(积分、学历),效果并不明显。在丧失人口红利的情况下,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的未来发展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因为仅仅凭借天府新区原有的双流区人口、东部新区简阳市人口是难以撑起新区未来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成都虹吸的好坏,在建树看来,比起分散发展,四川强省会的战略更具前瞻性,否则在偌大的西部区域,也不会只有一个成都和直辖市重庆撑起整个核心板块,资源本就匮乏的西部区域,集中优势资源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成都的新区在资源投入上是远远高于周围地市区县的,只有做大做强新区,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才有机会带动周围地市及区县发展。
总之,在建树看来,成都能否在一线城市人才回流的当下抓住机会,与中西部、东部其他省会城市在抢人大战中脱颖而出,是成都能否跻身一线城市的关键。2000万人口可以算得上超特大城市,但与成都广袤的城市面积相比,也许突破3000万人口才会有所成就,而关键就在两个新区。
眉山市,亚洲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眉山市已经开通了去成都市的T50次公交车。其他几个城市还没有开往成都市的城际公交车。绵阳市、德阳市、资阳市、遂宁市、马尔康市、雅安市,这几个城市应该向眉山市学习,开通去成都市的城际公交车。眉山市发展好了,可以带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一起发展。眉山市的红苕产量超过北京市。眉山市红苕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6万亩、产量13万吨,其中仁寿县红苕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10万吨。欢迎大家来眉山市落户、买房、工作、创业、种植红苕,发大财。
#眉山头条#眉山市有 1 个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7 个省级开发园区(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甘孜—眉山工业园区,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四川洪雅经济开发区、四川丹棱经济开发区、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欢迎大家来眉山市投资开办企业。眉山市岷江航道可以通航,从眉山市的港口乘坐轮船,可以到达世界所有港口城市。
#四川#眉山市房价不高,是亚洲最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