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些区域学历落户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在全成都市11个区4个县5个县级市及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任意选择一个区县落户。
“抢人”还看什么学历?这个省会城市宣布零门槛落户
近日,石家庄市进一步推动户籍管理“效能革命”向纵深发展,全面放开了城区、城镇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切实实现了。
18日,紧邻北京的石家庄刷屏了。
据河北发布消息,近日,石家庄市进一步推动户籍管理“效能革命”向纵深发展,全面放开了城区、城镇落户限制,并将户口迁入审批权限直接下放至各城镇户籍派出所,真正实现了城区、城镇户口准迁迁入业务“一门办、即时办”,户口迁入“零门槛”,切实方便了办事群众。
看到没,就在其他城市还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挑选人才落户的时候,石家庄已经宣布“零门槛”落户!
对此,微博网友@朱业胜谈楼市表示,“这将是记录在历史上的一天。这才是真正的抢人大杀器啊。这是第一个想通了的省会城市:抢到的人都是资源啊,本就不需要什么学历不学历的。估计其他城市也要跟进了。”
落户只需三步走
据新华社消息,2019年3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我市城镇落户限制的实施意见》,取消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在石家庄市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
群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这一政策的实行,真正实现了“零门槛”落户,形成了我国公民在石家庄市城区、城镇落户“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的自由流动新格局。
这意味着在当地城区、城镇落户只需要以下三步走:
一、本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
二、前往各城镇户籍派出所;
三、一门办、即时办理。
专家:户籍制度改革的一大步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了解到,劳动力人口对于城市来说,就是人力资源,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截至2018年底,石家庄市(不含辛集市)户籍人口1007万人,今年2月份,石家庄市区人口突破500万,跻身特大城市之列。
据河北综合广播,河北省委党校教授牛余庆认为,对于刚刚迈入特大城市行列的石家庄来说,此次出台的措施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大步,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牛余庆表示,“从人口对城市的发展来看,首先来说,人口的集聚,为城市的发展能够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也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人口的急剧增长也会拉动城市的消费,刺激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三,大量的人口吸引到、落户到这样一个城市以后,各种文化产生一种交融,就会使城市更加的丰富多彩,增强城市的活力。”
每经小编注意到,就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这是国家2014年推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对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最新表述。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任肖子华表示,“目前中小城镇对户籍基本完全放开,未来改革的重点不是中小城市而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特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超大城市外,未来其他城市都应该逐步放开、取消指标限制,原则上按照就业和住房‘两个稳定’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本地户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比率。”
“抢人大战”再度升级
很多人还对2017年发生在多个城市的“抢人大战”记忆犹新,进入2019年,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似乎又呼之欲出。截至2019年2月,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经超过16个。比如:
2月11日,常州市印发《常州市户籍准入管理若干规定》,放宽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技师的落户条件,取消其社保限制,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2月13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通知》,涉及学历落户、在校大学生落户、人才引进落户、投资创业落户、投靠直系亲属落户以及安居落户六大方面。其中,本科(含)以上学历、本科(不含)以下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全国高校中校生可直接落户。此外,还新增了投资创业落户和在西安市居住生活并缴纳社保人员落户两项新政。
2月14日,南京市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从办法的细则来看,加分指标中房产、年龄、婚姻、落户区域等加分政策均有变化,其中在房产情况方面首开房屋面积每满1平米加1分的先例,《办法》规定,房产面积每满1平米计1分,最高不超过90分;政府提供的共有产权住宅用房,按本人产权比例计分,租赁住宅用房不计分;此外,多套房面积不累计计分;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以外的直系亲属共有产权的住宅用房不计分。
2月15日,深圳市继去年6月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后,今年2月28日将落户“秒批”扩大至四种人才,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4类。
今年的新特点是,各级别城市基本全面开花,人才标准继续下移,开始变成了劳动力之争,“无门槛落户”、“先落户再就业”、“亲属可投靠”成为三大关键词。以西安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均可落户,取消本科学历落户年龄限制。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在其微信公众号“大伟看楼市”中表示,尝到引进人才落户甜头的城市在2019年继续加码,人才标准继续降低,很大程度已经开始变成了劳动力之争。
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户籍新政实施以来,至2018年底,西安新增落户人口超过105万,南京、合肥、成都等城市在2018年落户人口都超过10万。但同时,西安、武汉、郑州、长沙、南京、杭州、南昌等地在发布了人口落户新政后,房价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上涨。石家庄此次出台的措施,会不会也引发类似的效应,还有待观察。据河北综合广播,牛余庆教授指出,除了房价之外,给吸引来的人才创造一个广阔的施展空间,更加重要。
牛余庆表示,“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城市的资源可能就会紧张,或者带来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因此,石家庄在零门槛落户,扩大城市容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落户人员的生活质量,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让他住下来。这样,这个城市才越来越有吸引力,才能越来越促进地方的良性发展。”
全日制本科学历户口落户成都市哪个区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在全成都市11个区4个县5个县级市及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任意选择一个区县落户。
中央部委定调!2021年这些城市都要“零门槛落户”
十四五开局之年,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加速。
01、零门槛落户,即将遍地开花。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这背后,有三大信号值得关注:
其一,绝大多数城市都必须“零门槛落户”,不再存在弹性空间。
除了北上广深、成渝宁杭武汉长沙等20多个重要城市之外,其他城市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即将成为标配。
注意,这一次的关键词是“落实全面取消”。
在2020年重点任务中,相关表述还是“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从“督促”到“落实”,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全力加速,全国200多个地级市都必须取消落户限制了。
其二,文件提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
这意味着房子在落户中的含金量不复存在。无论有房无房,只要有合法稳定居所,都能作为落户的凭借。
至于户口,完全可以放在街道公共户上。
房子,不再与落户捆绑,堪称巨大的跨越。但房子仍然与教育等利益相捆绑,学区房的长盛不衰,短期恐怕仍然无法逆转。
其三,都市圈、城市群内,社保缴纳年限、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这无疑将提高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吸引力,这也是都市圈同城化的巨大跨越。
目前,苏州已经开始探索长三角地区社保居住年限互认,未来如果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均能参与其中,将会减少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障碍。
02、哪些城市必须“零门槛落户”?
根据文件,零门槛落户城市,限定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注意,这里的人口是以“城区人口”来界定的,而非全市常住人口。
城区,严格定义是“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城区人口,不包括县域人口和农村人口,因此比常住人口要少很多。
一些常住人口破千万城市,诸如石家庄、哈尔滨乃至南阳、临沂等三四线城市,由于县域、农村人口过多,城区人口还不到500万,达不到超大、特大城市的标准。
根据中国城市规模评级体系:
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是超大城市,
500万-1000万之间的属于特大城市;
300万-500万的属于I型大城市;
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
低于100万的则属于中小城市。
换言之,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统计年鉴,目前,我国有6个超大城市、10个特大城市、14个I型大城市,超过60个II型大城市,以及数百个中小城市。
北上广深津渝为超大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紧,津渝为一档,广深为一档,京沪为一档。
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为特大城市,可以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也可试行放开郊区落户。
苏州(城区)、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为I型大城市,可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离零门槛落户只有一步之遥。
贵阳、南昌、兰州、常州、温州、唐山、呼和浩特、洛阳、徐州、烟台、海口、襄阳等60个城市,位列II型大城市,属于“零门槛落户”之列。
至于常德、新乡、辽阳、黄石、衡水、阳江、永州等中小城市,早就在全面“零门槛落户”之列。
未来,在中国200多个地级市里,户籍制度将会“名存实亡”,落户全面放开,城市竞争迎来新阶段。
03、零门槛落户,会不会刺激房价?
对于限购城市来说,零门槛落户,相当于释放了足够多的房票,让无数人得以直通售楼处。取消落户限制的能量自然可以想象。
对于目前绝大多数的“零门槛落户”城市,影响相对有限。
这些城市要么限购门槛极低,要么根本就没有出台限购政策,即使零门槛落户,对于楼市的刺激效应也相对有限。
截至目前,我国只有几十个大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做任何调控,这些城市试图通过落户来刺激楼市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超大特大城市,一旦寻求机会松绑落户,影响就不容忽视。
目前,以广州、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正在探索“放开郊区落户”,还有一些城市,开始试行都市圈内社保、居住年限互认,其影响值得持续追踪。(参阅《放开郊区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又开始抢人了》)
04、不是每个城市的户口,都有同样的含金量。
中国目前的抢人大战格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线城市争抢高端人才,二线城市争抢人口,三四线城市户籍早已失去含金量。
这背后的道理显而易见。当大多数城市都零门槛时,所有城市又会回到同一起跑线。
“零门槛落户”不再是抢人的利器,能不能抢到人,看的还是城市自身的基本面。
事实上,这两年,广东已经放开除广深之外的落户限制,山东也放开了除济青之外城市的落户限制,广西全区14市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海南基本取消全省落户限制,石家庄、南昌等省会也基本接近零门槛落户。
如果说放开落户,在户籍门槛森严的过去还有抢人之效。如今,多数城市户籍门槛形同虚设,通过“零门槛”来抢人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但是,不放开落户,晚一年放开落户,都有可能在人口竞争中处于劣势。
你必须知道落户成都的几种途径!
成都是一座以“休闲”而闻名世界的城市。成都除了舒适的生活节奏,适宜的气候环境,还有以极具活力的创业工作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里定居。那么,怎样才能在成都落户呢?除了买房还是其他什么途径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落户成都的几种途径。
1、购房落户
2014年成都购房落户的新规规定: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认真确认自己的购房时间,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合同备案登记的日期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日期为准。
2、人才引进
学历高就可以任性任性,成都人才引进的落户方式真是人性化!来看看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可以入户吧:1、 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员;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以及非成都市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优秀专科毕业生;3、具有中级技术职务及以上任职资格或取得国家注册证书的中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4、国外留学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位,回国要求到成都市落户的人员;5、非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中国公民投靠户籍在成都市的配偶,在配偶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满5年,且夫妻双方年满30周岁的可将户口迁入。
此外,凡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人员,如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市,经本人申请,市公安局将配套发给《成都市引进人才专项居住证》作暂住人口登记。有效期内,持此专项居住登记证的人员在购车、子女就学、开办企业等方面享受成都市民同等待遇。此次户口政策调整中未涉及部分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3、暂住人口
在成都市暂住满3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4、租房入户 (仅针对本市农民)
成都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在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通过购买、受赠、继承、修建等方式取得合法产权房屋并实际居住的,或在上述城镇连续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包括在城镇新型社区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修建的出租房和统一管理的农民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实际居住地办理常住户口。
拥有合法产权房屋入户所需材料:入户人员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房屋产权证、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下同)、身份证标准照片1张(16周岁以上人员提供,下同)。
5、投资入户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投资20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生产性投资10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生产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6-2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入户成都双流的条件有哪些?
整个成都市购房入户政策都是这样的,不是双流忽悠你。
如果你面积不够,可以看符合暂住入户不?需要你提供2年双流暂住证和2年成都社保。
不知你其他条件是什么?不好帮你了。